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大农业扶持力度才能防止国际暗算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03: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石胜利 3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加强农业,对于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抑制通货膨胀,维护大局稳定,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农副产品的充足供给,会议决定,立即采取增加农资综合直补、增加良种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一系列综合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 从这些扶持性政策的内容来看,中央这次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是非常大的,笔者认为,这有利于鼓励农民种粮,提高我国的粮食供给,同时,还能增强我国应对、化解国际投机力量借农产品价格操纵对我国进行“暗算”的问题。 现在,笔者用大豆的例子来具体说明这一点。 去年以来,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攀升,与食品类价格上涨有着直接的联系(食品类价格在我国CPI权重中占比三分之一),而食品类价格上涨主要是两大因素推动的,一是猪肉价,二是食用油。而这两者都与大豆有直接联系。大豆(其副产品豆粕)是主要猪饲料之一,大豆价格上涨提高了养猪的成本,而这一成本要通过传导机制反映到价格当中。同时,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其价格直接决定着食用油的价格。 大豆的刚性需求决定了,一旦国内大豆产量下降就容易受制于人。而这恰恰是我国的一个软肋。在1995年以前,我国是大豆净出口国,但是到2000年以后,我国大豆年进口量首次突破了100万吨,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到2006年,我国大豆净进口2827万吨,进口依赖度达到64%。对国外大豆的依赖性越强,价格越容易被对方操纵。如果不改变大豆过于依赖进口的状况,价格被操纵的命运就不可能扭转。 这只是一个具体的例子。其实,不仅大豆,在许多农产品方面都如此。 从去年开始,整个世界都在遭受通货膨胀的困扰,追根溯源,基本上都与粮食价格的上涨有关。随着全球粮食需求的提升和供应的减少,农业发达国家对粮食价格的左右能力将越来越强,国际炒家对粮食价格的操纵能力也越来越强。 面对粮食的减产和国际粮食价格的快速上涨,美国今年却加大了生物能源的生产。据美国农业部披露,今年美国将用27%的玉米用于乙醇生产。到2012年,美国将用更多的土地去生产制造乙醇所需要的玉米。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对粮食供应的恐慌心理。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大国,它本身对粮食价格就有主导权。当它加大用于乙醇生产的粮食比例的时候,对它自身而言实际上是一举两得的。一方面,解决了一部分能源问题,可以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对粮食价格的操纵能力,通过抬高粮价就可以抵消它用于乙醇生产的那部分粮食成本,相当于美国发展新能源而让世界为它买单。 我们应该正视这一信号背后的危险性。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粮食供应的紧张态势在短时间内难以缓解,粮食安全问题在未来可能变得日益紧迫。在这种情况下,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事实上,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与其政策对农业的扶持有关。比如,美国有着非常先进的农业基础设施,美国的大型灌溉设施都是由联邦和州政府投资兴建。同时,美国还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去年年底,美国参议院以压倒性的优势通过了《2007农场、营养学以及生物能源法案》,不仅维持了目前对于如玉米、小麦、大麦、大豆等农作物的补贴,还将补贴范围扩大到了其他专业农作物,如水果以及蔬菜等。 在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减少对国外农产品的依赖性,才能防止各种力量的“暗算”。这既是当务之急,也几乎是唯一选择。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