QFII和社保岁末积极建仓 弱市中攫取真金白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 |
正当岁末各家机构对2006年股票市场走势争论不休的时候,QFII(合格的境外投资者)、社保基金却不为所动,一如以往地埋头于自己在股市的建仓行动。 QFII做了新钢钒最大流通股东 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提供的信息,11月份,QFIIA股账户净买入额达到了11.67亿 之前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季报同样显示,QFII大举增仓股改公司。三季度共增仓2.91亿股,增仓幅度达到104.3%。QFII共在39家股改公司的前10大股东名单中现身60次,共计持有股改公司流通股5.70亿股。新钢钒(资讯 行情 论坛)、新兴铸管、鞍钢新轧等10家股改公司的最大流通股股东均为QFII。 今年以来,管理层屡次提高QFII的投资总额,从40亿美元增加到60亿美元,再提高到100亿美元。特别是四季度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加快QFII审批速度的同时,大幅提高了审批额度。12月2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别批准了美国国际集团投资公司5000万美元的额度、淡马锡富敦投资公司1亿美元的额度。 相比QFII登陆扩容加快,社保基金的建仓要相对隐蔽许多。不过,全国社保基金理事长项怀诚10月的一次讲话向市场交了底:目前社保基金的 股票投资已达251.89亿元,股票投资占社保基金总资产的比例已从2004年的11%上升到2005年的13%。项怀诚同时表示,目前国内股市已具备投资价值,社保基金的股票投资规模还将扩大。弱市中攫取真金白银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2005年股市整体呈弱市格局,但QFII在许多板块和个股方面取得了超出平均水平的收益。 以 中兴通讯为代表的科技股,今年以来一直高居QFII市值重仓股增量的榜首,为QFII投资带来了“第一桶金”。第三季度QFII在中兴通讯上的市值增加了1.43亿元,中兴通讯也成为2005年股市少数走出慢牛行情的个股之一。当国内机构纷纷“恐惧”钢铁行业的周期性低谷可能到来的时候,QFII表现出高度一致,果断地大举买入并持有宝钢、新兴铸管等钢铁股。瑞士银行三季度增持宝钢4477万股,一跃成为其第一大流通股股东,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积极跟进,分别成为第三和第四大流通股股东。德意志银行和花旗银行则成为 鞍钢新轧的流通股大股东。QFII对待权证的态度也值得国内机构思考。QFII把权证作为对冲风险的有效工具,因此比国内机构更愿意持有权证,这也成为后期钢铁股走强的一大动因。此外,以万科、深宝恒为代表的地产股成为QFII又一盈利点所在。 就单个QFII而言,QFII之一的富通银行发行的“扬子基金”,上半年就取得了11.48%的增长率(以欧元计价)。 而在社保基金方面,社保基金成立5年来累计收益率达到14.99%,高于同期7.25%的通货膨胀率。这其中股市的贡献不可小视。项怀诚表示,到目前为止,社保基金的股票投资还是赚钱的。今年以来,社保基金在纺织、机械、化工等行业的投资颇有心得,并有不少的斩获。 (张炜 裴文彬 裘立华)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