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上市七年并购第一单:上海家化入主可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 11:05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市七年并购第一单:上海家化入主可采

  本报记者 杨颢 

  在上市七年之后,上海家化开始了其首次的并购行动,而对象则是国内著名的贴膜类护肤品牌——可采。

  3月20日,上海家化(600315,SH)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以自有资金增资、收购四川可采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51%的股权。该次收购所涉金额为6521.62万元。

  “这是家化第一次去并购其他公司,目前我们无论是财务、人员结构、运作能力和竞争力都已经具备了实力。”3月20日,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在办公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而此前,几乎都是外资对国内日化企业的并购。”

  葛文耀还透露,收购之后,可采创始人兼董事长马俊将继续担任可采的总经理以及法人代表,负责可采业务。

  可采皈依家化

  可采现拥有“可采”、“伶采”两个品牌,其中“可采”是国内第一个面贴膜品牌,曾一度位列贴膜类护肤品的第一品牌,并多年居于屈臣士面膜类销售冠军位置。

  “可采在资金和发展上遇到了瓶颈。去年年底,可采主动找到了我们。”葛文耀告诉记者。

  这种困境,早在去年8月,马在接受当地一家媒体采访时就已经透露。据马俊当时称,作为一家民营中小型企业,虽然得到各级政府的扶持,但由于资产规模不大,加之在银行心目中的信任度不高,融资困难,资金问题一直制约其发展。

  近几年,可采销售额一直徘徊在1亿元左右,并一直局限在卖场等销售渠道。同时,由于其他贴膜品牌的蜂拥崛起,可采在这一领域的份额由第一下降至第二,让位美国宝洁旗下的玉兰油。

  当时,可采已经开始寻觅合作伙伴。据记者了解,与可采接触的有包括外资和财务投资者在内的企业。而据马俊透露,可采在去年8月已经选择了上海复星作为战略投资者,并签订了相关协议:首期注资3000万元,成为拥有可采35%股权的股东。

  但看似板上钉钉的事情在半年多之后主角之一却变成了上海家化。对此,葛文耀表示并不知晓可采此前与复星的合作。而记者曾试图联系可采方面,但一直未果。

  公告显示,可采注册资本2000万元,其两个股东分别为马俊和王健生,分别持股80%和20%,后者是马俊的父亲。本次收购以可采截至2007年10月31日的净资产评估值8540万元为参考,其中以每股4.125元,合计19841250元的价格收购可采481万股存量股权;以每股4.125元,合计45375000元的价格增持可采1100万股的股权。上述增资、收购股权完成后,可采的注册资本变更为3100万元,家化持有其51%的股权,马俊持49%。

  “这个价格比较合理,溢价很少。”葛文耀表示,增持股权的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和未来的发展。

  并购还将继续

  在上市七年之后开始的第一次并购,在上海家化看来意义重大。

  “收购可采,我们是根据自己的实力,经过了慎重的考虑做出的决定。”葛文耀认为,可采所经营的产品类别——护肤膜(特别是面膜)是一个特殊的化妆品类别,过去几年市场容量每年平均增长30%左右,目前已超过10亿元,预计未来2-3年达到30亿元。可采在这个类别中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能够帮助上海家化直接进入这一原来没有涉足的战略类别,并处于有利的竞争位置。

  同时,家化与可采之间在中草药研发、品牌以及渠道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而且收购可采是家化新近确立的时尚产业战略的重要部署之一,有助于家化提升与跨国公司进行正面竞争的实力。

  “整合已经开始了。”葛文耀透露,目前家化已经组织了一个团队研究并着手进行两家公司的整合,这主要包括产品品牌、销售渠道以及供应链、财务等各方面。产品品牌正是第一步。

  葛文耀表示,可采在收购后将作为家化旗下贴膜类的主要生产企业,并保持原有的品牌不变。在市场销售方面。由于可采此前是以自己在全国建立的40多个经营部进行经销,运作慢,效率较低,未来家化将凭借自己强大的代理商网络帮助可采拓展全国市场:“我们希望在两三年内,将可采的销售收入做到3亿。”

  在上海家化看来,收购可采的另一个意义在于,这将增加上海家化收购和整合外部企业的经验和能力,为未来的并购奠定基础。

  “并购是要并购的,但是我们没有外资公司那种巨大的成长性压力,所以在选择对象时会进行慎重的考虑。”葛文耀再三强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上海家化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