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大焕:鲜花献给创造信心和希望的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 20:18 新浪财经 | |||||||||
2005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25名正式候选人已经产生,较之过去五届浮现出三大亮点:叱咤风云的官员不见了;呼风唤雨的国企掌门人也不见了;在公众推举下大量“草根人物”浮出水面。特别是2003年央视顺应民意,将熊德明授予社会公益奖之后,今年的公益人物候选人一下增到了4位。他们分别是:8年抗战高药价潜规则的低价药房——“天天好”大药房连锁公司董事长陈金良、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创办者廖晓义、倡导并践行“民间治沙”的北京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以中小流通股股东身份公开站出来反对股
我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观:只有那些真正促进社会福利的人,才是公众心目中最可爱的时代英雄。他们也许没有很多的财富,也没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的工作,也许并没有促进GDP的增长,而像陈金良这样坚持走低价路线的人,甚至有可能使GDP在一定程度上不升反降——然而,在许多人、许多领域都彻底蜕变成惟利是图的“经济动物”的时候,正是他们,给社会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带来安慰、温暖、信心与希望。 如果本次年度经济人物评选的公众投票截止日期不是11月28日,而是往后推几天,那么,一定会有另一个公益人物的名字进入公众视野,他是那么醒目,像一颗耀眼的星星,他就是30岁的年轻医生王雪原。这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在职博士生,从未想过自己会以“背叛”的极端方式在医疗界乃至社会上大出风头。作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550万元天价医药费事件中的关键人物,作为患者翁文辉的主治医生,王雪原冒着巨大的职业和学业 风险,主动接受央视新闻调查的采访,令肃然起敬。一个小小的人物,掀起的却是整个中国医疗界,乃至社会的一场大地震。看看王雪原自己怎么说:“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一个医生的医德问题,一个人做人的底线问题。我深知医生工作的艰辛。尤其像我们ICU病房的医生,面对的都是危重病人,每天直面生死,压力非常大,也非常辛苦。但是再怎么辛苦,或者遭受了不公正待遇,或者因为制度等原因,没有享受到国家给的优厚条件,都不能成为医生随波逐流的借口。我不希望躲在网上发点牢骚,然后回到现实中继续过那种随波逐流或者内心挣扎的生活。我是硕士毕业,当医生4年了,很多人都羡慕我的工作。实际上,如果这样一个环境每天带来的是一种痛苦、矛盾、屈辱,让我无法忍受的话,这个职业再有多少人向往,回报再丰厚,也只能算是谋生手段,而非事业。”记者问他:这起事件让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他说:可能辛辛苦苦一辈子就是为了最后病这一场。现在不仅仅是农民看不起病,连我们也看不起病。我每月平均收入两三千元钱,可是在我们医院ICU病房住一天24小时,平均花费5000元,我拿一个月工资顶多能住半天院,这就是残酷的现实。所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不足为怪。(《中国青年报》12月5日) 这是一颗追逐光明的心,也是一颗现实悲悯的心,一颗未经污染的、朴素、执着的人类平常心。正是这样一颗颗心的集合,支撑起了一个民族的希望。你看,上述一个个公益人物中,似乎都不创造GDP,但是他们,从心灵到物质,都在切切实实地提高着我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水准!这是一个多大的悖论! 这真是悖论吗?还是我们传统的GDP崇拜出了问题?当然应该是后者。仔细想来,GDP其实是极不利于第三世界的一个理论陷阱,因为它体现不出GDP增长背后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破坏。比如一个污染企业,它虽然创造了大量的GDP,但它有可能带来巨大的环境污染和人民健康损失,整个社会的财富是负增长,但后者却没有被计入GDP。在决策民主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决策的参与主体很多,GDP与社会财富和公民福利的增长正相关;普遍缺乏决策民主的第三世界国家,GDP与社会财富和公民福利的增长却不一定正相关,有时甚至是负相关。 普列汉诺夫曾说过:“一个人要想对社会有所贡献,必须使他的才能比别人更适合时代的需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时代的最需要,永远是值得一个国家和民族深思的问题。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民族脊梁。它告诉我们,人物是时代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在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呼唤和发现真正代表时代潮流、引领时代风尚的“时代人物”。 我还在想,我们把这样的人推举出来,成为时代的代表人物,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也是更关键的一步,是我们应该怎样和这些民族信心和希望的创造者们一道,创造什么样的土壤,让更多类似的人物成长、壮大,成为社会的主流。今天的我们已经开始,明天还会远吗?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