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央行加息可能性增大 外贸行业前景迷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 17:48 银行联合信息网

  摘要:1—7月出口总额508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8%;进口总额4329.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1%。上半年以贸易顺差为主要构成部分的外汇流入持续增加,外汇占款导致的流动性泛滥成为央行货币政策掣肘之一。持续的顺差直接带来的后果是国内货币流动性的增大,通胀压力也同时增大,随后央行加息在所难免,从而会导致国内需求下降和投资减少,出口也会同步下降,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7月份贸易顺差的海关初步统计为146.1亿美元,有望再度创下历史新高。可能加息27—50个基点。7月份当月中国出口总额为803.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6%;进口总额657.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7%,也就是说7月份贸易顺差将在146亿美元左右。

  从头7个月看,外贸顺差呈加速上涨趋势,上个月是145亿美元,5月为130亿美元,4月为105亿美元,3月为112亿美元。

  雷曼兄弟的经济学家孙明春则表示,即便考虑到出口增速放缓,但贸易顺差在下阶段仍难以减少,他预测CPI未来几个月将上涨,而央行加息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上半年以贸易顺差为主要构成部分的外汇流入持续增加,外汇占款导致的流动性泛滥成为央行货币政策掣肘之一。为此,高盛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表示,央行将继续加大紧缩政策抽取流动性,“不排除加息27—50个基点的可能”,同时扩大人民币浮动区间也是可能的政策之一。

  更多的出口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件好事,但另一方面,顺差带来的大量流动性也给央行出了个难题。贸易顺差和海外直接投资的流入,造成国际收支失衡,进入一国经济体系的外汇一般会多于离开的外汇,给货币政策制定带来压力。央行为了购买这些外汇,就要在银行体系中注入过多的人民币流动性。有意见认为,应让人民币大幅升值以纠正这种失衡。

  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一项法案,如果人民币不重新估值的话,美国将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货物征收27.5%的惩罚性关税。

  银联信分析:

  持续的顺差直接带来的后果是国内货币流动性的增大,通胀压力也同时增大,随后央行加息在所难免,从而会导致国内需求下降和投资减少,出口也会同步下降,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外汇顺差的加大经济传导机制,必将会导致外贸出口额的减少。但是其影响的外贸出口领域并不是整个行业,根据成本结构理论,银行加息会直接影响那些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其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小,产品的可替代性极强。例如:纺织企业和外包、加工企业。建议银行谨慎关注企业状态,适时地减少对其的出口信贷支持。

  [本文由银行联合信息网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