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之后将是货币政策的紧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7日 10:58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贺军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2005年3月23日起汽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300元,零售中准价格按出厂价调整幅度等额提高。23日,各地汽油零售价格纷纷相应上调。国内物价上涨的形势进一步凸显。
回顾2005年以来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会发现对于物价上涨的判断,经历了一个小的起伏。较早前,1月份CPI指数1.9%被公布后,当时国内曾出现一片乐观之声。不过,笔者曾在2月23日质疑,这种由一个月的CPI数据而产生的乐观预期太过盲目。因为今年的物价上涨是成本推动型的,从近期国际原材料、石油价格,以及国内煤炭价格的走强势头看,物价上涨压力依然很大。 2月份的物价指数出来后,CPI大幅上升两个百分点至3.9%,上述乐观的预期大跌眼镜。 此前,公用事业价格上涨曾被认为是今年物价上涨的最主要因素。但事实是,在公用事业价格调整还在酝酿之际,2月份CPI指数已接近今年发改委定的最高线了。 在一些地方省市,物价已开始让主管部门感到不安。据江苏省物价局称,受气候因素、节日因素和煤电油运依然紧张等因素影响,2月份江苏CPI比去年同比增长4.4%,全省13个省辖市价格环比升幅均超过1%,再次突破“两条控制线”规定指数。江苏省物价局已发出通知,3、4、5三个月暂停出台一切政府提价项目。 笔者认为,未来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还会加大,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在于,今年中国的物价上涨来自于强大的成本推动。从去年以来国内已表现出输入型通胀的特点,在进出口结构未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今年的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仍将持续。 有人说,上游产品价格上升,并不一定导致相关产品价格同步上升。在去年,这与企业在内部消化上涨成本有关。不过,去年企业已经扛了一年,今年还能扛得住吗?由于原材料、原油及人力成本不断攀升,企业通过压缩利润来减缓物价涨幅的难度加大。因此,今年很可能是物价全面上涨的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官员近期已经在不同场合,分别提示物价上涨的压力在增大。央行副行长吴晓灵3月20日曾表示,受原材料价格、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上升趋势,以及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产品传导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全年物价上升的压力仍在加大。 紧接着,央行行长周小川在3月21日的“中国高层发展论坛2005”年会上表示,第二季度的物价还可能出现上涨。这一度被媒体误传为“二季度存款利率还可能上调一次”。 事实上,不仅是物价上涨的压力在增大,从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来看,经济过热的信号仍然存在。如今年1至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4.5%,增幅比去年12月高出3.2个百分点;工业增长数据也呈现上涨。整体来看,前两个月表现出来的经济增长势头十分强劲,通胀压力仍在加大。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宏观调控完全可能采取进一步的紧缩措施。目前,国内监管部门对于房地产价格上涨的警惕大增,央行在16日已调高商业银行住房消费信贷的利率下限,这可以视为向市场发出明确信号,并为下一步紧缩政策出台埋下了伏笔。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两会上曾强调,今年的宏观调控丝毫不可松懈,绝不能半途而废。在经济增长强劲的信号之下,进一步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估计为期不远。笔者认为,从政策出台的时机来看,3月份的数据很重要,这将反映出第一季度的经济运行状况。一旦3月份的数据显示出持续过热的信号,紧缩性的调控政策可能在第二季度就会出台,而加息是最可能被采取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