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目前中国股市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6日 09:27 中国经济时报

  苏培科

  中国股市自今年“9.11”强烈震荡之后,沪市股指大盘又稳稳地冲上了5500点的大关,相对2005年7月份1000点的点位来说,在这短短26个月时间股指竟推高了5.5倍,单从点位来看就足以让高位持股的投资者头晕目眩。加之,基金经理们集体喊“高”、管理层潜移默化地进行风险教育、超级大盘股的接踵而来……让恐高的散户们纷纷弃股投向基金,从而使得被动投资的基金们又在盲目散户的推波助澜下不得不高位建仓,继续将中国股市资产价格的结构性泡沫推高。

  另外,通胀预期和资产泡沫的重复叠加,使得中国股市隐患重重。在这个时候,

美联储突然大幅降息,使出曾经对付日本的杀手锏来来布局中国,还有境外投资机构和“游资”们虎视眈眈,中国金融市场及时认清自己存在的弊端,有针对性的去防范金融风险和建立金融防御系统迫在眉睫。

  一、通胀隐患下的盲目“厌币”行为

  自从报出8月份CPI同比增长6.5%的消息后,市场对通胀的预期更加强烈,负利率的状况愈演愈烈,市场中过剩的流动性依然有恃无恐,央行货币政策组合拳虽然接二连三,但紧缩的效果仍然不明显,“存款搬家”依然我行我素。这主要是由于老百姓普遍在负利率和高物价面前产生了一种预期,担心自己的银行储蓄存款悄无声息地缩水,于是将存款结构定期改活期、活期改投资,纷纷购买

股票、基金、房产等保值性资产。

  对于目前老百姓存款搬家的疯狂行为,有读者来信问笔者:“不是说人民币在不断升值,为何老百姓不愿持有人民币?”笔者认为,这是在通胀预期下人们普遍产生的“厌币”行为,

人民币升值是人民币汇率升值、人民币资产升值,而非人民币本身在升值,反而以人民币为标志的现金和储蓄在负利率下实际在“贬值”,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在下降。因此,控制物价水平成为当前政府最为紧迫的任务。据悉,当下中央政府已将“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但是物价快速上涨的惯性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而老百姓的通胀预期和“存款搬家”一时难以抑制。而以股市、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仍然有可能被持续推高,但是风险会一步步加大。在目前只能单边做多的制度背景下,不免让人担心股指点位站得越高怕将来摔得越重。

  有人分析,目前的物价上涨仍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主要是以前的基数太低。尤其是以食品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也有利于改善农民的利益。另外,在剔除了食品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涨幅在0.0%-0.8%之间,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今年上半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平均同比上涨5.95%。房价虽不直接计入CPI,但房价持续上涨将通过房租、水暖费、装修材料等项目传导到CPI之中。而最重要的是购房是中国老百姓目前最大的支出,如果房价得不到合理抑制,价格继续大幅飙升的话,老百姓才不管将房价是否计入CPI,房价的上涨会给他们依然造成明显的通胀幻觉,从而还会继续转换资产的结构,进一步加剧资产价格的膨胀。

  从老百姓对财富的处置行为和资产转换方式来看,他们的担忧并不无道理,而且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盲目的转换和“厌币”则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出现风吹草动,就会让老百姓苦不堪言。因为他们辛辛苦苦攒下来的血汗钱是经不起在风险莫测的股市中折磨,投资博弈中的“二八定理”明确的告诉投资者,大多数人都将惨败而归,美好的保值增值愿望也依然充满着艰险。所以,在将存款搬家之前,最好悠着点,先做好风险防范的准备,别贸然进出股市,避免血汗钱被快速蒸发,毕竟每个人都想去股市捞一把,但是谁是买单者呢?或许,答案每个人都知道。

  二、防止价值重估下的资产泡沫叠加

  近一年来,中国股市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洗礼下,以及在新会计准则和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收益大幅提高的助长下,A股市场不断地焕发生机,从而让“价值重估”这个词汇成为2007年资本市场中关键词,也成为炒作A股的噱头。

  但是,在目前普遍产生的通胀预期下,各类资产价格的非理性膨胀都将导致价值重估发生偏差,而且会将资产价格的泡沫重复叠加,从而让市场更加非理性。拿目前国内的房地产来说,在GDP中占24%,高房价不但绑架了中国经济和中国银行业,其支柱产业的地位也绑架了中国股市。由于会计准则发生改变,使得上市公司的土地成为资产溢价最快的项目,只要房价的车轮继续快速前行,上市公司的价值重估就依然充满的想象空间,尤其是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在通胀预期下备受投资者关注。

  其次,随着地产股股价的推高,地产商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的节奏也开始加快。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房地产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已合计融资超过1100亿元,创下了中国股市短时间内行业融资的高峰,尤其是深万科增发31715万A股,募资100亿元,纷纷被市场人士指责其为“圈钱”行为,分析他们会拿着圈来的钱再去高价“圈地”,从而继续将中国的房价推波助澜。如此之模式,显然会将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全面转移到股票市场。继续重复和上演上世纪70年代香港出现的“股地拉扯”现象,即以高地价为纽带,将楼市、股市中可能存在的泡沫结合在了一起互为循环,资产泡沫将重复叠加。

  另外一个可能叠加资产泡沫的风险则来源于投资收益驱动下的上市公司业绩高增长。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价值重估理念,实际上就是对上市公司市净率和市盈率的重估,对价值底线的重估,往往重估的价值都是在提前支取将来的收益。借此理由,有人说别看现在A股市场很多股票市盈率和市净率高,但随着资产注入、整体上市的进行,上市公司业绩的不断提升会进行重新估值,将来动态指标会随之修正,从而给很多人大胆炒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随着股价的不断爆炒,上市公司业绩高增长逐渐来自相互持股的股权投资收益和购买股票的投资收益。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第一季度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同比增长7.7倍,对净利润的贡献率已从去年同期的4.5%迅速上升至10.9%,5月份更上升至接近2成,上半年和第三季度这一占比在不断攀升。上市公司业绩整体出现大幅增长,如果是来自上市公司质量整体提升和主营业务增长,对股市、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来说是好事,但目前显然不是如此。如果仅依靠投资收益和土地价格上涨、新会计准则等“手段”来实施“高增长”,投资者一定要警惕这种泡沫叠加的非理性行为。

  三、警惕外资的流入

  上周,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使得国内一片沸腾,很多学者都认为美联储此举不怀好意,有恶意打击中国经济之嫌。因为,目前人民币资产在不断升值,一旦美联储大幅降息会使得大量境外资金疯狂涌入中国,从而对目前高估的资产价格再加一把火,将其快速推升后再在一定的时候集体获利出逃,从而会给萎靡的市场形成雪上加霜之势,这样必将对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造成混乱。这一招和美国对付日本当年的手段如出一辙,因此对于境外“热钱”的流入和已经流入的热钱投向要格外警惕。

  原因是目前境外“热钱”在中国的流动速度并不比日本、韩国和印度低,虽然中国有严格的外汇管制,但是对“热钱”的流进流出影响并不大。这些“热钱”绕道通过贸易转移支付和外贸结汇没有被计入等方式向中国输送,中国的资本账户看似封闭但外资的流入管理非常松散。当务之急,严格盘查外资流入非常必要,而不是一味地赶着内资往外流,毕竟目前中国市场是收益率最高的市场之一,而且国内的投资者对国际市场上的博弈规则并不熟知,对于陌生的投资产品并没投资经验,同时还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等产生的汇率风险。对此,罗杰斯上周来北京演讲时曾大肆鼓励中国境内居民向往香港投资,他说他已经在香港股市建好了仓位,就等着股价涨起来之后再卖给后来的中国境内投资者。

  所以,除了要防范外资流入,同时也要小心内资出境投资,避免钻进投资大鳄们织好的网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