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 正文
 

中星微电子创始人邓中翰博士演讲及提问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 18:46 新浪财经

  

中星微电子创始人邓中翰博士演讲及提问实录

中星微电子创始人邓中翰博士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5年12月6日至16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2005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年度人物奖”20名候选人和“年度社会公益奖”4名候选人参加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举行的2005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创新论坛。以下为12月6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创新论坛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创始人,中星微电子首席执行官邓中翰博士演讲及提问实录: 

  主持人 : 非常欢迎和感谢大家参加由清华大学和中央电台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创新论坛,刚才大家通过这个大屏幕已经了解了,在过去的五届当中我们选出的年度人物,他们都是中国的骄傲。今天,这里我们将要进行的是创新论坛,这是第一次请嘉宾到大学里进行路演,我们期待这样一个路演活动是智慧和激情的碰撞,巅峰和尖锐的对话。今天我们的嘉宾是邓中翰先生。除了本次活动是创新之外,还要做成一个电视节目,今天这场节目将在明天或者后天晚上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9点30分的经济半小时节目当中播出。

  今天的演讲嘉宾是非常重量级的,另外还有一位神秘嘉宾也会到场,他有一个标志,就是留着大胡子。

  主持人(王小丫) : 我们都知道清华大学是非常棒的一所大学,像我这样的人是一辈子都考不上清华的,我是带着很仰慕的心情来到清华大学,看到清华大学男生多于女生,挺好的。不过今天两位主讲人都是男性。希望演讲的过程中,大家一面是听,但是更多的是希望大家互动,我们会拿出一些时间给大家提问。今天这位主讲人特别喜欢挑战,越难的问题他越喜欢,越刺激他他就越兴奋,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想想有什么问题。

  其实他跟大家有很多共同的地方,至少有一点和大家一样的,都是学理科的,都是跟科技改变命运有关系的。大家可以把自己想象成14年前的他,这样更有意思。大家可以充分准备一下问题,我们会拿出相当的篇幅和时间做这样的互动,这是很有意思的。同时我们有一位神秘的嘉宾,其实这位神秘的嘉宾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你也可以向他挑战,我想这是不错的机会,我们可以互动一下,通过这样的互动,让更多的朋友感受到清华的活力与创造力,谢谢各位的光临。

  主持人(王小丫) :各位下午好,欢迎各位光临CCTV2005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创新论坛,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连续20场播出这个新锐论坛。我们都知道,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和上海的复旦大学、上海的交通大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百年高校,这个活动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和这四所百年高校共同举办的,每一次论坛我们会请来一位主讲人,这位主讲人就是我们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候选人,另外还有一位神秘嘉宾,无论是候选人还是神秘嘉宾都是我们中国经济的骄傲,我们希望搭建一个平台,让年度人物的候选人和神秘嘉宾和更多的大众,以及更多的电视观众有一个沟通的平台,我们一起分享彼此的理念、方式甚至是情感,从而我们可以更真切地触摸到中国经济,感受到中国经济的腾飞。

  今天我们相聚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国际报告厅,现在请上今天的主讲人,有请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中星微电子首席执行官邓中翰博士,有请。

  邓中翰 :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够来到CCTV的创新论坛与大家交流。

  主持人(王小丫) : 其实我没有这么高,我比邓博士矮点,只是我在脚底下垫了一个垫子,增加了一点实力。(笑)

  我们知道,清华大学有很多同学非常了解邓博士,我记得你是上中国科技大学,你在上本科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有没有想到今天跟他们做这样的交流?

  邓中翰 : 应该说十几年以前,我跟在座很多同学都非常象,在教室、食堂、操场之间生活和学习,十几年之后,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工作和发展,最近几年我又回到清华校园,在电子工程系做兼职访问教授。

  主持人(王小丫) : 我觉得我们现场的同学应该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访问教授。欢迎光临我们的论坛。我刚刚知道了一个小小的秘密。这是我最近在用的一款手机,我觉得它特别好用,尤其是照相的功能和多媒体音乐播放的功能,刚刚,也就是半小时以前,我知道,这个手机里的多媒体芯片就是邓博士他们所在的公司研制的,而且不仅这一款手机,还有很多国际的知名名牌的手机都是使用他们公司研制的芯片。

  主持人(王小丫) : 在今天之前,我没有见到过邓博士,但是我认识他公司的员工,有一位他的女员工跟我说,他们特别希望看到他们的老板上台领奖,我说为什么?他说在那个时候,我们总能够收到一条短信,这条短信每次都让我特别激动,就是刚才片子里听到那句话,“我是替你们上台领奖的”。让我们再次以掌声祝贺邓博士今年领到那么多奖。

      刚才看到的那么多奖,都是邓博士相当看重的,这里我们让邓博士看一个奖,他曾经得过这个奖,不知道他还是不是记得。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奖,为什么今天在这里我拿出这座奖杯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挑战杯一共举行过九次,我们清华大学得到过三次,这是一个团体的荣誉。而在14年前,也就是1991年的时候,邓博士只有23岁,他以个人名义得到过这个挑战杯奖。这个奖杯,邓博士一定非常熟悉,而且看到它一定有很多感慨。

  邓中翰 : 没想到,十几年之后又重新拿到这个奖杯,“挑战杯”是江泽民总书记亲自题的,我记得那是在我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得到的。

  主持人(王小丫) : 放在你旁边,一定会更加开心。当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邓中翰 : 当时我还在中国科技大学三年级的本科生,我主动要求参与了一个科研工作,并且在三年级的时候在中国科学公报以及国外两篇杂志上发表了一些利用量子力学解释核辐射及外太空的射线对地球上的矿产物质和金铬产生的损伤而做成的科研成果,之后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团中央颁发的这个挑战杯奖,当时二十岁出头,跟大家一样,过去很爱打篮球,游泳等等。耗掉精力之外,我想也许可以做一些科研,后来就主动请战,在一位老师的关怀之下,我加入他的组,跟研究生一起做科研,当时因为我精力非常过剩,我就把很多的时间,包括假日时间都用在做科研上面了,没想到获得这个奖。这个奖杯给我人生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今天,隔了十几年之后,再次看到这个奖杯,我觉得非常激动。

  主持人(王小丫) : 我在想14年前你得到这个奖杯,那时候你的生活非常单纯,就是在校园里,接触的都是同学和老师,每天几乎过着三点一线或者四点一线的简单生活,那这个奖杯对你来说有什么样的价值和影响?对你将来的生活呢?

  邓中翰 : 其实我在自己人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在我做总结的时候,我总是回忆到这个奖杯,挑战杯,它的名字,“挑战”这两个字,在我当时很年轻的心里面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正如很多人愿意登雪山,或者做极限工作一样,我当是非常希望把我的精力放到一些有益的事情上来。但是跟二十多岁的大家一样,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有任何的本领,直到我发表了那篇文章,直到我获得了国家的奖励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其实是有很多价值的,而且这种价值能够被社会所认可,而创造出来的科研成果会被这个社会所采用。当时我就突然感觉到,我应该更珍惜我自己的时间,更珍惜我自己,而不应该把我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些不必要的地方,之后我就加紧了我的学习生涯和工作生涯,所以这个奖应该说是一个转折点,它是一个人从幼稚和无知的阶段突然转变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使我能够懂得自己的价值、懂得珍惜时间。

  主持人(王小丫) : 接下来我们把时间交给邓博士,我们看一看,这一座挑战杯如何在邓博士的手中变成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

  邓中翰 :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今天真是非常有幸,不光是能够有这样一个非常挑战的机会,能够在清华大学里与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在这里交流。更加让我激动的是,我今天见到了已经十几年没有见过的奖杯,而这个奖杯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所要讲的是创新、责任、影响力和推动力。

  我想请主持人允许我改变一下我准备好的发言,我觉得可能要以挑战这两个字跟各位交流一下我的感觉,我想挑战正是我们创新的动力,而挑战正是我们的影响力和推动力。而勇于迎接挑战,勇于面对挑战,正是我们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具体体现,所以我想,我可能要改变一下我的发言,从挑战这两个字来阐述一下我们的青年一代。    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过程中,在我们面对挑战的时候,在我们终于能够达到人生目标的时候,我们就看到,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都在往前发展,取得巨大的成绩。

  我想先跟各位同学讲一下我获得挑战杯的情形。当时是在中国科技大学,跟各位同学一样,教室、操场、宿舍每天三点一线式的生活和学习。我当时突然有一个想法,就想把我多余的时间用来做一些事情。当时不像今天这么多的工作,当时中国科大是在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我就找了一个导师,说希望能够做一些科研的工作。他并没有笑话我,那时我正在上三年级,我的老师认为,从来没有一个本科生有这样的想法,他没有做评价,就说好吧,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把资料读完,然后再来找我商量商量。当时正好接近冬天寒假的时候,老师也没有时间跟我讲,我拿了一些很详实的英文文件,放假之前我就开始阅读这些文章,我越读这些就觉得不懂,那年冬天特别冷,放假就不想回老家了,干脆就留在校园里读读这些书,最起码把英文学得更好一点,从这样的简单思路就开始了。经过大概一个冬天之后,我从读文件中产生了很多的想法。

  第二个学期一个夏天之内,我做了很多老师认为是非常前端性的科研工作,用刚刚学会的量子力学,这些运算公式,对宇宙射线在金铬里的缺陷进行分析,第一年夏天我就投了一篇文章,在科学公报,是我国很好的科技杂志,当时完全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听说发表一篇文章,就可以从副教授晋升为教授了。没想到,夏天一过,我就得到了中国科学公报录用这篇文章的通知书,对我来说,当然是天大的吃惊,对我的教授来说,更是不可思议,短短的七八个月时间,从给我那些材料,到把东西做出来,在中国最重要的杂志里发表文章,他觉得是个奇迹。之后,我获得了这个挑战杯奖,更是从团中央的角度,肯定了我们这些年轻人在业余时间之内能够自己找到挑战,去面临这些挑战,并且有去克服困难的勇气。对我的表彰,对我个人而言,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我当时跟大家都一样,并不知道未来是什么,也不知道毕业以后要去做什么,更何况我们这一系列科研工作都是非常抽象的。

  得到这个奖之后,我开始想了,也许我毕业之后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科学家,也许能够成为对社会更有用的人,也许不像今天这样每天每个月等着父母给的钱来供我在学校里学习,而是我自己可以创造这些有价值的事情。在那时候,就奠定了一种人生的理想,也奠定了一种人生的方法,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敢于面对挑战,敢于把自己投入进去。刚才看到这个奖,正是我们今天所要讲到的国家的创新,每个人的责任感,整个社会需要的推动力和影响力,这些是带动我们国家发展的根源,这就是挑战。

  我毕业之后,可能像在座的大家一样,和准备托福、GRE的同学一样,准备联系出国。毕业的时候,就去了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物理系,我突然意识到我不是简单的从中国来的留学生,我是拿到国家挑战杯的留学生,我说我要在留学期间替中国争光,而不能替中国摸黑。每次考试和学习过程当中,我都特别紧张,有一种责任感。很多同学刚到美国的时候,大家买车,出去旅游,还有很多人联系新的学校,换学校等等,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沉重,非常希望在学习方面能做得更好。可是,伯克利是拥有18个诺贝尔获奖者,物理系就有7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每天走过去,就看到7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的照片向你微笑,那时候心提得更高,非常希望将来读物理学博士的时候,在他们的领导下做科研,也想着将来能像他们一样为物理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那个时候开始,和我以前刚刚上大学的时候,和在中学的时候,从一种为家长、为高考,为将来能够顺利毕业的自然的学习过程突然转变成一种非常主动的去寻求挑战而肩负的一种责任感。当时有的同学笑话我,说你可能把挑战杯和团中央给你的表彰看的太重了,有这么多留学人员,他们都做出了很多成绩,没必要给自己这么多的压力,每次考试我总希望能考到第一,在物理学12小时的笔试,分成两个周末,2个小时的口试,作为中国来的留学人员,我在40几个博士生里考了第一,觉得非常兴奋,觉得没有愧对这个挑战杯,所以刚才看到挑战杯,我觉得没有它我不知道如何界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不知道给这个人生目标定个什么高度。

  看到这个杯我才觉得,其实我不管在念书的时候,还是后来的工作中,都总觉得有很多眼睛在看着我,总觉得自己要做出更好的成绩来。可能这种压力对很多人来说是多余的。我当时作为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有了这样的压力,对我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它指明了一个方向,它给你找到了一种做事的准则,就是说你一定要做出最好的工作。这种责任感,和这种面临挑战的创新精神,带领在美国渡过了我一年又一年的留学生涯。

  我记得在伯克利的时候,著名的摩尔定律的创始人鲍勃·摩尔,每次去他捐献的会议室里开会的时候,听一些半导体界的报告的时候,就想着,半导体这个集成电路,也就是硅谷这个名字的来源,我对这个非常有兴趣。虽然过去本科学的知识都是在物理领域,可是在硅谷,我感受到硅谷在硅技术和信息技术前沿的冲击,我想也许我应该转系,就找到了我的老师,目前我们中星微电子的董事。他很多年一直在伯克利教书,没有接纳过来自物理系的学生,跟我交流的时候,他发现我对电子学的工作一点都不了解,他对我就非常担忧,说你能不能在转系的过程当中做知识结构的调整?我当时英文不太好,说起来特别直,我跟他讲,我刚刚获得挑战杯,我感觉到在大学时代就能够做一些跟我的学习相比还很超前的工作,并且能够在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文章,我觉得我有这个能力。之后他给一个学期的时间来考验我,看我有没有能力把知识转型。

  我的导师给了我机会,我不能辜负这次机会,我一定要把个事情做好。之后,我在这个学科上花了很多时间,每天早晨8点钟到办公室,办公室的其他同学都没有到,我自己煮上一杯咖啡来学习,就像在大学时一样,很多同学都嘲笑我是半书呆子,这部分学习花了我非常多的时间。第一学期之后,我把电子工程系的几门课都考了A,导师完全接受我了,我很快顺利地从物理系转到电子工程系攻读博士,同时学完了物理系的硕士。学习的过程当中压力是非常大的。

  这个挑战杯给我带来的是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不像大学时代,同学们要考托福,我也要考托福,同学去哪里旅游,我也去哪里旅游。可是得了挑战杯之后我开始独立的选择,94年我去日本出差,当时我的导师到日本NEC做了报告,开了一些会议,后来因为回美国的签证问题,滞留了一段时间,当时在日本开销非常大,也没有多少钱,导师说,你只好等签证,然后再回美国工作。我滞留了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又改变了我很多的人生的选择,我在银座,在非常富贵的地段,人群走来走去,过去一直都在象牙塔里,都在校园里,看不到这么多忙忙碌碌的,整天穿着西装,在电脑、电话之间忙忙碌碌的人群。当我第一次在日本呆了一星期,天天看见川流不息的人群,每天都在忙着什么,我当时就非常想知道这一点。

  这时候我独立思考,如果换一个人也许利用这一星期去富士山,或者去其他地方看一看,但是我就一直坐在街头,一呆就好几个小时,我就想,他们在忙什么,为什么我每天在学校里做我的事情,他们都忙忙碌碌的,在社会这个大的网络里在做什么?这一星期的思考来思考去,这些对我人生的选择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我突然发现了在校园里不了解的很多事情,实际上就是主流的推动力,它是一个经济体,在每天创造新的财富,新的价值,我非常想了解。回到国内,我开始对经济管理这样一个专业有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国内只学过马克思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等等,对经济的理解是非常浅薄的,看到日本这样高度发达的经济,和他们的技术和生产力,和它经济的统一,我感觉到这个问题一定比我每天研究的电子等等都要有更多的、更庞大的原因在背后,所以我就在95年的时候,当时我已经从地球与空间科学系转到物理系,再转到电子工程系,我觉得对我来说没有可怕的学不通的知识,只要我努力。

  所以大家都觉得我过去是半书呆子式的人物,看到这个事情,我就想通过学习来解决。然后我就去经济系开始学习,刚才碰到我们的经管学院的胡院长,他也是伯克利经管系毕业的,我当时直接上的研究生的课,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位老师后来都拿到了诺贝尔奖,我觉得当时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我没有把在校园里的时间浪费掉,我非常珍惜校园里给我提供的丰富的学习知识的渠道和资源。

  正是在这个学习过程当中,我不仅仅学会了很多对于商业和经济发展的里面的专业知识,同时我突然感觉到,经济这种从技术到生产,一直到贸易,到股票,到国家的债券,以及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国防,是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这样的一些学习,使得我突然感觉到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我们的社会其实是一个普遍联系,非常复杂,远不是我当时想做一个科学家,想做一个技术专家所看到的非常窄非常专业的本行。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我不仅要挑战专业知识,同时也挑战了人生的哲学,使得自己一下子知道,原来在整个的世界里,我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年轻人的价值,而是应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而这种价值会随着刚才讲到的商业、股票甚至于国家的政治和经济能够体现出来。

  在念博士的最后两年期间,我又把经济学的硕士拿到了,当时我们的校长,也就是中星微电子创始时的投资人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给我帮助的时候特别提到一句,他说你同时学这三个学位,在我们学校历史上没有过的,我希望看到你有一天把你学到的这些知识带回中国去,在中国创造一个奇迹。我记得非常清楚,他当时是这样跟我讲的。在99年的时候,回国创业的时候,我实现了当时田校长授予我这三个学位的许诺的时候对我这样的要求。

  今天,我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北京,回到中关村,我感觉到我过去所学的专业知识,尤其是我掌握的这种人生面临挑战的独立的思考理念以及这样的勇气,给我一步一步大跨越式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这个关键作用中体现了我们的创新精神、责任感,以及对我们身边发生的重大事件,技术事件、商业事件、经济事件的推动和影响。

  99年10月1日,我受邀参加建国五十周年大典,站在观礼台上我非常激动,看着我们国家几十年来在国防,在改革开放之后,建立起来的各种各样的丰功伟绩的展示,我心里非常激动。

  当时我突然感觉到我自己非常有亏。正如田校长讲的,我虽然在美国做得很好,学了非常多的东西,但是我没有为国家做过任何有用的事情。下午的时候,我就带着中星微的另外三个创始人,杨晓东、张忠、金兆玮,他们仍然今天是最主要的管理层。我们买了

长城的T恤,站在长城上照了很多照片,刚才幻灯片上的照片,如果你注意一下,三个创始人的手形,一个是胜利的符号,一个是OK的符号,还有一个勇往直前的符号,我是这样交叉的,当时我的心事是最重的,那一刻,我感觉到我上午看到的,和我下午站在长城上想到的,和我未来想做的事情,在那一瞬间下定了决心,我一定要回国把芯片的产业,把在中国已经落后了、空白了几十年的产业推动起来,正好把我在美国伯克利,在斯坦福,后来在SUN、朗讯学到的这些知识,能够贡献到我们祖国的建设中来。

  当时硅谷也非常流行创业的思想,而我们中关村也刚刚成立管委会和园区正在进行创业的安排,那时候,包括像UT斯达康、亚信、新浪、搜狐等等都没有在纳斯达克上市,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四个人要做点什么事,我们要为国家,用我们自己学到的知识,我们有信心能够做成一些什么事,当然我是在鼓励大家,后来每个人都同意了。

  在1999年11月14日,在中关村一个仓库里开始了我们创业的第一天。大家都知道,那时候创业是很艰难的,今天看到中星微电子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又在纳斯达克上市,我个人又获得了很多奖励,可是当时在一个小小的仓库里。

  当时中关村的地价非常贵,办公室又非常少,所以我们就租用了小小的仓库,就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们开始了创业的过程。我记得冬天的时候,仓库没有很好的暖气,张辉的手都冻裂了,对于一个硅谷回来的博士而言,在贝尔实验室回来的科研人员而言,手上起了冻疮。可是就在这样一个艰苦的环境下开始了创业。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挑一个更好更贵一点的办公室?我想,一方面从省钱的角度,在一个便宜的地方开,再一个我想,如果在第一年的冬天能够克服过去,我们可能就有第二年的冬天,第三年的冬天,这样才能迎来春天和秋天。所以,在第一年的冬天,不仅仅是我们自己挺过去了,而且我们又招了一些人,在仓库之外又把会议室租了下来,后来把会议室改成了工作间,再后来又搬进了新的地方,在北理工附近。

  今天,我们有40几位硅谷回来的留学人员,我们的起点是非常艰苦,非常落后的。所以,在座的同学想创业的话,不要为自己的挑战感到悲哀,正是这种挑战,使你个人作出的承诺变得更加可行,我们自己也变得更加有吸引力,吸引到更多的人。

  2001年3月份,经过长达十几个月的努力,我们开拓了第一款芯片“星光一号”,并打进了飞利浦这些国际企业。就在2001年,我们四个创始人当中有三个人去日本推销芯片,拜访索尼,刚才电视上讲到了,索尼的一位主管,在我们见面的时候,还没有把我们的话听完,他们就说我们索尼有几千项这样的产品,几百个这样的专利,我们索尼是这项技术的鼻祖,如果你想学的话,可以看看展览,看看他们的产品,但是他们没有时间,还需要去其他的会议了。最后我们跟他约好一个小时的见面中,只见了五、六分钟的样子,我们非常尴尬,你想,去日本,一个小公司,还很不挣钱,要付出飞机票、酒店等等一系列的代价,跑到日本只见了五分钟。出了门时,我就对张辉讲,我们还会回来,当时正好放《终结者》这个电影,我说我会回来的。

  索尼的创始人圣田昭夫在二战之后,创建了索尼之,他最崇拜的、最想竞争的一个公司就是当时飞利浦,他在二战之后去了荷兰的飞利浦的小镇,与飞利浦交流,在他的自传里就特别讲到一次,他从飞利浦出来之后,就在飞利浦塑像广场外面喝咖啡,当时的服务员很少看到亚洲人,就问他,你是从哪里来的?他说他是从日本来的。他说是为了看飞利浦的,飞利浦的电器非常棒等等,服务员为了表示友好,就说哦,我们这里也有日本产品,他去了后面,拿出了日本纸做的小伞,就是放在饮料杯里的那种小伞,他觉得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回来把这件事情作为非常重要的激励大家的个人故事。他一回来就给索尼公司定了两个使命,第一个使命,希望索尼从事的技术和产品能够使我们全体的员工在里面找到快乐和自豪,第二个,为日本的重建而奋斗。

  我想,今天在座大家都知道,我们卖了大量的中国产品去美国,我们的鞋,我们的电器,我们的塑料制品、衣服和鞋等等充斥了全世界的市场。但是我想,还是会有很多人瞧不起我们,正如当时圣田昭夫感觉到的,而我当时的感觉,使我更加坚定了信心,我要挑战,我要回来,我要打进索尼,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个追求。我回来以后,把我的经历跟全公司人讲了,当时我们已经打进了三星,我们打进了飞利浦,我说一定要打进索尼,虽然他是鼻祖,虽然摄像、摄影等等设备都是索尼发明的,也是全世界最知名的品牌。

  正如挑战杯,它是一种挑战,对公司来讲是一种精神的载体,文化的载体,又经过了四年,到了今年夏天,索尼新一代笔记本电脑上的摄像头,已经跳动着我们星光中国芯。在多达几千项专利,在这个鼻祖面前,我们作为中国人,我们站了起来,把我们的芯片打进了我们鼻祖的产品里去了,你们的核心技术,从此以后不是索尼自己的,而是我们中国人的,这个成为中星微今天精神的宝藏,使得我们源源不断地从中找到力量,而这种力量,这种创新的精神,这种责任感和它的影响力、推动力,正是我们挑战杯或者今天我感觉到的挑战对我们每个人的启示。

  所以,今天我看到这四年的努力,我们把星光产品能够在索尼产品上成功地实施,我已经把它转变成一个更重要的人生理念。经过长达四年的努力,我可以向大家,向我们员工们说,“I am back”。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中星微已经销售出五千万枚星光中国芯,并且在七大核心技术领域,获得五百多项专利,作为第一家核心芯片设计的公司,在纳斯达克,11月15日成功上市,而我在上市的那一天又遇到同样的挑战。

  当时在做纳斯达克闭市的敲钟仪式上,CNBC的主持人就问我,作为中国第一家芯片设计企业,你们有没有侵犯知识产权?让我再次感受到,我作为一个中国的芯片设计企业所受到的国际的怀疑、挑战和抵制。我们上市的第一个问题和百度完全不一样,而他们问我们的是带着一种怀疑,甚至是一种轻蔑和诬蔑的角度去问,同时在卫星上进行实况转播。我当时跟他们说,我们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在长达六年的运营中,我们从来没有和任何公司有过知识产权的纠纷。他又问:你们如何保护你们的知识产权?我说我们申请了五百多项技术专利,其中很多项中国的专利。他就说,中国的知识产权能够得到保障吗?中国的知识产权能够和国际上的知识产权相提并论吗?都是很负面性的问题。我迅速跟他举个例子,索尼是数字多媒体摄像方面的鼻祖,它们有几千项专利,今天他的笔记本产品上用了我们的芯片,在鼻祖那里都用了我们的芯片,我们没有跟国际上一样的最先进的技术吗?他才从这个话题转移开。

  今天我们很高兴地站在这里,来感受我们伟大祖国和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尤其是我这样在国外生活过、工作过的人。在长期跑业务的过程中,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个民族,作为一个国家,作为年轻一代,我们感觉到沉重的历史给我们的挑战,而这种挑战也正是未来我们已经在上市之后,在拿到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后继续让我们中星微电子开拓星光中国芯工程的重要的精神支柱。

  这几年来,我们感受到我们国家在创新方面非常希望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能够走向科研的道路,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何能够在这样一个艰难的环境下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打造自己一流的企业。通过个人的努力,通过团队的努力,从而能够带动一个产业链的腾飞,带动一个国家在一个领域里的地位的提高,这正是历史赋予我们年轻人的使命。

  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的挑战,正是我们创新的动力,勇于迎接挑战,勇于面对挑战,正是我们责任感的体现,而由此带来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正是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进步发展的动力和根源。我在清华,在这里做一个兼职访问教授,感觉到清华的校训,长达一百多年来,我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正是我们挑战人生一次又一次的目标,我们建立更强大的核心技术,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正是要靠我们这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去努力实现。我想,今天围绕着我临时想起来的挑战的这个事情跟大家共勉,谢谢各位。

  主持人(王小丫) : 谢谢邓博士。刚才我在听邓博士的演讲过程当中,看到很多同学有很多种表情,我就在想,当我遇到一个我不可思议的事情,或者我做不到的事情的时候,我会摇头,邓博士获得了电子学、物理学、经济学的学位,两个硕士一个博士的学位的时候,我注意到前排的这两位男同学一直也是这样摇头,我想请问一下,你们摇头跟我的摇头是不是一样的?

  同学 : 主要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敬佩。

  主持人(王小丫) : 通常我也是一种敬佩,然后演变成一种崇拜。接下来有20分钟的时间,这20分钟大家要抓紧。我知道邓博士是一个特别喜欢接受挑战的人,通常你问他很多问题,他会挑最难回答的来回答。

  提问 : 我是来自经管05的MBA学生,我想就你所说的挑战问题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在许多科研人员把知识转化为产业的过程中遇到很多挑战,包括来自资金的,来自市场的,包括来自知识产权的,您认为在你们公司成功地把知识转化为产业的过程中,哪一点是最关键的?而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个状况的?第二个问题,2003年您与UT斯达康的吴鹰一起制定了一个数字中国的计划,请问这个计划的进展情况如何?在中国数字化过程当中,包括战略、技术、人才的,您认为现在最短缺的是哪个层面的?

  邓中翰 : 刚才讲的第一个问题而言,最重要的是一个团队,投资者要投也是看你的人,作为投资计划来讲一直在改变,刚才看到的电视片里,我非常重视把我们公司的那张照片挂在走廊里,我说这是我们友情的开始,它不是钱,不是商业计划,而是我们四个人有了这样的誓言,有了这样一个目标。

  第二个问题关于数字中国的近期的发展,吴鹰是我们的会长,丁健、刘二飞、王维嘉等是常务的理事,在过去几年策划了一系列围绕着中国数字化、标准化发展所需要做的一些产业发展的设想,我们参与了很多国内重要的研究组织,给他们提供一些建议,正在发展当中。

  我记得作为第一届发起的常务理事,让我写一句话反映数字中国的精神。当时《英雄》电影在热播,秦始皇统一天下的电影,秦始皇提出“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统一天下”,当时我写了“数字化、标准化,复兴中华”,不仅仅是因为我是中星微电子的创始人,对一系列的数字工业的企业而言,而是我们的使命,也只有通过这个大的事业,每家企业才能真正挣到钱,而你们个人的选择事业、就业才能得到解决,所以我认为数字中国会在更长期的未来发展中为我们国家的建设,为我们自己每个人未来的事业提供非常好的资源。

  第三个问题,你刚才问到的,在这里我们的创业的必要的因素,我想其实创业正如创新,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配置要找到,对于中星微电子而言,每家公司可能有每家公司不同的事,对我们而言我们坚持走自己创新的道路,坚持申请了500多项专利,我们坚持在核心领域做成世界一流,我们坚持在互联网的时代坚持做硬件,而且把这个硬件销售5000多万,我感觉到在配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过程中任何企业要有它自己一套重要的哲学,也就是说它要通过自己最上层的东西做成功。在我看来我们企业而言,我们要作为中国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芯片设计公司,我们会继续在核心技术领域创新。

  提问 :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刚刚我们注意到一个份额是60%,不知道你对剩下的40%有何打算?第二个问题,不知道在一个企业类似于中星微电子这样的企业创新过程中你希望政府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邓中翰 : 第一个问题,40%、60%的问题,对于我们企业而言,芯片就像英特尔或者微软一样是全球化的技术,要么做第一,要么不可能挣到钱,所以我们的雄心壮志是统一天下,拿下100%。

  第二个问题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我想在中星微电子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国家18号文件,包括中关村一些注册公司、绿色通道等政策的一系列支持,没有这一系列的支持不可能办到今天。如果在硅谷这五年来可能有六家芯片企业上市,如果我在硅谷创业只是第7家芯片企业上市,而在中关村创业的是中国的第一家,我们政府对于芯片产业有很高的期望,对于我们这些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在疏通一些注册公司等等一系列的工作上,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一种精神和力量,通过这种精神和力量使得40多位留学人员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到中国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创业,我想没有一些精神力量是很难让他们做出经济上的平衡选择的。我想能够与国家发展相一致的话,能够给我带来一些真正的效益。

  提问 : 刚才提到市场,如果要争100%,对这个问题我想继续说一个话题,刚才你提到自主创新的问题,其实创新过程中承担很多风险,刚才短片中也说星光二号、星光三号开发出来以后财务上面临很大的压力,从现在看企业是非常成功的,那么你怎么样看待创新过程中的风险以及如何规避这些风险?

  邓中翰 : 每个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做原始创新发展都会遇到重大的财务上的压力。很显然在座很多同学都希望能够像张朝阳、吴鹰、丁健他们一样创业,一样成功。那么做原始创新发展过程中需要的钱是非常多的,当然今天的投资条件非常好了,但中星微当时的条件非常困难,一是把公司的产品卖掉套现,或者我们进一步的融资,融资是有机会的,只是看价格被稀释的情况。

  第三种方法是贷款。当然很多风险型的企业很难得到贷款,所以当时非常严峻,最后我们几个创始人决定,当然不能把星光中国芯卖掉,所以第一不是选择。第二对我们而言要接受很大的稀释,对于很多老股东,对于持有公司股票的员工都不公平,而是当时即将进入量产的阶段,所以我们最后选择了贷款,而贷款需要抵押。我们知道IT业的企业,没有房产、没有地产、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抵押,我们也没有集团公司可以贷款或者担保,我们四个人创始人用个人的房产和股票,跟银行签订了个人抵押贷款的合约,贷款300多万美金,使得公司在当时的财务压力下挺了过去。在巨大的压力情况下,我们四个创始人签了卖身契以后,对于公司的忠诚,对于公司的决心会更高。我觉得风险是难免的,正确的挑战这样的风险,可能会带来更多你意想不到的结果。谢谢!

  提问 : 当初你在上大学的时候你想到过今天达到这样的成就吗?或者说回首来时路你最大的感慨是什么?

  邓中翰 : 在大学时代我和大家一样,基本上以简单的学习、锻炼,和同学在一起简单的交流,也许那个时候出国深造是每个同学们追求的目标,更远的东西并没有想到,那时候更没有创业的可能性。我的那个时代连家教都没有,每个月的生活费30元人民币,没有这样的想法。我今天想通过个人的例子告诉在座每位同学,你是有价值的,也许有一天你会非常成功,你可能会创建公司走向纳斯达克,所做的技术可能会走向国家进步科技一等奖的奖台,只要你认识到这个事情,只要你珍惜自己的时间。

  提问 : 请问你们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市值是多少?你们刚生产出星光一号以后开始是如何打开市场,如何拓展市场的?

  邓中翰 : 中星微电子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家芯片设计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我们的市值从一开始公司创建时的200万美金发展到今天3亿美金。我们在市场的开拓方面,我们在选择的数字多媒体领域其实是和互联网的发展息息相关的。

  有一年我们在公司全部的员工大会上,我跟他们讲,还是把索尼作为一个例子。今年1月23日,索尼的总经理辞职,并且选择一个英国人哥伦比亚音乐唱片公司的前总裁做了索尼的总裁,我说大家知道为什么吗?他们在ipod这个产品上惨败,索尼是音乐方面的鼻祖,从最早的磁带到walkman到后来的CD所有的技术都拥有,而且索尼在世界上是一个巨大的品牌,不仅如此还具有哥伦比亚音乐公司,这个公司给了它大量的资源,包括迈克尔-杰克逊等等歌的一些专利,但是在ipod时代让苹果公司一下超前,一年六百亿美金的销售额。

  我把这个故事跟大家讲,我说他应该辞职,他没有看到互联网带来的巨大网络效益,他只看到了一个孤立的技术、孤立的产品。我说中星微电子发展过程中我否决掉好几个项目,包括数码相机的项目,我做的都是和网络有关系的数字多媒体芯片,处理互联网可视通讯,处理手机上的都是网络间的多媒体设备,这个时代离不开网络。第一次的电子工业的革命是经济革命诞生,使得过去很多不能实现的电子设备能够实现。第二次浪潮是数字化,这个时候包括像索尼、三星等等一系列的公司在数字化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商机。第三次浪潮是互联网,是网络,所以所有的音乐,或者是通讯终端多媒体的发展以及未来电子的发展一定离不开网络。如果你对这个市场有兴趣的话,今天你一定要围绕你的商业计划去想如何和网络发展联系。谢谢。

  提问 : 我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们公司是如何定位的?第二个问题你们的产品品牌形象是如何规划的?第三个问题,我听到您讲到您的产品一直是以创新为主,但是你在保持创新过程当中又是如何做品牌的持久性的发展呢?谢谢。

  邓中翰 : 刚才虽然我讲到了很多互联网,但是我想中星微电子产品的定位在核心芯片方面,所以我们的工程师和我们这些工作都是非常枯燥无味。我们并不是做制造,也不去做终端的产品,而是把产品通过制定产业的标准,通过这些的产业标准把产品带给任何一个互联网或者无线通讯网络所到的地方去。

  关于我们公司的品牌和营销方面,由于我们是芯片。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些行业用户,而不是一些普通的消费用户。中星微电子围绕星光中国芯做了很多宣传和宏观的工作,使得星光中国芯作为一个技术品牌在很多国家都得到了认可,今天我们在16个国家都有销售,并且有多达有140多个国家客户的合作,核心技术已经非常成功了,当然新浪、搜狐这些品牌都有他的网络服务,也非常重要。对于品牌建设应该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需要不断的投入,而核心的一条,就是在今天,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我们的技术每18个月就会淘汰,所以英特尔的品牌与它的路线是保持一致的,在一代一代产品中加强,当然我们有很多机会进行宣传。这是我回答你的第三个问题。

  主持人(王小丫) : 刚才很多同学们提到了品牌怎么创新,怎么保持,怎么发展这个品牌,大家想感受一下这个品牌的魅力吗?大家可以举手示意我。

  邓中翰 : 这是星光中国芯在手机上的芯片的应用。

  主持人(王小丫) : 你现在需要把你听到的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女孩 : 我觉得音乐好象环绕在我周围,很清新很美妙,以前听MP3,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听的音乐,我觉得以前我听的芯片一定是比这儿差很多。

  主持人(王小丫) : 能给我们做一个自我介绍吗?

  女孩 : 大家好,我是林业大学的经济管理学员营销04一班的刘莉,我是听说这儿有一个不错的讲座,抱着学习的态度来这儿一起听。

  邓中翰 : 谢谢,做我们公关的,应该说是星光小姐。

  主持人(王小丫) : 谢谢,她已经感受到美妙的声音了,估计大家都想感受一下,一会儿论坛结束,大家如果愿意也可以上来感受。

  下面的时间留给媒体朋友们。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刚才您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非常重要,我想问一下,这对中国电子产业意味着什么?

  邓中翰 : 这个问题太严肃,太大了。很多年来,应该说中国六十年代就开始做芯片了,比如说我们神五、神六上天,没有芯片控制这么多的设计,是不可能实现的,现在的控制和数据运算都非常复杂,没有芯片的话,很多的设备没有办法做,而中国作为一个制造大国,我们这个产品都是别人的,只是做简单的加工,如果我们有自己的产品,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芯片只是一个核心的技术,对于我们国家电子产业而言,它是心脏,没有芯片,就是我们中国的“无芯之痛”。今天我们做星光中国芯,获得了这样的技术力量,通过这样的技术力量,通过一代一代的提升,我们把这个芯片打入很多的产品当中,我们把声音、图象做得非常好,甚至超过了日本人,超过了飞利浦,超过了索尼,这样我们的手机就更有竞争力,所以对我们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此时此刻,我们大量的芯片卖往海外,很多国外的品牌都在使用我们的中国芯。

  主持人(王小丫) : 刚才说到的手机,还有刚才这位女孩听到的美妙的声音,还有我们娱乐的时候的卡拉OK,在点点滴滴当中,我们发现我们的生活被改变了,提高了,这是科技改变生活的一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态度也能提高生活,我曾经听到一个故事,他是2003年的年度经济人物,我跟他聊天,他说刚到美国的时候只有30块钱,他把30块钱拿出来做一个分配,5块钱是车费,5块钱是饭费,还有5块钱做旅馆费,最后5块钱买了一杯啤酒,他说不管怎么样,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用心去享受他,我觉得这种生活态度比较好,我是一个比较节俭的人,当我想要不要买这个东西的时候,就想起他的这个生活态度,于是我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接下来就让我们有请我们UT斯达康的首席执行官吴鹰先生。

  我们都知道,邓博士和吴先生是很多年的朋友了,而且他们在一起创建了数字中国。在这里,我想请吴先生简要地描述一下邓博士,在你的眼中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吴鹰 : 邓中翰是一个非常有事业心的人,而且非常爱国,我跟他接触这么多年,他不仅仅想把企业做大,也是想为中国人在世界上争光,把整个民族工业水平整体提高,是抱着这样雄心做事的人。第二,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学者,他刚才没有介绍他这三个学位,是跨三个学科,两个硕士一个博士是在五年之内做下来的,伯克利的历史上是没有的,这个纪录到现在还没有人打破。第三是关于生活方面的,他是非常负责的一个人,好象现在还单身。(笑)

  主持人(王小丫) : 大家可以想象,14年前,邓博士就像台下的各位同学一样。请问吴先生,如果你现在就跟我们清华的或者别的大学的同学们是一样的,听到邓博士刚才那一番演讲,你会问他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吴鹰 : 首先谢谢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因为我们也用了邓先生中星微电子的芯片,在我们的手机上,而且卖到了国外去,卖回到美国去,同时我们也用了世界上其他的几个巨无霸的公司,属于专业芯片设计公司的产品,包括大家熟悉的高通,世界前三大都是我们的客户。我想问一个问题,中星微电子有没有可能有一天超过这样的公司?如果有可能,怎样超越?

  邓中翰 : 我想象正在等待着吴鹰对我们公司的投资,所以一定要把这个问题回答好。刚才讲到,我们公司从事的芯片行业有很多的巨无霸,我们公司刚刚做了六年,国外很多巨头市值都是上百亿美金的规模,而他们的芯片也是在各种各样的领域。我想,作为中星微电子创始人,我看到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从天时角度讲,您也是我们这一行的专家了,经过几十年摩尔定律的发展,我们从大型计算机,到计算机,到小工作站,到微机,到手机,成本降低了十倍,用户增长了十倍,每隔十年总有新的机会,今天中星微电子做的数字媒体,未来可能只有几十美金的设备上去。刚才讲到,手机大概一二百美金,PC是一两千美金,这是重要的产业机会。如果说用户再扩大十倍的话,我们一年做六亿到八亿的手机,那就是每个人手里都拥有一个像手表一样的数字多媒体的终端,同时可以做其他的信息服务,这是天时。过去每一次天时造就了一批巨无霸的企业,我想这对中星微电子也是一个天时。

  第二大是地利,中国是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同时中国又有非常好的产业链。正如刚才吴鹰先生说的那样,我们的芯片用到他的手机上,而他又出口到了美国。在我们的产业中,这样的机会是巨大的,而今天中星微电子还主要是靠出口在海外,有朝一日,我们与UT斯达康,以及国内的这些电子行业的巨无霸的合作,包括制定标准,推动新一代产品的发展,我们可能会通过中国的制造业,通过中国自己内需的市场而一统天下,这可能是地利。

  人和方面,无论是我们创建人,还是数字中国的伙伴关系,还是我们国家的政府等等,都非常希望中星微电子成功,所以我们占了人和的优势。对于中星微电子而言,既然有了天时、地利、人和,吴鹰请投资吧。

  主持人(王小丫) : 请问吴先生,如果您看到这样一家企业,你的投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

  吴鹰 : 其实我的朋友已经间接、直接地投资他们公司了。我问这个问题,其实是我的一个切身之痛,因为我们用了高通的芯片,太贵,但是好象没有人取代它,希望你们有朝一日能够取代他们,让我们多一点选择,使中国的企业有更多的选择,从而更能够有竞争力的走向国际。

  邓中翰 : 在我回国的过程中,在我学习到其他的回国人员的发展中,吴鹰一直是我学习的楷模,我从他身上学习到了很多做企业的经验,同时他非常希望把中国的IT产业、电子产业做大做强,而我能够为他提供芯片,这正是我们数字中国,我们复兴中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这里,我再次感谢吴鹰作为我们的客户,给了我这样的商业机会,同时希望吴鹰更好地买我们的股票,可以赚更多的钱。

  主持人(王小丫) : 每一年的12月在北京都是寒冷的日子,但是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能感受到比平常更多的温暖、活力和激情,因为在这个季节,我能够特别近距离的接触我们的年度人物,感觉到中国经济的蒸蒸日上。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刚才通过这个小小的演示,我们知道,现在邓博士这个公司生产的这些产品当中有很多是可以支持我们平常生活中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比如说卡拉OK,比如说手机的拍照,还有很多的音乐,美妙的声音,接下来就有一首歌,大家猜得出来哪首歌吗?《我的中国心》今天用这首歌中结束我们的论坛,感谢各位学者的光临,感谢邓博士的演讲,感谢神秘嘉宾吴先生。

  邓中翰 : 这是手机上的卡拉OK。

  吴鹰 : 这是用邓先生公司的芯片播放出来的《我的中国心》

  主持人(王小丫) : 邓先生亲自演唱。

  现在临近考试了,希望各位考试顺利。另外,今天晚上,在同样的地方,就在这里,还有一场创新论坛,欢迎大家光临,或者通知你们的同学,林业大学的同学也可以通知你们的同学啊,谢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8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