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市场动态 > 正文
 

岁末债市圆满收官 资金面供求关系仍绝对主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 02:24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本报特约作者 王自强 发自北京

  在多空双方意识形态巨大分歧下,资金面的供求关系仍将是市场的绝对主宰

  对于明年的债券行情,笔者认为市场各方仍将延续“盲人摸象”的故事,同时伴随着创新品种的不断登台,整个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将获得进一步深化

  周四债市高位震荡调整,早盘在前期上涨的惯性中小幅高开,国债指数创出109.17点本轮反弹的新高,随后展开蓄势调整,大部分券种成交稀少。除20国债(4)、20国债(10)两只浮息债券之外,主要成交集中在214、405等中短期品种上,市场惜售情节比较突出。从短期的角度看,债市仍处于强势状态之中,上涨趋势尚未完结。

  从近期收益率曲线变化看,债市进一步呈现扁平化特征,5-7年中端部分与10年以上长端部分小幅下移,短端保持平稳,这与近期涨幅较大的主力品种主要集中在中长期债有关。近期,中长债的走强表明当前市场对未来判断较为乐观,同时资金面流动性宽松的局面未能扭转,“资金逐券”情况下的惜售心态较为突出。

  社会学领域著名的哈特定理认为,社会学规律一旦被认识,经过一段时间运用将变得无效。从这个角度来讲,当所有投资者都已认识到某一种因素并作出相应反应后,该因素对市场的显性影响将趋于弱化。目前大量研究机构对明年CPI的预测均相当乐观,并将其作为继续看好后市的主要依据,但笔者认为,这一因素能否会对未来市场构成最为主要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按此逻辑,一些非系统性变化需要特别值得警惕,国家统计局将要修订CPI的权重比例,增加

能源类权重同时减少食品权重,基于对粮食价格方面的乐观考虑或将失效。同时,
国家发改委
明年理顺已经扭曲的资源价格恐成定局,上下游传导机制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理顺,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仍将存在,但此类由于政府管制定价变化引发的通胀压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引来央行动用利率手段进行调控,相信市场多空双方均能找到合适的解读。在多空双方意识形态巨大分歧下,资金面的供求关系仍将是市场的绝对主宰。

  岁末债市已然圆满收官,无论未来走势能否再创出一轮新高,2005年坚持作多的机构均已大获丰收,有“勇气”与“魄力”敢于放大操作的投资者则更是盆满钵满。2005年债市的辉煌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并超出了绝大部分人的预料,其中,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前提下均衡利率水平“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对经济周期中利率风险概念的深度理解,有待踏空机构进一步认识与思考。

  对于明年的债券行情,笔者认为市场各方仍将延续“盲人摸象”的故事,同时伴随着创新品种的不断登台,整个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将获得进一步深化。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