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顺差:在海外储蓄养老金的必然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 01:52 第一财经日报 | |||||||||
贸易顺差换回了外汇,这等于在海外存了一笔资金。10至15年后,等到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人口负担比不断上升时,我们就需要动用这笔海外储蓄供养国民 袁宜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月实现贸易顺差145亿美元,再创单月新高。贸易顺差的快速增
要提出切实的贸易收支平衡方案,首先必须理解当前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在经济运行中,储蓄减去投资,等于贸易差额,因此,出现贸易顺差则意味着储蓄大于投资。由此,学界对于产生贸易顺差的原因不外两种解释:投资不足,或储蓄过多(消费不足)。 首先来看投资不足说。国内新创造的商品和劳务(即GDP)在扣除供消费的部分后,便形成储蓄。如果投资需求不足,以致低于储蓄,那么剩余部分只能选择出口,由此形成贸易顺差。可见,投资不足的背后,实际上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存在缺陷,是金融中介不足的反映。 然而,投资不足的诊断是否符合我国的现状呢?2006年第一季度,我国GDP增长速度刷新了近十年来的纪录,达到10.2%,同比加快了0.3个百分点,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却同比加快了4.9个百分点,再次超出GDP的增速。在投资增速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中央政府自2005年以来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投资增长的政策。因此,再讲投资不足、需要提高储蓄的投资转化率,似乎有悖情理。 再来看消费不足说。既然储蓄大于投资,而投资需求已非常旺盛,那必然是储蓄过多、消费过少。笔者认同这样的观点。对于消费不足问题的对策,一般认为应当扩大内需、刺激居民消费,对此,笔者并不苟同。 笔者以为,当前阶段我国面临消费不足、储蓄过剩的局面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有两个背景:人口负担比处于相对低位,社会保障等改革正在推进。目前,我国正处在上世纪50和80年代两次出生高峰的人口同时进入就业的时期,正在挣钱的劳动力与需要抚养赡养的儿童老人的比例相对较低,即处在人口学家所谓的享受“人口红利”的年代。总体而言,青壮年的收入往往大于消费,从而可以为退休后的生活储备资金,因而储蓄供给充沛。与此同时,养老、医疗、失业、教育改革的深化,使得存钱防老、存钱防病、存钱防失业、存钱供教育的动机强烈,进一步抑制了当前的消费欲望。由此,产生消费不足、储蓄过多的局面。 在此背景下,鼓励人们增加即期消费的努力,就好比要求一个30岁的青年在未来自身的养老、看病开销,以及子女的教育开支没有充分资金保障的情况下,尽量花光眼前的收入,其结果可想而知。在社保、医疗、教育等改革没有完全到位,同时又享受着“人口红利”的时期,储蓄大于投资,进而产生贸易顺差,这是我国必然面临的经济发展态势。 贸易顺差换回了外汇,这等于在海外存了一笔资金。10至15年后,等到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人口负担比不断上升时,我们就需要动用这笔海外储蓄供养国民。因此,这部分外汇储备的意义已超出了弥补国际收支缺口、保持汇率稳定的常规需要,而是具备了应对中国未来养老问题的战略价值,是年轻的中国为10年后的养老而在海外积攒的储蓄。 考虑到这笔储备资金的动用至少是在十年以后,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长线投资的角度设计运作方案,更多关注这笔资金的收益性,较少顾及即期的流动性。此外,利用外汇资金在海外收购各种矿藏资源,为未来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实物储备,这种实物储蓄方式也不失为当前我国运用外汇资金的一个良好渠道。(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世界经济专业)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