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研究 > 正文
 

高速公路增长趋缓 投资不减需求受掣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 13:33 证券日报

  □ 元富(香港)证券上海代表处 杨杰

  从生命周期角度而言,由于正处于重化工业化、城市化阶段,中长期(10-15年)宏观经济将持续增长,通车里程迅速增长,汽车普及率迅速提高,高速公路需求旺盛,高速公路仍处于成长期,未来高速公路还有15年以上的快速成长。

  增长趋缓

  虽然期间车流量也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波动,但伴随持续的投资建设和路网的日趋完善,高速公路会有一个较长时期的车流量自然增长期。

  从产业景气循环角度而言,高速公路的周期性与其它周期性较强的行业相比,该行业所面临的波动性较小,2006年行业景气位置将主要处于成长趋缓阶段。

  投资不减

  2005年底,“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包括12条国道,总长5万公里,连接所有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和绝大多数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建成将超过90%,2007 年底前可提前全部建成。预计2006、2007年通车里程仍将保持在3000-5000 公里之间。

  2005年1月13日,相关部委发布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规划方案总体以“东部加密、中部成网、西部连通”为布局思路,建设“首都连接省会、省会彼此相通、连接主要地市、覆盖重要县市”的高速公路网络,要求做到东部地区平均30分钟上高速,中部地区平均1小时上高速,西部地区平均2小时上高速。2020年,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5万公里,连接所有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美国、德国目前已连通所有5 万人以上的城镇,日本已连通所有10 万人以上的城镇,基本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网”)。按高速公路造价为3000-5000万元/公里初步推算,未来15 年内高速公路建设投资约为1.5-2.0万亿人民币,投资巨大。

  需求受掣肘

  城市人口增速放缓。目前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化进程。过去15 年内约有2.5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长期而言,未来15 年城市化率仍有很大上升空间,预计到2020 年城市化率将超过55%,城镇人口将超过7.4 亿。城镇居民的平均出行次数是农民的8 -9 倍,城市化率提高带来的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将显著促进载客汽车车流量增长。

  “十一五”规划重新审视了经济增长的模式和目标,在新一届政府“和谐社会”和“绿色GDP”的执政理念下,“十一五”规划期间(2006-2010年)城市化进程将明显放缓,预计2006年城市人口将达到5.8亿左右,增速为3.5%增速明显放缓将对2006年高速公路载客汽车车流量增长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铁路运营提效。铁路最显著的特点是载运质量大、运行成本低。铁路在综合运输网络中的重要性,是其它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铁路运输方式相对高速公路运输方式具有占用土地少、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优势,更符合“十一五”规划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铁路投资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2005年是大规模建设铁路的第一年,2005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000亿元,增速高达40%左右。按照铁道部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从2005年到2020年,铁道部将投入2亿元资金进行铁路建设,平均每年都有500-2000亿左右的铁路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7月,铁道部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的实施意见》,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客货运输、运输装备制造与多元经营四大领域,并制定了七项措施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合资铁路新建项目纷纷涌现, “民资参建”模式的浙江衢常铁路(衢州-常山)、吉林长双烟铁路(长春-双阳-烟筒山)开工。

  铁路“十一五”规划思路确定的主要目标是:铁路将建成新线1 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5000公里以上,既有线复线4000 公里,既有线电气化6000 公里。2010 年,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8.5 万公里,其中复线里程3.5 万公里,电气化里程3.5 万公里。

  总体上,铁路/高速公路在中长途/城际中短途运输方面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铁路优势集中在信道式的中长途运输,高速公路集中在集疏式的中短途运输。不过随着铁路运力供给瓶颈的消除以及铁路运营效率的提高。

  预计铁路/高速公路在城际中短途客运竞争将一定程度分流高速公路客运运输量;一部分由于前几年铁路货运请车满足率不足而被迫转向高速公路的中长途货运需求将回流铁路部门,从而相应地减少对高速公路的货运需求。

  获利下降

  收费难度日增。2006年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收购已完工道路的收费难度将加大,再现爆发式高增长的可能性较小:(1)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所经营的通常是省内地理位置最佳、车流量最高的路段,并且其中很大部分因建成时间较早而投资成本相对较低,未来母公司手中可供上市公司收购的新的、质地优良的收费高速公路资源越来越稀缺;(2)《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转让收费公路权益应当向社会公布,采用招标投标的方式选择经营管理者,增加了上市公司收购的难度和提高收购的成本。

  折旧、维护成本加大。原因如下:

  (1)高速公路建造成本上涨明显。近几年原材料、人工等成本大幅上升,新造的高速公路成本一般要大大高于先前建设的高速公路。

  (2)高速公路的建造本身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3)大修维护价格上涨、维护标准提高。国内货车

超载普遍,对路面损害较大,高速公路一般建成5年左右要进行一次大修维护。

  政策性优惠减少。高速公路行业具有公用事业背景,为地方政府积极扶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开通初期,车流量较少,部分地方政府此时给予上市公司较高水平的财政补贴或所得税优惠(一般不会同时享受补贴收入和所得税优惠但也有例外)。财政补贴一直构成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税前利润的重要来源,而所得税优惠使高速公路类上市公司一直维持较高的净利率。其它影响净利率变化的因素如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相对比较稳定,正常情况下变化不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