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角】“微改造”让老旧小区获新生

【新闻广角】“微改造”让老旧小区获新生
2019年08月11日 02:21 工人日报

原标题:【新闻广角】“微改造”让老旧小区获新生

掏出身份证一刷,门禁系统自动拍照,确认是“对”的那个人后,门随即“啪”地开了。这不是电影里高端住宅区的镜头,却是日前出现在昆明市盘龙区王旗营小区的真实一幕。“智慧盘龙”的便捷已经深入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文明无处不在。

清晨,温暖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王旗营小区刚粉刷过的墙壁上;新铺设的柏油路面和新划线的停车位,为消防安全通道让出了位置;花坛内,新栽下的黄冠菊也悄悄开放;无论大街还是小巷都变得整洁干净。不仅如此,每栋单元门前,新安装的人脸识别系统,让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大提升。

已经在这居住了近20年的杨绍权老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生活在这里真的很幸福。”这仅只是盘龙区推进城市更新“微改造”的一个缩影。

告别“脏乱差”

在昆明主城区分布着300多个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春城被戏称“村城”。城中村和老旧小区内,“开墙打洞”“住改商”等情况破坏了建筑物结构,影响承重和抗震,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交通拥堵、消防通道,堵塞、挤占楼前绿地等问题突出,对市政市容、城市绿化、居民生活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从2008年起,昆明启动了大规模城中村改造,但随着治理的深入,“大拆大建”的方法不灵了,对城中村和老旧小区综合治理的“微改造”被提上日程。

何谓“微改造”?是指在维持现存建设格局的前提下,通过建筑局部拆建、建筑物功能置换、保留修缮,以及整治改善、保护、完善基础设施等办法,对建筑面貌和功能进行更新的方式。

建于1992年的联盟街道办事处王旗营小区是一个半开放式的老旧小区。多年来,由于小区建设年代久远且外来租住户多,加之物业管理不到位,小区内“开墙打洞”“脏乱差”等现象日渐突出。

2018年1月10日,王旗营小区“微改造”工作正式启动。面对这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居住人口达到3000多户的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工程面积庞大,而且“脏乱差”问题突出。

65岁的杨绍权老人回忆,4个月前,这里还是这样一番模样:小区内电力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等“三线”如蜘蛛网般纵横交错,破损不堪的水泥路被乱停乱放的车辆压得凹凸不平,一楼住改商现象严重,小区高层住户的房屋质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每当谈论起小区环境,居民们总有数不完的“缺点”。

为提升小区居民幸福感,2018年1月,盘龙区共投资900余万元,启动了王旗营小区“微改造”工作。主要对小区道路、垃圾回收、电动车停放、景观节点、排水管网及“三线”规范等方面进行改造。

花小钱、办大事

“虽然改造很小,却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区里路平了、灯亮了,环境变美了,邻居之间也更和谐了。”在昆明市西山区永昌街道永兴路社区住了近30年的闵湘蓉提起“微改造”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脸上不经意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闵湘蓉提到的“微改造”是昆明市直击老旧小区配套设施不完善、安全隐患突出、绿化美化不足等痛点,坚持“小投入、大成效”“少工程、多整治”工作思路,开展以整治“脏、乱、差”为重点,全面改善小区环境,提升老旧小区品质的一项惠民工程。

“微改造以后,咱们院的房子空了马上有人租”,见到记者,永兴社区81岁的李光珍大妈忍不住夸赞。

《工人日报》记者走进西山区永昌街道永兴社区16号院,绿植葱茏花木扶疏,空中没有老小区常见的电线“蜘蛛网”,地面干净整洁,老年人在凉亭里下棋。

永昌街道办主任李建表示,该街道“一半是新的,一半是旧的”。因为商业区改造,永昌社区八九年前拆除了一半。“搞拆迁时,和社区群众的关系不好处。”李建感慨,“如今搞微改造,群众的抵触情绪不见了。”

2016年,昆明市西山区在每个街道办选择一个试点,实施了9个旧住宅区(城中村)微改造,总计投入财政资金3200多万元。永兴社区16号院的微改造,才花了200多万元,却惠及600多户1600余人。

小积分、大作用

“我已经积了40多分,但还不准备兑换,我希望能为家人换取一次洗牙的机会。”6月25日,昆明五华区龙翔街道办西站社区志愿者冯国舒表示,像他这样的志愿者有30多位,从2018年5月份开始,每个周五他们都到西站社区的老旧小区参与广场保洁、楼道卫生、帮助老人等工作。

该街道办辖区有非常老的小区,甚至有建成将近50年的老小区,即200余家住户的45号院,老人约占一半,一部分老人会捡拾废旧物品,摆放在屋檐和防盗笼下方、楼道边角、花坛边缘等地,使整个小区显得杂乱无章。同时,由于小区内停车不收费,在附近找不到车位的市民都会开进来停放,塞得小区连电动车都通行困难。

街道办为了加强对老旧小区的治理,使用积分制方式唤起居民的自治意识,社区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细则。

“志愿者从事8个方面的公益活动都可获得积分。比如美化家园一项,只要从事清理保洁、楼道洗澡、宣传环保、爱心护绿1小时,都可获得1个积分;在和谐邻里一项,帮助居民解决突发困难、化解邻里矛盾、解决噪声问题等,都可获得1~5个积分;在助老帮幼一项,陪护老人、帮老人打扫卫生、辅导小孩学习1小时都可积2分。积分在5到20分之间,可兑换洗衣粉、毛巾、洗衣液、卫生纸等日常用品;我们还联系了党建联盟成员单位,积分在30分以上,还可兑换健身课、电影票、翠湖划船、洗牙等服务。”龙翔街道西站社区主任白丽霞说。

龙翔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严俊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着力破解当前物业管理中存在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管、自治失效、群众失望”等痛点、难点问题。2018年4月,凤翥上居小区4栋2单元居民楼加装的电梯正式移交投入使用,这也是昆明老旧小区加装的首部电梯。

他告诉记者,在老旧小区龙翔街道按照“先输血再造血”的模式,在无人管理小区中引入“准物管”。同时,推出“积分兑换服务资源”机制,凭借积分兑换党建联盟成员单位提供的物品或者服务,参与活动的居民从最初的20人增加到现在的300余人。

三分建七分管

对微改造,李建最担心的是一阵风——“新鲜一阵子,过一两年又成了老样子。”基层治理三分建七分管,“微改造”除了“物理变化”,管理上的“化学变化”也考验城市治理。

以联盟街道为例,街道着眼于解决流动人口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以服务为基础,以引导合理有序流动、维护社会稳定为主线,不断强化街道、社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

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联盟街道制定了以“街道领导、综治牵头、公安为主、各方参与、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把其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坚持热情服务与依法管理相结合,善待弱势群体与保护公众合法权益相结合,使街道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法治化、社会化、规范化。

昆明市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办公室主任李彤认为,昆明的城中村改造有三大转变:从过去的“大拆大建”到“渐进式微更新改造”,从“单纯的物理改造”到“强调城市建设中的有机更新、保护和传承”,从“强调经济效益”到“注重社会综合效益和长远利益的实现”。

随着“微改造”工作稳步推进,昆明的人居环境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居民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安全隐患 流动人口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15 日辰股份 603755 --
  • 08-14 小熊电器 002959 34.25
  • 08-14 松霖科技 603992 --
  • 08-12 中国广核 003816 2.49
  • 08-06 海能实业 300787 27.3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