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黎明前的猪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9日 00:27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徐涛 杨纯 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现场报道

  价格的飞速上涨,使得猪肉已不再是普通农户和大众消费者日常生活的话题,它甚至随着产业链的放大和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与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息息相关。

  6月6日

  凌晨2点30分

  四周是静谧的黑夜,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却并不安静。这个占地1300多亩、北京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一边的猪肉交易散户大厅大门紧锁,另一边的猪肉批发大厅灯火通明。

  一辆满载猪肉的大卡车从北边小道绕过散户交易大厅,径直驶入交易批发大厅前面的空阔场地,“吱”的一声,带着微微的颤抖,卡车停下。在那里,已有上千片白条猪被挂在钩子上,排成整齐的数十排。

  猪肉批发大厅是专门给猪肉屠宰加工厂出售白条猪的地方——猪肉屠宰厂把生猪从养猪农户那里收购来后,宰杀,烫毛、内脏摘除、劈半、去掉头和蹄、冷却排酸,其成品称之为白条猪。然后,代理商把这些白条猪运送到这里,待价而沽。

  “这是最后一个到达的厂家。”正在这里值班的丰台工商所市场监督员刘德林说。猪肉批发大厅悬挂白条猪的大棚被分为13个区域,并被分配给13个厂家。但今天只有9个厂家到场供货。这些厂商都是新发地猪肉交易大厅的协议供货单位。

  剩下的那4个厂家已经好几天没来了。“卖不出价,生猪(屠宰前待出售的猪)源紧缺,成本又太高,自从5月猪肉涨价以来,屠宰场很多都在亏本。”刘德林说。

  立刻有一个叫李佳的猪肉代理商凑过来,扳手指头给记者算了这笔账:“在北京,现在生猪卖到6.4元一斤;专门收购猪的人将生猪收购后卖到屠宰加工厂要价6.5元一斤;加工完成后,厂家要价7.6元一斤,而且厂家面临卖不出去的危险——价钱高了,买主自然就少了。”

  说完,他拿出一包揉皱了的小

熊猫牌香烟,取出里面最后一支,点上,皱着眉头猛吸一口。这段时间,他亏本亏得厉害,按照他的说法,“每天都要亏6000到10000元不等。厂家一口价,没有还价的余地。货到市场上以后,我要是加几毛钱,顾客就去别的店了。”

  按照刘德林的估计,在批发大厅的代理商们目前大概有一半以上都在亏钱。“李佳算亏得少的了。”

  猪肉价格是从五一期间开始涨的。“我记得5月6日那天价格突然就高了起来,每天能涨3毛到6毛。”刘德林说。他在新发地猪肉交易大厅当市场监督员已经6年了,每天晚上10点上班,早晨6点下班,对新发地批发市场猪肉交易的行情了如指掌。在他印象中,之前猪肉价格最高是2007年春节前的那几天。“也就小年夜、大年夜那两天价格高,8块钱一斤。”而这6年中,白条猪最便宜能卖到4块钱一斤。

  “那会儿我们生意好做,因为生猪也不过卖到2块多一斤。”李佳说。而随着近来生猪价格的快速上涨,他和他的同行利润空间也在变小。商务部近期的监测数据似乎证明了这一点,按照该数据,生猪的收购价格5月份比4月份上升了29%,而猪肉的批发价格只上涨了27%。

  等最后到的那家屠宰加工厂卸完货,猪肉交易大厅的复检员刘富增开始检查每一片白条猪——他用一把刀,深深刺入白条猪的后臀尖部位,然后凭着经验,通过手感和观察来判断猪肉的质量,是否掺了水。此后,他割下一块带到办公室中用仪器做抽检。当这一切完毕之后,他会在一个本子上做下监测记录。

  这样仔细而严格的检查也“威慑”了一些屠宰加工厂——在利润渐微的这段日子里,总会有厂家想要通过“做手脚”来降低自己的成本,而刘富增的检查显然让他们这样的行为成为不可能。“我们新发地这里的检验是最严格的,标准也是最高的。”刘富增说到这里颇为自豪,23岁的他显然已经是检查猪肉的行家。在他的记录本上,今天白条猪的最高价是8.4元一斤,最近一段时间,白条猪的平均价格一直在7.9元/斤左右,比没涨价之前高出一两元。

  6月6日

  凌晨3点30分

  新发地批发市场的马路边,卖煎饼的小贩已排成了行。批发商陆续多了起来,他们匆忙买个煎饼吃,然后赶去交易批发大厅挑选自己中意的白条猪。买下后,他们把这些白条猪从散户交易大厅的后门运送到大厅里。在那里,他们会在自己的摊位上将猪分割好,等待买主的到来。

  批发大厅的大棚一共有52排挂钩,每排可以挂几十片白条猪,不过这几天通常挂不了这么满,因为批发商买得少。刘富增告诉记者,新发地猪肉交易市场每天提供的猪肉,大概占到整个北京猪肉消费市场的10%,近来批发大厅每天大概只能卖掉1200多片白条猪,这个数字比猪肉涨价前少了很多。

  这也使得猪肉代理商日子不太好过。代理商李佳告诉记者,整个5月份他才卖了不到200吨猪肉,而在以前,他每个月卖近300吨。按照他和厂家的供货协议,只有每月卖掉200吨以上的猪肉,才能和厂家分红。

  “我以前每天一买就买60多片白条猪,现在只买30片。”批发商王兵说。散户交易大厅有180个席位,王花了10万元在其中拥有了自己的摊位。“你说国家怎么不给补贴呢?再这样下去,老百姓都吃不到便宜肉了。”他一边挑选,一边抱怨。

  他并不知道,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

  前一天上午,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副司长朱小良在《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的新闻发布会上告诉《财经时报》记者,有关应对猪肉涨价的相关措施已准备完毕,不久即将择机出台。这位副司长还透露:在这之前,商务部已经赴东北调查了有关猪肉涨价的问题,并且向国务院作了一个相关报告;而在更早的5月27日,商务部召集了发改委等部门、中粮集团等流通企业,以及业内研究专家和地方的商务部门就猪肉问题开会专门作了研究。“最近股市跌了,猪肉涨了,加上其他的一些产品涨价,我们忙得不可开交。”朱小良对记者说。

  不过代理商和批发商们并不认为猪肉价格在近期能够降下来。“听说猪蓝耳病又开始流行了,不知道要死多少猪。”王兵说。

  两天前(6月4日),新华社刚发布了来自农业部的消息——根据统计,1至5月份全国发病猪总数为4.5万头,死亡总数为1.8万头。文中提到2006年夏、秋季首次爆发的变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对农民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但没有提及去年发病死亡的生猪数量。事实上,发病严重的养猪省份,猪的存栏量减少一半以上。

  按照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飞的分析,由于这些信息没有及时公布,农户没有及时补栏,猪肉生产又有一定的周期,特别是目前市场上还有一些惜售因素,平抑猪肉价格并不那么容易。

  而且,中国生猪养殖以散养为主,规模化率不到40%,养殖户若获取市场信息不充分,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存在市场行为的趋同性,这常常导致市场“逢少必多,逢多必少”的不规则波动。

  作为商业流动领域的专家,刘海飞对此体会颇深。他清晰地记得,以前每次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涨价,紧张的空气都会被无形地放大。于是各地紧张调运平抑价格,发展生产,由于市场信息不畅通,生产和流通主管部门又缺乏必要的产业信息交流,这往往又容易出现供大于求。

  尽管目前猪肉的供需缺口已经减少了10%左右,但市场供给仍然偏紧。根据一些专家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猪的存栏量大概在5亿多头,而仅仅在北京,每天消费的猪肉就多达两万头。

  今年春节过后,受猪疫情影响最小的东三省便成了全国的猪源抢夺地,来自北京、天津、山东、上海等地的厂家纷纷到东北抢购生猪。为此,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近期曾公开表示,不排除动用国家储备肉对市场进行调控,平抑猪肉价格。

  “国家动用储备肉了没?”王兵问李佳。李佳摇头。他们都知道国家动用储备肉后肉的价格会下降,但却并不清楚这对于他们是好事还是坏事。

  “反正我们没有见过国家的储备肉。”刘富增和李德林说。他们也想象不出国家是如何储备猪肉的。

  尽管储备肉至今仍未投放市场,但该做法还是遭到了生猪养殖户和屠宰场的纷纷反对。养殖户认为这会让他们好不容易盼到的猪肉涨价变成泡影,而屠宰场则说,这对猪农养猪的积极性将是一个打击。

  其实,这也正是在这场市场波动中相关部门遇到的难题。“涨价一定程度上有好处,政府没有必要打压,但面对价格上涨,要小心地在保证市场供应和采取市场调节之中寻找平衡。”商务部一位人士如是说。

  不过在这轮猪肉涨价之中,唯一没有受到影响的是那些坐在新发地猪肉批发大厅板车旁卖力气的数十个精壮汉子。他们全部来自山东、河北等农村地区,每天晚上的收入是50元。这些年轻的壮汉所要做的事情,是等批发商挑选好白条猪后,将之依次扛上板车,过秤,然后推进猪肉散户交易大厅。他们用的小推车有60斤重,加上车上的十来片白条猪,最重的一车猪肉要超过900斤。

  6月6日

  凌晨3点50分

  天空开始些许泛白,猪肉散户交易大厅的铁门“咣当”打开了。不少批发商的案板旁已经堆放好十多片白条猪。接下来,这些白条猪将被批发商利落地分割,变成里脊、排骨、肘子、后臀……而散户交易大厅的后门,一车车白条猪仍然在源源不断地推进来。

  已经有买主在各个摊点前转悠,物色猪肉。“我以前一下子批200多斤,现在只买100来斤。”摊贩贾爱国说。他每天从大兴赶过来,然后又赶在天亮之前赶回去。早晨6点,他的猪肉铺就开张了。但是贾的辛苦并没有让他赚到多少钱。猪肉一天天涨起来,随着夏天的到来,渐渐炎热的天气也让他猪肉铺前的顾客一天天少了下来。

  在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卖肉的戴治国对此感触颇深。尽管他卖的猪排骨最高曾从10块钱涨到了16块钱一斤,但他并不觉得高兴。“价格高了,大家自然就改吃牛羊肉了。”他告诉记者。以前他每天差不多能卖2头猪,“但现在每天卖1头就不错了。”这是他在这里做生意4年以来从来没有碰到过的。猪肉没有涨价前,甚至到中午1点多,来买猪肉的人还络绎不绝。但是最近,过了中午12点半,他常常买只雪糕到店铺门口和别人闲聊。

  像戴这样直接面对居民销售的零售商人正是这次猪肉涨价中受损的一个群体。商务部近期的监测数据也显示,相比起生猪收购价格、白条猪批发价上涨的29%和27%,猪肉的零售价仅仅上涨了22%。

  “一些零售商就不到新发地这种正规的地方来批猪肉了。有些地方猪肉没有这里这么好,但是毕竟便宜很多。”贾爱国说。他说的那些猪肉有可能是私宰猪肉,注水肉,甚至是病猪肉。

  “不过想到来买我猪肉的都是老主顾,就不好意思贪便宜去进那种品质没有保障的肉了。”贾爱国憨厚地一笑。

  但并不是所有猪肉摊贩都像贾爱国如此厚道。就在凌晨的这个时刻,远在南方的海口市动物防疫检疫站和市畜禽屠宰管理办公室执法人员就接到群众举报,一举查获了750多公斤私宰猪肉。而在这之前,武汉等地也出现了“人造猪肉”——在鲜猪肉中掺杂淀粉等成分,处理成有纹理的肉丝,色泽鲜艳,每公斤售价比鲜猪肉便宜8元左右。

  越是猪肉价格飞涨、行情火爆,“问题猪肉”也越猖狂。前一天(2007年6月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刘凡在广东考察工作时要求,各地工商部门要严防死守不让“问题猪肉”流入市场,对“问题猪肉”的违法经营者将严惩不贷。

  6月6日

  早晨6点以后

  天已透亮,值班的刘富增和刘德林下班的时间到了。此时批发大厅中悬挂的白条猪所剩不多,而散户交易大厅已颇为热闹。前来购买猪肉的顾客大多是企业、单位的食堂,以及附近的居民。虽然猪肉仍是他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但显然他们已经开始调整饮食结构,少吃肉多吃菜了。

  “卖得快的话早上9点就能收摊。”还在自己摊位前忙碌的王兵对记者说。他已将先前购进的白条猪分割完毕,并按不同种类摆放着。

  在王兵看来,他的忙碌和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事实上,像王兵一样的猪肉批发商,以及生猪养殖户、猪肉屠宰场、零售摊贩,甚至是种玉米的农民等等,他们看似平常无奇的日常劳作,已伴着这轮猪肉价格的上涨,与每个人的经济生活紧密联系了起来。

  迄今为止,部分宏观经济专家仍然认为,此轮猪肉价格的上涨,仍是市场的一个正常波动,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形势变化,某些物价的涨落仍属正常市场现象。按照中商商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飞的分析,肉价上涨会刺激养殖户的积极性,生产供给会逐渐恢复;随着不断的生猪补栏,经过一定的生长期供给也将陆续提升,肉价上涨也能得到缓解;加之盛夏到来,高气温下猪肉消费量也会有所减弱,猪肉价格上涨的势头将不会如此严重。

  但猪肉价格的上涨让人嗅到了通胀的气息。由于肉价占到CPI一篮子权重的7%左右,再加上对其它食品的带动效应,猪肉价格的飞速攀升已经把通胀压力陆续传导到了鸡蛋、鱼、食用油和其他食品之上。

  按照6月2日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监测数据,5月份与4月份相比,全国36个大中城市46种重要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的有22种,其中主要是猪肉、鸡蛋、花生油等食品价格。

  此前国际投行高盛就曾发布报告,担心“有价格翻番之势的猪肉价格,有可能在近两个月令中国无限接近已远离达10年之久的通货膨胀”。在高盛的经济学家看来,仅仅是因为食品涨价的单方面因素,就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将CPI的增速推高至4%甚至更高的区间。

  这当然也引起了决策层的注意。就在天亮后的几个小时,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央行正密切关注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至于是否会采取调控措施,还要看5月份的CPI走势。

  普通民众并不关心这一点。在开始的新的一天里,东北的农民仍然惜售自己剩余不多的玉米,尽管这周玉米的价格比上周又每吨上涨了20元;陕西的畜牧中心正在控制蓝耳病的蔓延;南京养母猪的农户得到了补贴;而更多的居民在这一天可能仍然不会选择猪肉做餐桌上的菜肴……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