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开行商业化:重构银行竞争生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0日 19:28 财时网-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杨纯

  国开行的彻底商业化运作使得其他商业银行的担心和抵抗也变得更加激烈起来。在他们看来,开始商业化运作的国开行就是“狼”。毕竟在银根紧缩的时代,谁有钱,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中央汇金公司在2007年12月31日宣布,向国家开发银行(简称“国开行”)注资200亿美元。这一意在为国开行商业化改革做准备的注资行为,抢在了恰好让其能将新获资本计入2007年财务报表的最佳时刻,也使得国开行的资本充足率由2006年的8.05%显著提升至市场估算的15%水平,该比例正好在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范围之内。

  汇金注资国开行前,财政部作为单一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580亿元人民币,汇金公司将因为200亿美元注资成为与中国财政部平起平坐的股东,两者将分别持有国开行50%的股份。此前,中国工商银行(简称“工行”)曾接受150亿美元、中国银行(简称“中行”)以及中国建设银行(简称“建行”)也分别接受了225亿美元汇金公司的注资,此次是两年多来中国政府动用国家资金改善国有银行财务状况的又一案例。

  对国开行来说,200亿美元的注资无疑意味着机会,而对工、中、建甚至包括即将获得汇金公司“输血”并股份制改造上市的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而言,却意味着压力的陡增。毕竟在货币紧缩政策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背景下,对优质贷款项目的争夺将更趋于激烈。也正是这样,国开行下一步的“彻底商业化运作”,引起了银行界的担忧。

  商业银行的担忧

  商业银行的担心不无道理——一段时期以来,国开行与国内诸多商业银行围绕着利润丰厚的“两基一支”贷款项目展开了激烈争夺。

  “两基一支”指的是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融资需求。国开行在过去的10年中已经累计向这些领域提供了超过2万亿元的长期融资,这些利润稳定的项目使这间国有政策性银行保持着中国银行界罕见的业绩——据其2006年年报,该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75%,资本回报率高达19%,净利润280亿元人民币。

  工行总行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向记者抱怨,商业银行普遍对国开行过去利用政策性银行的优势开展商业性业务感到不满,尤其是国开行商业化改革甚嚣尘上以来,各地商业银行纷纷对国开行这种模棱两可的运营模式表示抵抗,并大力呼吁取消国开行这样“脚踏两只船”——借政策性银行保护之名,行商业银行业务之实——的特权。

  国开行是一家非常特殊的政策性银行,它由财政部在1994年出资500亿元人民币设立。这家银行不能吸收存款,其信贷资金主要通过发行金融债的方式筹集,拥有主权级别的信用评级。类似这样的银行中国还有两家,分别是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国开行控制着大约3万亿元的总资产——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和利润的持续庞大,这一数据有望继续增长。这恐怕也是一些商业银行对这家业绩出众的同行心存担忧的原因。

  国开行3万亿元的资产规模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无人能及,但和工、农、中、建等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相比,这一数据还微不足道。目前工、中、建三家国有上市银行控制的资产总额接近20万亿元,这三家银行2007年跻身全球十大银行之列。

  商业银行对国开行的担心有其充足的理由——国开行利用其“开发性金融”的特殊身份,在全国各地的省级城市甚至某些地县领域,保持着与当地政府的良好合作关系。这使得它对当地的发展环境相当熟悉,并对当地一些重点优质的投资项目从前期规划到后期介入都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同时据此建立了自己庞大的项目库。

  因此在国开行得到200亿美元注资并即将开始“彻底商业化运作”时,其他商业银行的担心和抵抗也变得更加激烈起来。在他们看来,开始商业化运作的国开行就是“狼”。毕竟在银根紧缩的时代,谁有钱,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方案仍未敲定

  不过对国开行的商业化有另一种解读。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说,尽管“彻底商业化运作”是中央给国开行改制定的方向,但这和完全转变成商业银行之间不能划等号。在他看来,国开行改革仍将部分保留政策性银行的性质,只不过会更强调贷款运作的商业原则。

  《财经》杂志在注资当天的报道中披露了国开行的初步改制方案。其报道称,“国开行将实行独立法人的母子公司制,母公司仍由国家绝对控股,体现国家战略意图,实行商业化运作;在子公司层面,由此前设想的三个子公司调整为两个子公司:一为投资公司,一为以中长期信贷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

  但关于国开行更具体的改制细节尚未在媒体公开报道中出现。国开行的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他们也在等待国务院对方案的最后批复,具体细节不得而知,“但通过的时间就在最近”。对于改制,国开行负责新闻宣传的人士决绝向记者发表除注资声明以外的其他言论。

  面临“暖死亡”?

  颇有意思的是,在商业银行对国开行改制表示担心的同时,国开行自己对于改制的忧患似乎更甚。在他们看来,这些庞大的国有商业银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狼”。

  上述国开行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在两个月前,国开行行长陈元就在行领导班子碰头会上强调,要重视外部竞争形势和增强危机与紧迫感,并指出国开行“市场敏感性极差,增长空间在缩小”。碰头会是传达行领导层战略意图的重要会议,这意味着国开行已在高度重视自己的不足。

  由于商业银行已经大举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重点项目的激烈竞争无疑使即将商业化运作的国开行倍感压力。在资产增长方式上,国开行仍然依赖以贷款为依托的传统方式,而商业银行却已纷纷大幅开展国际业务,争取中资企业海外贷款,并依托理财和债券等业务的发展试图将国开行甩在其后。

  实际上,国开行更大的危险在于,不再有更多等待和自我感觉良好的时间。目前注资已经完成,改制一来即将“暴风骤雨”,按照中央确定的改革思路可能会考虑上市,如果没有可持续增长的“故事”,要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恐怕并非易事。甚至在去掉“政策性银行”的保护伞后,还会面临“暖死亡”威胁。

  或许是看到了这些短板,国开行正采取更多积极的行动。一个明显的信号是其正在大力推进助贷机构和风险控制机制的建设,以提高贷后管理水平。发展助贷机构是效仿世界银行的一种风险防范做法,它通过在省级城市甚至是县域范围内设立相应管理队伍,协助贷款专员落实贷后管理和信息跟进。这有利于弥补国开行网点不够人员不足的软肋。目前国开行全体员工大约5000人,根据其自身的计划,在2008年底将增加到8000人。

  此外,由于预计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土地、环境等方面的审批更加严格,贷款项目数量不断减少,商业银行对优质项目的竞争也会加剧,为确保其新增贷款规模在整个市场增量中的份额尽可能不减少,国开行正在努力尝试业务多元化。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加大了开拓民生领域业务的力度,试图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民生金融领域获得先机。最近国开行还在内部新增设了“金融研究发展中心”,下设创新需求研究处、研发合作与国际业务处、金融产品研发处和富民业务部。

  当然,在市场上的动作则更大。除了1998年以来国开行已在国内建立的四只产业投资基金外,最近还新成立了中非发展基金,以推动其向中国在海外的建设项目发放贷款;除了30亿美元参股英国巴克莱银行外,投资京沪高速铁的消息中似乎也能看到国开行的身影。

  不过,对国开行最大的担心还在改制之后。万通投资银行董事顾问孙飞分析说,一旦国开行的定位收缩向政策性或商业化任何一端,它的日子很可能都不及眼前好过。如果融资来源和项目获取完全市场化,它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优势将难以突出,甚至在资产规模和网点布局上还处于劣势。由此可以看出,尽管改制大幕已经徐徐拉开,但国开行的难题才刚刚掀起一角。

  国开行的“两栖模式”

  一般认为,由于承担着政策性的负担,政策性银行的经营业绩往往会弱于商业银行,但国开行却正好是个例外。商业银行对国开行改制表现出担心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

  而国开行自己把目前的成功归因于自身的“开发性金融”模式。该模式是现任行长陈元自1998年上任以来力推的重点。

  开发性金融指的是“为政府拥有、赋权经营,具有国家信用,体现政府意志,把国家信用与市场原理特别是与资本市场原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金融形式”。这使得国开行在中国的作用有点像世界银行。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张明在最近发表于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中分析称,“开发性金融的实质,无非是利用国家信用获得的低成本融资来从事商业化运作,进而令政策性银行优势益发凸显。”在他那篇题为《开行:第三条路?》的文章里,开发性金融实质上是一种“独特的两栖模式”。

  事实上,由于国开行的大部分贷款都流向了政府机构,或是政府背景的项目,有财政兜底,因此损失比较少。以其2006年投放的5760亿元贷款为例,按重要性排序的贷款依次为公共基础设施(占35%)、公路(占19%)、电力(占17%)等。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