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财经》2005 > 正文
 

《财经》最新文章:美国电信新版图浮现(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1日 12:19 《财经》杂志

  冰火两重天

  竞争放开后,新兴电信运营商如雨后春笋,第一个战场便是长话。

  MCI一开始就是AT&T的挑战者,到20世纪90年代,它已跃升为全美第二大电信公司
。同样在AT&T拆分后进入长话市场的Sprint则凭借价格战术逐渐崭露头角。

  AT&T则优势逐渐消失。一如人们所料,长话领域虽然利润丰厚,但竞争迅速展开,AT&T的市场份额不断受到MCI和Sprint的蚕食而急速滑落,从1984年的超过90%下降到几年后的50%,而通话价格到20世纪80年代末已下降了40%。1999年,Bell Atlantic在小贝尔中第一个获得进入长话市场的批准,竞争激化。2000年,AT&T的股价已经蒸发了40%。

  长话利润下降势不可挡,能否进军市话便成为AT&T的生死战。1994年,AT&T以115亿美元高价收购了无线电话公司McCaw——拆分十年之后,AT&T终于得以再次向客户直接提供电话服务。AT&T无线很快成为全国最大的无线电话运营商,并在业内第一个提出没有长途费和漫游费的全国统一通话计划。

  这个领先的举动却为AT&T埋下败笔。无线业务的扩展无形中与其核心的长话业务展开内部竞争。而在AT&T的全国通话计划可行性得到验证后,它的竞争者开始大举进入手机市场。很快,AT&T引为骄傲的全国通话计划和客户服务优势不再明显。

  在涉足无线业务之初,AT&T保守的技术选择也桎梏了其长期的发展。McCaw的网络基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TDMA,因此,AT&T收购McCaw时,必须在TDMA与两个更先进而新锐的CDMA和GSM之间作出选择。AT&T选择了现有技术。几年后,文字信息、图像传输、互联网接入成为手机的几大卖点,AT&T的旧网络难以实现这些功能。当AT&T在2000年末不得不花费更大代价更新技术时,它在无线领域已尽失领先地位。

  在这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作为AT&T的主要竞争对手,世界通讯(WorldCOM)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世通的前身长途电话折扣公司成立于拆分AT&T定案的那一年。至1998年,仅15年历史的世通通过成功的市场运作,成为美国电信业一大巨头。这一年,世通以400亿美元高价收购MCI公司,创下美国并购史的记录。很快,世通又提出以1290亿天价收购当时第三大长话公司Sprint。但这宗难以想像的收购被司法部以“阻碍竞争”为由阻拦。

  面对咄咄逼人的世界通讯,AT&T不得不在20世纪末展开一系列并购行动,正是这些不成功的并购最终将AT&T拖入泥沼。

  与此同时,七个小贝尔继续享受对市话业务的垄断,坐收长途电信商的“买路钱”。虽然他们的基础市话业务盈利面不大,但稳定可靠,在风起云涌的长话大战中偏安一隅。

  电信法争议缠身

  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酝酿新的电信法,初衷是放开全部电信市场的竞争,特别是打破市话垄断。尽管其中规定了三种新竞争者进入市话业务的方式,但1996年问世后,并没有达到鼓励竞争的目的。

  根据这部法律,首先,新竞争者可以批发价从现有市话公司购买服务,再以另一个品牌转售给消费者,从而进入市话市场;第二,鼓励竞争者重新建设网络和原有市话公司竞争。“这类竞争出现了,但不如人们预想的快,因为重新建网代价高昂。而为了寻找最集中的客户群,新进者聚焦于小型和中型商业客户,家庭用户的竞争局面几乎没有改变。”密歇根大学的鲍尔认为。

  1996年电信法未能奏效的更主要原因,是其规定的第三种竞争方法,即非捆绑(unbundling)。这一规定强制现有市话公司将竞争对手经营市话业务所需的所有网络组成部分——包括本地环路、切换设备、本地传输设备等——以优惠价格出租给竞争对手。这对新竞争者是合算的选择,但法律中没有规定对原有市话公司不履行义务的惩罚,使得小贝尔有充分理由拒绝将网络出租给竞争对手。

  “很强烈的观点认为,这部电信法是失败的。”鲍尔说。美国通信业协会(TIA)的数据显示,到2003年,新市话竞争者拥有的市话线路占16.3%;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市话线路依然掌握在原有市话公司手中,竞争局面并没有真正形成。电信法出台迄今八年,市话公司一直在法庭挑战“低价租赁网络”的义务。2002年,法庭判决曾推翻了FCC的部分条款,迫使FCC在2004年将政策转向,新竞争者必须以相当昂贵的代价租赁现有网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

  《财经》 杂志2005封面秀

《财经》杂志2005年2月21日刊目录
www.caijing.com.cn

封面文章 经 济放慢无碍股市寻宝
上 海飙地内幕 财经调查
上 海土地囤积之谜 《亚洲华尔街日报》/《财经》200强(AW...
房 地产信贷:升温中的火药库 公司与产业
外 来者的游戏? 1.2 亿违规电建清查记
香 港的土地批租制和房地产盛衰 波 音空客订单之秘
财经观察 美国电信新版图 浮现
阜新矿难再逼煤矿改革 卡莉向 左,惠普向右
经济学家 民 资外资盛宴中国电影业
李 剑阁:跳出窠臼看股市 财经速览
斯 蒂格利茨:老年生活何以更缺安全感? 事 件
文 萃 中 国周边
观点评述 科 技风尚
高 西庆:资本市场不能承受之重 人 物志
评 之评:寻找中国股市的支点 焦点
财经论衡 惩 处金融诈骗力度加大
人 民币汇率风云辨——哈继铭、胡祖六、麦金... 读者来信
经济全局 谁 在违背市场“游戏规则”?
阜新矿难悲剧 环 保执法:制度化面临考验
国有资本预算开局 向 《金融腐败求解》作者建言
国 资预算北京试水 中 国企业如何“基业长青”?
市场与法治 本 刊记者于宁获IWMF世界女记者奖学金
汪 丁丁:走出“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财经专栏
背 景:“王直墓”命运 随笔
法 治·动态 说 时容易做时难
资本与金融 文 化与制度
华 夏证券生死之间 “ 举国体制”的尴尬
姜建清纵论工行 改革 读书
保 险公司交易席位争议 《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书评:天才与机心
商 界·动态 《 拉维尔斯坦》书评:分成两半的政治哲学教授
沪深股市 逝者
中 国股市“边缘化”了吗? 阿 瑟·米勒
香港股市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AT&T新闻 全部贝尔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