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浙江省中药出口快速增长繁荣背后存在隐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4日 14:18 银行联合信息网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植物药认可程度的提升,浙江省中药出口持续增长。2001年至2006年,浙江省中药出口值从694万美元增长至2678万美元,6年间增长了2.9倍,年均增长31%。然而,在看似“繁荣”的浙江省中药出口背后,却暗含着隐忧。主要表现在:出口增长,知识产权保护缺乏;进军欧盟受阻,注册条件苛刻;国内行业标准缺失,成出口掣肘。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植物药认可程度的提升,浙江省中药出口持续增长。2001年至2006年,浙江省中药出口值从694万美元增长至2678万美元,6年间增长了2.9倍,年均增长31%。然而,在看似“繁荣”的浙江省中药出口背后,却暗含着隐忧。

  珍贵中药材廉价出口 为他人做嫁衣裳

  据统计,2006年,浙江省出口低附加值的中草药达2389万美元,占同期全省中药出口总值的89.2%,同比增长28.4%。原料中草药的出口增速远高于中药整体出口增速,浙江省中药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

  而日韩等国从我国进口中药材后通过自身的研发和加工,制成附加值较高的“洋中药”,迅速抢占了国际市场并从中获得高额利润。目前,国际市场的中药销售额每年达300亿美元以上。其中,日本汉方药占70%以上,韩国韩药约占10%,而我国中药所占的5%的份额中70%为廉价中药材。另一方面,由于国内企业对一些名优中药配方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致使这些配方被其他国家抢先申请专利。如日本210个汉方药制剂的处方全部来自中国。

  进军欧盟阻力重重 至今尚无企业注册成功

  让中药以药品身份正式进军欧盟市场,是众多中药企业长期以来的心愿。

  2004年4月30日,《欧盟传统药品法案》出台,规定到2011年4月后,中药销售将受到严格的管理。进口到欧盟的中药需证明在欧盟成员国应用达15年以上,同时证明在第三国(如中国)应用30年以上,才能正式注册,且中药的成分中只能包含植物和几种矿物。但目前我国中药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多种成分,企业很难提交精确的药检报告以通过欧盟的审核。此外,高额的注册费用成为注册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在欧盟注册一个药品的费用在100万元左右。

  据了解,截至2006年11月底,我国尚没有一家中药出口企业向欧盟递交药品注册材料。无法成功注册,使得浙江省企业几乎无力打开欧盟市场的大门。2006年,浙江省对欧盟出口中草药71万美元,仅占同期全省中药出口总值的2.65%。

  根据欧盟的相关规定,在至2011年的5年过渡期满后,我国中药若不能在欧盟市场成功注册,则不但会失去欧盟市场,更将失去以欧盟市场为踏板进军世界市场的希望。

  国内标准缺失 中药出口陷入被动

  由于没有统一的国内中药产业标准,我国中药生产普遍存在着分工不细、炮制工艺不统一、加工方式不规范等问题,重金属、农残超标等产品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对外贸易中,我中药生产企业往往只能按照国外进口商的要求进行生产,缺乏主动权。尽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统一的中药产业标准、规范行业生产秩序已成为业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专家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出浙江省中药发展的长期规划,不断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保证浙江省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相关行业协会牵头尽快成立专门的药品出口指导中心,为企业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出口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银联信分析:

  浙江名贵中药材出口,却成为外国进军我国市场的敲门砖。银杏叶、甘草、黄芪等中药材精加工后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地,不多久,人家竟然生产出了“洋中药”,不仅占领了大部分国际市场,还返销到国内,当然,价格是翻了N个跟头了。川贝枇杷膏、保心安油、红花油等“洋中药”竟将我国同类产品打得无还手之力。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缺乏。

  开拓欧盟市场,却面临注册难的困境。从统计数据看,由于注册条件苛刻、费用高的原因,到目前还没有一家中国企业在欧盟注册成功,当然也没有浙江药企。由于还有时间限制,这样的话,浙江药企就有失掉欧盟市场的危险。

  国内行业标准的缺失成为出口的一大掣肘。目前,行业标准的制定已经成为推动行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依据。而我国中药行业标准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国内中药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对浙江而言,还缺乏行业发展的长期规划。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浙江中药行业发展的背后存在较大的隐忧。建议银行信贷部门认真对待,防范其中的信贷风险。

  [本文由银行联合信息网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