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寿命与官员任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 07:27 中国青年报 | |||||||||
童大焕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日前在《财经时报》撰文,认为中国社会普遍存在赚“快钱”的心理,这种心理在社会、大学尤其是在企业界盛行。其原因是政府相对市场的强权。
这个问题令我想起去年六七月间,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中指出,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又倒闭10万多家,有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有85%的在10年内倒闭,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而前几年民企的平均寿命大约是3.5年。 对此,仲大军先生认为,民企短寿不是坏事,恰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经济资源要素配置灵活,市场活跃。比如相当一部分人在做生意时按需要注册一家公司,这单生意结束,公司也没有存在必要了。 仲大军先生同时承认,我国民企平均寿命短的原因之一,是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主宰和垄断着一些大工业部门,剩下的是组织化程度较低的经济领域,民营企业大多集中于此,竞争激烈程度较高,新陈代谢也比较快。 去年11月,在杭州世贸会展中心,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郭凡生批评说,目前我国许多民营企业做品牌存在严重的急功近利心态。这是民企寿命短的重要原因。其外在主要表现是,好炒作成为企业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惯用手段。“秦池”“爱多”等“泡沫”品牌,说倒就倒,正是前车之鉴。他认为,品牌是“人品”、“产品”、“企品”的合一,要靠科技创新,靠文化力支撑。 上述各种论述,各有侧重,但我认为,谢国忠的判断无疑更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在市场之上有一个非常强势的政府,这是中国私营部门发展缓慢,以及知识产权创新匮乏的主要原因。主导中国经济的是行政权力而非市场规则。现有的市场规则往往会被官员随意更改。 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的长期规划没有太大意义。 首先,私营企业担心企业本身会由于规则突然变化,而被取缔或遭遇破产,无法作出长期规划,只能着眼于抓住短期发展机遇。其次,对于私营企业来讲,怎么处理和政府的关系,往往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环节。一些私营企业直接或间接依靠政府权力获利。这一点,从国家行政力量强势治理矿难问题上可见一斑:2004年关闭年产6万吨以下的小煤矿,2005年关闭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其理由并非法定,而是行政官员定。矿主不知道被关闭的命运明年是否会落到自己的头上,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一个法定的明确的预期。在此前提下,矿区建设和安全投入基本成为空谈,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掠夺式开采,这在同等规模的小煤矿中随处可见。 稍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我国民企的寿命跟官员任期有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目前,我国地方官员交流、轮岗十分普遍,任期偏短,虽然县市官员的法定任期一般都有5年左右,但事实上,县级官员的实际平均任职时间只有两年多。它跟民企平均寿命的两年多或3年多,正是一条铁路的两轨并行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到今天,本质上仍是权力经济而非市场经济和法治经济。这种情形,不仅给掌管权力的官员带来大量的腐败寻租机会,而且加剧了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倾向和掠夺式发展,其结果必然是全社会的高能耗低产出,数量主导(而非质量和品牌主导)的增长模式带来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损耗。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