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聚焦邮政储蓄银行 > 正文
 

中国第五大银行短期难出 万亿存款威胁货币供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 07:22 北京晨报

  日前银监会研究完建立中国邮储银行的消息传出后,国家邮政局却反应平静,称尚未得到明确消息。同时,社科院专门研究邮政储蓄的学者曾刚昨天明确表示,在中国目前的金融改革与货币政策背景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短期内难有破土的可能。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短期内不可能“出生”

  昨天,国家邮政局宣传处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近日的媒体报道均来自银监会的工作会议文件,目前国家邮政局对此没有任何明确的消息。

  事实上,银监会是多年来第一个对该问题作出明确表态的国家部委。

  北京邮电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杨海荣昨天指出,如何设立邮政储蓄银行依然没有定论。至于此前媒体有关中国将效仿德国邮政银行的报道,杨海荣认为,国情不同,难以简单类比。

  “考虑到国家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和邮政储蓄机构的现状,邮政储蓄银行短期内不太可能出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曾刚博士昨天分析说,成立银行后,邮政储蓄上万亿元的资金得以自主运用,将对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造成很大的冲击。

  邮储上万亿元存款会冲击国内货币供应

  邮储机构“只存不贷,坐收利差”的运营模式一直备受诟病,但曾刚指出,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国家有自己的考虑。在2003年9月之前,邮政储蓄的存款全部上存中国人民银行,不能自主使用,实际上成为央行回笼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对抑制通货膨胀有重要意义。

  从2003年9月开始,央行“开闸放水”,允许新增存款由邮储机构自主运用。曾刚强调,这只限于新增存款,暂不包括原有存款。国家邮政储汇局统计显示,该局2004年新增储蓄余额1750亿元,2003年为1496亿元,即真正能走向市场的邮储资金不过两千亿元左右。

  曾刚评价说,这种“只动增量,不动存量”的做法意在逐步释放邮储资金,尽量减小对市场的冲击。但是,这两千亿元可能已经对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构成了干扰。曾刚举例指出,央行在2003年9月调高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试图通过冻结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来控制信贷规模的迅速增长,以给宏观经济“降温”。该政策一度效果明显,但出人意料地未能持续多久。曾刚分析,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邮储资金恰在当时进入货币市场,增加了资金的供应量。

  邮储资金要进市场现在还不是好时机

  “邮储资金走向市场一定要寻找合适的时机,现在并不是好时候。”曾刚表示,合适的时机指国家经济增长相对较慢,货币的流动性相对较小。我国正处于抑制经济局部过热的宏观调控关键时期,放开邮储资金将与整体调控目标背道而驰。

  邮政储蓄机构自身建设尚不健全也是问题。“除了吸收民间存款的能力较强外,可以说,邮储机构目前在其他商业银行业务上一点优势也没有。”曾刚认为,将邮储机构改制成邮储银行,其难度不亚于新建一家商业银行,“银行必需的风险控制、信贷管理等机制都是现在的邮储机构所不具备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邮储银行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