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研究 > 正文
 

造就首富施正荣的太阳能何时造福国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 10:01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龚震

  2006年,中国新首富施正荣闪亮登场。施正荣的横空出世,使我们知道无锡有个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仅用4年时间就在纽约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成为全球主营太阳能产品上市公司中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新能源领域出现一个新首富,似乎也在带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
是新能源已经开始释放着它的能量了。

  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尚德公司是中国最大、世界第六大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本来,这个在国际资本市场广受追捧的产业新秀,携自主创新科技含量颇高的“中国制造”畅销海外,是令国人自豪的事;然而,其“光伏电池产量占中国70%,产品90%销往海外”的业绩,却又让人高兴不起来。

  寻找新

能源是人类面临的迫切课题,太阳能无疑是目前最好的选择。日本有关部门估计,如果日本住宅、工厂及办公楼等单位用房实现太阳能发电,将解决全国电力需要的30%-40%。德国政府1998年开始实施家庭太阳能发电的“10万屋顶计划”,时至今日,已有约0.9%的家庭使用太阳能发电装置,居民白天把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生产的电能高价卖给并联电网,晚上通过民用途径平价买电使用;居民已从电能的单纯消费者,变成生产者加消费者。而这些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有许多就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

  而我国利用太阳能发电几乎是空白。人均资源少的国情,预示了太阳能发电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中国的太阳能发电技术和太阳能电池产能都已经进入世界前列。2004年,中国已成为仅次于德、日、美的第四大光伏电池制造国,其中光伏电池产量名列世界第五,组件产量名列世界第四。遗憾的是,中国制造的太阳能发电产品有80%销往国外,国内的利用情况很不理想,中国家用太阳能发电事业始终踟躇不前。

  要想使中国家用太阳能发电走出低谷,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要强化观念。政府决策者必须切实重视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积极提高全民节能素质。

  其次,公私合营。我国开发利用太阳能发电应该走政府规划扶持、家庭入股参与的道路,在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政府统筹规划,提供资金政策扶持,补贴家庭购买太阳能发电装置,节能还要节钱才会有吸引力。

  第三,并网保障。要确保家庭太阳能发电与公用电网的连接,电力公司必须在满足居民日常使用的基础上,通过转化器全部收购居民家庭的太阳电,太阳电有出路、有效益居民才有投资动力。

  第四,法律保障。近年来,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在解决太阳能发电与电网连接问题的同时,还相继制定了相关法律,保障开展太阳能发电的家庭利益,如在德国,电力公司会以比一般的发电高很多的价格收购居民家庭的太阳电;我国政府管理部门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舆论等手段,鼓励太阳能发电走入寻常百姓家。

  第五,降低成本。提高太阳能光电转换效率,目前太阳能发电成本是风能发电的6倍,沼气发电的7倍,火力发电的11倍。国内可在每度电里增加一分钱“新能源推广促进费”,用于补贴太阳能发电成本。如果这样,中国太阳能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

  (

证券时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