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聚焦邮政储蓄银行 > 正文
 

邮政储蓄变身之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8日 08:21 第一财经日报

  木乔

  中国银监会2005年度工作会议传出消息,一个存款余额逾万亿元、没有不良贷款的“邮政储蓄银行”有望浮现。在银行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际,如此优质的“中国第五大银行”蓝本,当然刺激得各方浮想联翩。

  如果冷静分析中国邮政储蓄的具体情况,其“变身”前景恐远非想象中那么乐观和简单。这不仅因为邮电部始于19年前开办的“邮政储蓄”,依然处于国家邮政局全面掌控之下,银监会究竟如何进行有效监管,必然涉及异常复杂的部委权限和利益博弈,更重要的是,中国需要考虑清楚究竟如何发展邮政金融业务。

  准确地说,这里谈及的“邮政储蓄”多少有点名不副实。它既用来泛指国家邮政局下属的邮政储汇局开展的全部邮政金融业务,也可狭义地用来确指与汇兑、代理、清算等相并列的几大邮政金融具体业务。如果只从狭义理解,邮政储蓄其实早于1919年就在中国出现,因此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与邮电部宣布开展该业务时,特别加上“恢复”二字。而真要论年头长短,发端于1989年就没停止过的邮政汇兑,才是中国邮政金融业务的老大哥。

  虽然如今并不是简单承继彼时的邮政汇兑或储蓄,但至少表明,历史悠久的邮政金融业务有其独特性,并非可以笼统划归于现时的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范畴之中。

  依托邮政网络具体开展金融业务的中国邮政储汇局,望文生义亦知储蓄和汇兑仍是其主业。统计数据也佐证,3万多家邮政网点使其拥有中国最大的汇兑业务和遍布城乡的2.7亿个人储户,上万亿元存款余额可从央行享受再存款优惠利率,加上汇兑和代收代付等业务收入,邮政储汇局每年可获利数百亿元,又因未开展贷款业务,邮政储汇局也就没有不良贷款,而这几点,足以让四大国有银行和数十家股份制银行羡慕不已。

  但“月亮的另一面”也正可由此观之。因为严重缺乏最典型的贷款和中间业务,仅以目前的邮政金融业务为基础组建成所谓“邮政储蓄银行”,其实只能生硬打造出一个业务不全、经营基础脆弱的“中国第五大银行”外壳,除了上万亿元存款余额,在短期内其实并没有多少市场竞争优势。如果再考虑到包括央行、国资委、邮政局、银监会等多个相关部委的权限交叠,邮政储蓄变身乃至中国邮政金融发展规划的复杂性可想而知。

  放眼全球,几乎没有不开办邮政金融业务的国家,差异则在于邮政金融业务究竟有多重要。日本和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邮政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来自金融业务;而在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金融业务仅占其邮政总收入的3%甚至更少。

  对于邮政与金融业务是混合还是分拆,各国态度虽不尽相同但总趋势是继续发展。日本、法国邮政均在继续扩大其金融业务,英国、巴西邮政也分别通过与本国大银行合作扩展金融业务。1988年已经完成分拆的德国邮政和德国邮政银行,9年之后却以持股方式走向联合。唯有瑞典等少数国家,将邮政银行出让给本国的商业银行,让邮政逐步退出金融业务。

  因此,银监会从加强监管和规范发展的角度,提出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其用意不可谓不好,但务必应从整体上厘清相关问题,避免因匆忙推进而引发意想不到的后遗症。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邮政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