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中国制造业出路在授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 06:10 每日经济新闻

  宋蕾 每日经济新闻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促成了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但这并非长久发展之计。昨天,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DDI(美国智睿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全球副总裁David Tessmann—Keys公布了该公司一项有关中美制造行业人力资源的研究报告。他提倡“授权”概念,这是北美最佳HR实践的基础。

  David说,低廉的劳动力仍然会是中国制造业的优势。而利用好低廉的劳动力,同时加上仿效北美制造业HR的核心优势将是制造类企业发展的驱动力。

  David公布的报告是DDI和MPI(美国制造业绩效研究所)共同调查研究,分析了美国651家、中国406家制造厂商在经营中所采取的人力资源模式后,得出了一系列研究结果。

  该报告指出,由于制造业的特殊性,一线工人最了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给予他们一定权力,会大大提升企业绩效。该项研究报告给中国制造业在人力资源环节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人力资源改进空间大

  David通过研究惊讶地发现,很多中国工厂在运营业绩方面甚至超过美国。据他的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首要原因是,中国制造业在设备投入、通讯等领域具有实践优势。

  在DDI提供的数据中,David比较了在固定设备、信息技术和员工培训方面中美制造业的投入。2004年,中国制造业将销售收入的72%用于加大固定设备投资,美国为53%;同年中国制造业将销售收入的5%投资于信息技术,而美国为1.4%;在员工培训方面,27%的中国制造业每年提供员工的培训时间多于40小时,美国是11%。

  David认为,中国在各项环节的投入已经达到或超过同比美国的水平,上升空间并不大,而在人力资源方面倒大有可为。相比之下,美国企业在这方面更为注重,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能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能通过优

化工艺提升业绩。

  制造业HR核心是“授权”

  在DDI所提供的“卓越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中,David指出,“授权”是美国制造业HR模式核心。但中国工厂更多采用的是从上到下的领导方式,而不是基层授权。

  DDI的研究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工厂为零授权,国有企业中,这个比例接近于半数;美国零授权的工厂为23%。仅有低于1%的中国工厂表示它们所有生产员工处于授权或自我管理型团队。

  David说,“授权”是北美最佳HR实践的基础,确保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有主人翁精神,以不断提升自我职能的主动权,大幅增加企业赢利的要求。

  他进一步解释,在制造行业,一线工人最了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如果给予他们一定权力,在降低成本、提高工艺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并执行,会大大提升企业绩效。但在中国,对“授权”的理念较为淡漠。

  DDI的调查显示,中国合资和独资制造企业中引进“授权”理念,投资回报率达30%,而国有和民营企业投资回报率为12%—15%。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