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结构错综复杂 调控楼市真正难办的是北京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5日 10:00 中国经营报 | ||||||||
贺军 国务院批准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之后,对于各省市来说,都要按要求草拟当地落实国务院七部委“意见”的实施细则。不过,判断各地的心态,估计各省市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抢先。原因有二:一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房地产市场对于各地的经济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对本地房地产市场动刀,谁都会仔细掂量其中的分量。
二是调控房地产市场,国内有“高个儿”在顶着,其他地方当然愿意等一等。高个儿是谁呢?首选当然是国内楼市的“高价区”上海,其次是目前还没什么事儿的北京。上海是典型,这不用多说。北京由于身为首都,离中央近,再加上市场情况复杂,自然会引人关注。 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真正在市场调控上不太好办的,是北京。这次的调控政策至少应该达到如下几个目的:一是让中央满意,这意味着政策实施细则的出台应该有显示度,执行后应该在市场上有效果。二是如果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的话,这种影响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市场包括不同的方面,既包括房地产发展商,也包括消费者,还包括银行。因此,调控尺度的拿捏就很关键。三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点,要让老百姓有一定的满意度。坦率而言,过去十几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虽然老百姓是最终消费者,但他们往往也是被忽视的一群。但这次调控如果让他们太不满意,容易引起中央的不满。 但是要实现这三个目标,北京的难度不小。可以说,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复杂度是全国最高的,但北京房地产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却并不高。以非商用地产为例,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看出北京市场的复杂性。 在需求方面,北京面临的购买力很强。有媒体总结过,北京房地产市场上有“一高二团三外四最”的特点。所谓“一高”,是指住在北京的人收入高。虽无准确统计,但一般相信,北京是国内隐性富豪最多的城市,据说中国内地最富的一批人,都在北京有“窝”。所谓“二团”,是指在北京活跃着两个炒房团,即温州炒房团和山西炒房团。其中以山西煤矿主和煤倒爷为骨干的山西炒房团,独爱北京。所谓“三外”,是指北京有三种外字头的人,外国公司总部、外资基金、外籍人士。他们买起楼来“不眨眼”,而资金中有多少是游资,不好预测。“四最”是北京至少有四个“最多”影响房市,即北京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官员最多的城市,是艺人最多的城市,是外省机构最多的城市,还是全中国白领最多的城市。这些方面再加上普通百姓的购房需求,形成了持续而强大的房地产市场需求。 在市场结构方面,北京的二手房市场还很不发达,与北京的房地产市场规模极不相称。到目前为止,北京市的二手房市场发育还很迟缓。据统计,2004年北京二手房交易量为39000套,比上海要差很多。二手房市场没有发展起来,需求都被挤压到了新房市场。其结果是,由于缺乏足够的二手房市场,北京的新房市场则高高在上,没有承接和支撑。 另外,北京房地产市场的构成复杂。如前面所言,北京中央机关多,公房多,外省机构多。由于历史原因,这几方面形成了大量难以迅速进入市场的住房。以公房上市为例,即使在公房上市已经扫除政策障碍之后,不少机构仍然在公房上市问题上设置重重障碍,加大了公房进入市场流通的难度。 再有,北京房地产市场过去已经形成的刚性成本因素,即使在现有的调控之下,也很难有显著改变。比如地价,以目前北京的地价而言,房地产市场的整体价格下降实在难有空间。高地价之下,拆迁成本、其他的发展建设成本都低不了。换句话说,北京市整体房地产价格的刚性很大,要挤出一些“泡沫”,恐怕比上海的难度要大得多。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