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主管金融时报: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

央行主管金融时报: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
2018年03月07日 06:48 新浪综合

  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胡萍

  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从2013年“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2014年“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到2018年“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哪些实质进展?从推进到深化,接下来还有哪些事情要做?

  回顾我国“两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利率市场化从1996年拉开序幕以来,到2015年取消对金融机构存款利率的上限管制,经历约20年的时间。“2013年,央行全面放开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2015年,央行再次取消了对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限制,央行取消对利率浮动的行政管制,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初步实现。”恒丰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丽娟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谈到这两个关键时点。《2017年第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报告》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效的评价是,“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有所提升,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逐步完善,中央银行市场化的利率调控和传导更为顺畅。”

  汇率市场化改革也取得多项进展。“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逐渐完善。201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微调中进一步完善,随着跨境资金流动趋于平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阶段性趋稳,市场预期也更加稳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王景武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央行数据显示,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7年末,人民币对欧元汇率累计升值28.35%,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26.22%。

  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下一阶段还有哪些工作要做?专家认为,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属于要素价格改革的范畴,应协调推进各项改革,按照成熟一项、推进一项的原则,各项改革交替实施、互相创造条件。

  王丽娟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点是要进一步探索利率走廊机制,完善央行的利率调控体系,增强央行引导和调节市场利率的有效性,完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汇率市场化方面,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应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使其能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同时,完善中国外汇市场,进一步丰富外汇市场交易主体,加快外汇衍生品市场建设。

  王景武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将继续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认真贯彻落实利率政策,督促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同时,指导省级自律机制不断健全利率定价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同业存单和大额存单的规范发展,维护好市场利率定价秩序,切实防范和化解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

  专家表示,市场化改革的要义就是由供求来决定价格,这样既能反映实体经济的要求,又能进行更高效的资源配置,从而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因此,深化金融改革和金融开放的起点和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