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出其不意与意料之中:中美货币政策之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 05:45 第一财经日报

  袁宜

  近两个月来,我国央行连续出台了数项货币紧缩措施,在时点的把握和工具的选择上,多有出乎市场的意料。就在存款准备金再次冻结1500亿基础货币后的第三天,8月18日,央行宣布自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上调0.27个百分点。出其不意,这或许是对我国央行近来一系列政策的恰当评价。

  反观美国货币当局近年来的历次调控,十之八九都在市场的意料之中。以今年8月8日的利率决策为例,联储会议之前,反映市场对联储决议预期的利率期货显示,此次联储加息的可能性低于20%。不出市场所料,联储果然决定暂停已经连续17次的加息进程。

  这样的默契是因为美国货币当局的决策顺从了市场的意愿吗?不。

美联储的独立性和维护物价稳定的目标,使其不可能漠视客观经济状况而去迎合市场。恰恰相反,是美联储有意引导市场提前预期到了其决策的倾向。通过对前次联储会议记录和决策过程的详尽披露,通过联储高官在各种场合的言论和证词,市场提前把握到了联储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进而形成对下次联储会议决策的预期。

  一个屡屡出其不意,一个每每意料之中,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策略偏好的差异?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调控者介入经济周期的阶段不同,因而希望通过货币政策向市场传达的信号有异。

  货币政策的任何剧烈变动,都会对各经济主体的正常生产生活形成冲击,容易导致经济的硬着陆,因此,微调成了各国货币当局的主要调控策略。

  自从美联储的格林斯潘时代以来,未雨绸缪式的微调成为了联储的一大特色。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使联储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改变货币政策取向。通过将基准利率的大幅变动分散于若干期内缓步实现,通过利率决策有意让市场提前预知,联储给经济主体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以适应资金成本的变化,减少了因意外而形成的冲击。

  在我国,尽管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有前瞻性的把握,但考虑到诸多因素的制衡(比如

汇率、改革进程等),实质性的调控往往要拖延到货币问题上升到主要矛盾的时刻。而在此时,逐步的微调显然已不足以在理想的时间内缓解矛盾,而急剧的调整又会对经济运行造成冲击。面对如此的两难境地,需要一种辅助的手段,在基础货币回笼和资金成本调整到位以前,来影响各经济主体的预期,引导其行为向央行所希望的方向转变。

  屡屡的出其不意,似乎在向市场传递这样一组信息:央行的调控意图是坚决的。这份意外中包含的警告意味,对经济主体未来预期所产生的影响,或许不逊于政策本身的力量。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