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纺织服装:模式为王 品牌研究第一卷(17)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8日 13:55 顶点财经

  这些数字显示出国内对纺织服装的消费的不断升级更新,有力地推动了纺织品市场内需能量的释放,而且这一趋势还在继续并呈现进一步加快势头。旺盛的市场需求促进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内销比重的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我国纺织服装业内销占比从2000年初的66.8%%至2007年11月的75.04%%,呈现稳步提升的良好势头。内销市场逐渐升温。

  但07年衣着类价格指数却有所下滑,2007年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在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下,衣着类商品价格指数2007年不仅未追随CPI上扬,反而是一路下跌,前11个月累计跌幅达到0.5%。据测算,07年纺织品服装综合价格提升幅度仅为7.26%,不考虑其他成本增加因素,也只能勉强消化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降低带来的成本增加。越来越多的出口型企业无奈只好转作内销,内需市场趋热的同时自然也伴随着竞争的激烈,这突出地表现在价格战上。为了争夺国内市场,不少出口企业将自己的出口产品降价在国内销售。受此影响,内销企业也被迫将自己的产品降价,由此引发了纺织企业不计成本的的价格“肉博”。

  出口对于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拉动力正在逐渐减弱,内需的开拓成为纺织行业平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并将成为行业未来几年抵御其他负面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8年,消费升级将进一步带动内需市场,纺织服装消费必定进入一个较快的增长期,行业增长的驱动因素也将从出口拉动向国内消费转变。据有关专家表示,2008年、2009年中国纺织服装鞋帽批发与零售额分别增长18%、20%,若仅考虑服装零售额,则形势更为乐观,2008年、2009年将达到30%。

  综合而言,由于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成本的影响,2008年是纺织行业躲不开的“升级拐点”,对于企业而言,08年自我调整的步伐将加快。

  2008年后,纺织服装业将面临不容忽视的三大难题:一是国内通胀引起的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已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正常经营;二是行业投资高位增长还将进一步加剧行业调整的压力和风险;三是如何解决纺织行业结构性调整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体现在量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结构优化和产品档次上。08年,我国纺织业整体运营环境比07年压力更大,纺织行业低毛利、竞争激烈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

  但从长期看,中国的纺织工业仍然维持向上的发展趋势,主要理由是全球纤维消费增速依然进一步增长,而中国的人均纤维消费与国外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国内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升值、成本上升、节能减排将会加剧行业内企业间的洗牌,中小企业的关门将会腾出更多的市场空间;对于优势企业而言,应给予更多的期待,行业内部的新一轮洗牌势在必行。在完成这轮产业整合和重新布局后,整个产业也将步入价格和利润率都保持相对稳定的平稳发展阶段。

  中国纺织工业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加快步伐。2/3的企业将面临着进一步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如何加大创新的力度,提高素质,1/3的好企业如何创造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这个升级拐点,我们不能躲避。预计行业整体收入增长15%左右,利润总额增幅超过收入增幅的差距缩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