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外资强势进入 我国零售业面临巨大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 11:37 银行联合信息网

  摘要:近年来,外资零售企业进入我国流通领域的速度加快,这对我国零售商品市场以及零售企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未来几年,零售业将会形成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以及各种经济成分共同竞争的格局,而具有经营规模、营销方式以及价格等诸多优势的外资企业无疑为我国零售业造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以及生存危机,其行业危机不容小觑,银行的放贷风险也随之而来。

  流通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企业利润和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作为流通产业中的零售业,是国家向外资试开大门的行业之一。随着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的速度加快,我国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已成为接受外资商业挑战的行业。

  外资全方位抢占我国

零售业制高点

  近几年来,外资零售企业进入我国流通领域的速度加快,据统计,世界排名前五十名的零售业集团,目前大多已进入我国,并凭借着雄厚实力和市场战略,基本完成了对整个内地市场的战略布局,其中有的已进入快速扩张期。从单店到连锁、从中方控股到外方控股、从零售到批发、从沿海到内地,外资零售业在中国的“地盘”不断扩大。

  据统计,2005年新批准的外资商业企业中,独资项目605家,占60%左右。外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有所提高,销售规模总额1439亿元,占百强总销售规模的20%。如果包括中外合资、合作、境外上市、国外资金注入内资企业等销售总额2619亿元,占连锁百强总销售规模的37%。

  外资企业主要集中在目前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卖场业态,以大卖场为主的10家外资企业店铺数为475家,占总店数的1.6%,但实现销售额937亿元,占总销售额的23%。在前30名零售企业中,2005年外资企业销售额比上年增长23%,与2004年增幅相同;其它企业增长32%,较上年增长下降14个百分点;从门店增长情况看,2005年外资企业增长22%,较上年增速下降3个百分点,其它企业为26%,下降6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发展基本平稳。

  未来外资进入的力度将加大

  外资选择进入中国市场,正是看重中国庞大的零售市场和巨大的成长潜力。按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商业领域过渡期已于2004年12月11日结束,对境外企业的准入已基本取消地域、股权和数量限制。目前大型跨国商业企业已做好在我国市场进行全面竞争准备,并确定了以大型综合超市及专业店、便利店作为主要业态的发展战略。过渡期一旦结束,他们将加快在全国布点并建立相应配送体系,短期内外资企业在这些业态方面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上升。

  未来几年,随着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在企业设立形式、数量、地域、股权比例等方面的限制陆续取消,零售业将会形成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以及各种经济成分共同竞争的格局,内资零售业将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上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

  银联信分析:

  外资大幅度进入我国零售业,无论是对我国零售商品市场,还是对零售企业都将产生重要影响。从零售市场运行轨迹看,外资的进入已由原来区域性发展、单一业态转向全国性、全方位较量,外资企业已顺利渡过磨合期,正向高速扩张期发展。外资企业的不断涌入,对国内零售企业产生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与生存危机。主要表现如下:

  经营规模:目前,进入内地商业领域的外资企业大都是一些跨国公司,资本实力雄厚,经营规模庞大,具有强劲的资本运作能力。入世后使仅有的商业保护壁垒被彻底打破,并意味着对内地商业资本营运能力的极大挑战。

  营销方式:外资企业按照顾客光顾不同类别商品的频率和时段,巧妙地采用“价格组合”的营销方式,吸引和诱导顾客最大限度地实现潜在的购买欲望。这种灵活的营销方式综合了对顾客的年龄、职业、阶层、收入水平和消费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远远胜过内地常用的打折促销,购物赠券,赠礼品等低级促销方式。

  价格优势:外资企业采用大批量买断方式进货,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也可以保持稳定的进货渠道,使低价购进有长远的保证。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外资企业的低价位不仅来自于采购环节,而且还来自于管理和信息的综合性服务。这种既降低成本,又获得收益,并以收益冲减成本的双重策略,使外资企业的价格优势更为明显。

  由此可见,我国零售企业在外资的强力攻势下,正面临严峻的考验,其行业风险不容忽视,建议银行周密考察,谨慎放贷。

  [本文由银行联合信息网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