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谨防T+0局部试点风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 09:17 中国经济时报

  如果允许G农产品一只A股或上证50成分股先行试点“T+0”,必然导致资金流向试点股,其它非试点股被边缘化。更严重的是,“T+0”局部试点将扰乱证券市场的价值体系。因此,管理层必须想清楚推行“T+0”的时机是否成熟?“T+0”局部试点有多少风险?同时不应忘记,股权分置改革是当前证券市场最重要的任务,“股改为先”才是正确的政策安排

  本报记者 张炜

  G农产品突然间成为A股中的明星,因为市场上盛传有关部门选定G农产品作为第一个“T+0”试点,且涨跌幅度为18%。这是“T+0”局部试点的最新传闻,此前被各种消息称为有可能先行试点“T+0”的还有上证50板块、G股板块、中小板等。

  尽管上海证交所上月下旬明确否认上证50成份股先行改为“T+0”交易的传闻,并否定了市场有关“T+0”可能从G股“开刀”的说法,但各路传闻与媒体报道还是“不依不绕”。而且,“T+0”传闻的“版本”进一步升级,开始与放宽日涨跌幅度“捆绑”在一起。此次G农产品深陷“T+0”试点传闻,据传,“理由是该股盘子适中,如果效果不好,可以随时改变方案,不至于影响到大盘大起大落。”总之,局部范围小量试点“T+0”,关键“是要给大家一个好的预期,不能助长投机,要推动投资,让有价值的

股票活跃”。

  上述“T+0”传闻的出现与权证火爆“亦步亦趋”,是权证火爆的赚钱效应刺激了“T+0”传闻。目前权证交易的方式,实际上就是“T+0”局部试点,且日涨跌幅度突破了10%的限制。一些投资者认为,既然“T+0”制度及较宽涨跌幅限制能将“废纸一张”的权证炒上去,何不借助相同的力量实现A股市场反弹。A股毕竟不是“废纸一张”,以“T+0”制度及较宽涨跌幅限制推动A股价格上涨,似乎比权证市场更有必要。但从目前的市场反映来看,大多认为“T+0”全面引入A股市场不适合或不具备条件,而倾向于局部范围内试点“T+0”。据称,有关部门向管理层建议“恢复T+0是有条件的,但不是全面放开”。

  然而,“T+0”局部试点看似缩小或控制风险,却可能导致更大的风险。权证市场提前预演了“T+0”局部试点的风险,问题是继续实行“T+1”交易的A股将遭遇边缘化。“T+0”的优势无非以投机魅力吸引资金并活跃交易,宝钢权证正是挟“T+0”的资金放大效应坐上“过山车”。如果允许G农产品一只A股或上证50成分股先试点“T+0”,必然导致资金流向试点股,其它非试点股则被边缘化。尤其“T+0”局部试点初期,由于涉及到交易制度改变,对先行“T+0”A股的炒作很可能趋之若骛。权证火爆给A股市场带来的资金分流、人气分流,让A股投资者尝到了边缘化的滋味。若因“T+0”局部试点而再遭边缘化,未必符合证券市场倡导的“三公”原则。对那些未列入“T+0”试点而遭损失的投资者来说,其损失将是因为证券交易所没有实施公平交易制度所导致的。

  更严重的是,“T+0”局部试点将扰乱证券市场的价值体系。

股权分置改革是当前证券市场最重要的任务,“股改为先”才是正确的政策安排。如果因“T+0”局部试点打乱价值体系,又如何稳定市场和价格预期?尤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上证50成分股先行试点“T+0”的设想。上证50成分股以大市值的权重蓝筹股为主,是稳定市场的中坚及倡导价值投资的旗帜。若让上证50成分股先尝活跃投机的“T+0”奶酪,有投资者称这种设想“不伦不类”。或许“T+0”倡导者认为活跃投机可拉动上证50成分股涨上去,是更好的体现价值投资。不过,“T+0”并非股价上涨的“保险锁”。有经济学家指出,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A股市场实行“T+0”制度也曾经出现过熊市。

  “T+0”与“T+1”究竟哪一种交易制度更好?是否到了推行“T+0”的时候?“T+0”局部试点有多少风险?这些问题管理层必须想清楚。权证火爆让A股市场经历了一次边缘化,关键是管理层事先没有把风险与可能产生的问题想清楚,或者说没有做出正确的风险预估与掌控准备。事先没有料到宝钢权证上市会遭爆炒,之后又几次高估了抑制权证投机手段的作用。更没有想到的是,沪深6只权证成交金额竟然远远超过拥有1307只权证的全球权证交易中心香港市场。倘若这一系列权证市场上的“没有想到”,发生在“T+0”局部试点中,A股市场前景将难以乐观。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7,6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