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评论 > 正文
 

业务趋同和税率差异成银行业金融创新两大障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 03:43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宋蕾 发自北京

  昨日,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上海分行行长胡平西在北京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称,金融创新是中资商业银行的唯一出路,而目前中资银行的严重同质化和商业银行在所得税率上的地区差异、中外币业务上的差异,是金融创新必须突破的两个障碍。

  胡平西称,目前中资商业银行在业务上严重趋同,单纯依赖存贷利差作为收益来源,在业务拓展上又单纯盯住“三大”,即大项目、大企业、大客户,从而形成恶性竞争,整个银行业也在一个低水平上竞争,受制于传统的金融模式,严重削弱了银行业创新的动力,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复杂需求。而发达国家的银行业,通过中介服务功能获得的营业收入已远远超出存贷利差收入,占到大头,甚至达到整体业务收入的90%。而在我国恰恰相反。WTO规定的金融开放期限即将到来,中资银行必须自主创新,扩大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增强服务能力,开发金融新产品,获得同外资银行抗衡的核心竞争力。

  胡平西认为,在金融创新的软环境方面,中国的金融环境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还未实现平等竞争。一个突出的体现是,各地银行在所得税缴纳比率上存在差别,深圳的银行与上海的银行之间存在差别,深圳中资银行所得税率是15%,上海是33%;而同是上海的银行,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所得税率也不同,中资银行是33%,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是33%,非人民币业务是15%。这种非“国民待遇”阻碍了中资银行的发展。政府财政上对银行坏账的冲抵力度也应该更大一些,应该鼓励银行多赚钱,多赚了就多冲抵,提高资产质量。

  去年8月,央行成立上海总部,时任上海分行行长的胡平西出任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身兼二职的胡平西称,半年多来,央行上海总部和上海分行之间在业务上的互补作用,共同促进了上海的金融地位的提升,促进了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进程,但央行上海分行的职能呈逐渐淡出趋势。

  胡平西称,决策权、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仍然在总行,央行上海总部是操作货币政策,如人民币、美元吞吐,所以是两个平台、一个中心、一个窗口。在货币政策的制定上,上海总部会根据市场信息提出很多意见,但决策权在总部。当时设立上海总部是考虑到支持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央行也需要贴近市场,也借鉴

美联储、纽约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模式。上海总部是平台也是窗口,从事了大量的金融活动特别是对外金融活动,改变了原来央行依靠行政调控金融市场的模式。

  谈到总部和上海分行的关系,胡平西称,央行上海总部和上海分行在人员上部分是统一配置的,两个盘子,一套班子,整合在一起,有些职能在逐渐到位,有些还在磨合中,以后不会再分成两套班子,会渐渐强化总部职能,分行职能会渐渐淡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