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海外并购不等于中国资本要全球抄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11:34 新浪财经

  邱 林

  “中国经济经过了30年的高速增长,初略估算目前官方和民间至少有2万亿美元的外汇资产,可在海外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大概到去年底仅1千亿美元,这显然不成比例。”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会上坦言。2006年,中国建设银行成功并购了美洲银行的亚洲业务。而中国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去年则并购了南非最大的银行―――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当年全球最重大的并购案之一。(3月28日新华网)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走出国门,在国际并购的竞技场上崭露头角。如果我们把2006年与2008年连起来看,就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3年前还依靠政府注资推动改革,借以提高抵抗风险能力的中国商业银行,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上的大买家。据统计,近两年来的中资银行海外并购资金额超过了100亿美元。大型银行境外的利润贡献度显著提高,平均达到了5%到10%左右。目前外资法人银行达到15家,占全国外资银行的比重超过了80%。

  在目前次按风暴和信贷紧缩未止的情况下,我国作为资本输出大国站出来雪中送炭,自然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欢迎。问题就在于,我国金融企业有多少能力和功力在全球资本市场上抄底。更让人担忧的是,在可能很快到来的美国经济衰退中,这些投资又将蒙受多少损失?例如2007年6月,中投斥资30亿美元在黑石集团的首次公开募股中认购了9.3%的股份。半年过后,亏损超过20%。国家开发银行向巴克莱银行的投资,也已形成巨额亏损。中国部分买家在承受着一轮痛苦的煎熬。

  这就像20世纪80年代日元升值催生了日本海外并购热潮一样。自1985年9月“广场协议”签订之后,日元汇率的升值速度让人瞠目结舌。1985年9月,1美元可兑换250日元。在“广场协议”签订后不到3年内,日元相对于美元的升值幅度达到100%。财大气粗的日本人挥金如土,大肆购买美国企业和不动产,被视为美国象征的洛克菲勒中心也一度被日本纳入囊中,以至于美国人惊呼日本人在“购买美国”。有数据显示,从1985年至1990年,日本企业海外并购超过500亿日元以上的并购案就有20宗,其中收购美国公司17宗,收购英国公司3宗。

  然而,与日元升值不同的是,人民币升值在我国金融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充其量只是发挥着催化剂的作用,真正主导我国金融企业信心满满地跨出国门的因素还是对利润、市场的诉求。进一步分析,目前的我国资本市场上,在股权分置问题解决后,股权转移的障碍被清除,在此情况下,日益活跃、形式不断创新的并购集中出现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它将从劣质行业和企业退出并流向收益水平更高的行业和企业,而并购将成为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途径。国内是如此,全球更是如此。

  不过,有关专家提醒,在我国资金蜂拥而出的时刻,金融企业还需要保持冷静。跨国并购的目的不仅是生产、市场和资本的扩张,还是利润的扩张,这方面客观存在着复杂的风险。有一例足以证明。有着85年历史的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葬身于次贷,美国摩根大通以每股2美元、总价2.36亿美元收购贝尔斯登,这个价款还不到其公司总部办公楼价格的四分之一。而中资金融机构中信证券没栽进贝尔斯登这个坑里,按照原先双方签订的备忘录,中信证券原计划以10亿美元认购贝尔斯登发行的可转换信托凭证,转股价格为贝尔斯登2007年10月19日前5个交易日股票平均收盘价格,约为110美元,如今清盘价只有2美元,如果中信证券陷进去,其损失离血本无归的距离就不远了。

  经验证明,参与海外并购不等于我国资本要在全球抄底。从贝尔斯登并购案的教训中,我们可以发现,国外寻求买家的这些公司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即准备出售的部门都是亏损或者不赢利、不是前沿领域、正在走下坡路的业务,某种程度上是急于甩掉的包袱。此外,我国金融业的并购技术、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整合能力还不足以完全胜任海外并购的重任,媒体上充满了诚挚的民族自豪感,一时间曾使海外并购“激情万丈”,但习惯了潜规则的金融业在国外市场的新规则下往往遭遇尴尬。要看到,海外并购是一个长期布局,不能因为次贷危机就认定现在是个千载难逢的时机,金融业在国际化、走向海外市场时,其本身的重组也将是十分活跃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