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摩根士丹利作别中金几成定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0日 19:19  财时网-财经时报

  大摩“作别”中金几成定势 结局即将揭晓

  本报记者 田文会

  “是真是假很快就会知道。这个阶段,还没有成事实的东西,就没必要说了。”——摩根士丹利香港总部新闻发言人张宝玲

  “事情是真是假你很快就会知道。”在谈到摩根士丹利是否要“作别”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金”)的问题时,摩根士丹利香港总部新闻发言人张宝玲对《财经时报》记者说。

  早在1995年,摩根士丹利在中金成立时投资了3700万美元,持股34.4%。现在,有海外媒体报道称摩根士丹利欲出售所持中金全部股份,并在与中央汇金公司(下称“汇金”)谈中金股权交易,多家私募机构已开始争夺中金股权。

  在西方,“13”是一个再糟糕不过的数字。而绝大多数人也认为,在双方合资的第13个年头上,摩根士丹利此次“作别”中金的机率很大。

  在修改版《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开始实施、中国合资证券公司准备开闸的今天,在摩根士丹利全面突破中国证券、银行、基金、期货、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的今天,摩根士丹利与中金选择单飞,或许是其未来业务发展上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结果很快揭晓

  在位于北京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大厦2座23层的摩根士丹利北京代表处,前台小姐的脸上始终挂着与这家知名国际金融服务公司相匹配的笑容。“对不起,新闻宣传一律由香港媒体公关部负责。”她对记者说。

  《财经时报》联系摩根士丹利香港总部新闻发言人张宝玲。张宝玲称不方便对此事给予置评。她认为摩根士丹利撤资中金并非新话题。“讲了好几年了,从头到尾我们都不愿置评,摩根士丹利从未对此有过正式评论。”张宝玲说。“摩根士丹利没有任何人向记者谈过此事,因为负责中国业务的就这几个人。这个新闻怎么来的,要问那个记者(海外媒体)。”

  令人颇费思量的,是采访中张宝玲留给记者的一句话——“是真是假很快就会知道。这个阶段,还没有成事实的东西,就没必要说了。”

  “是股权的事吧。”《财经时报》在向当事另一方中金公司求证时,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贝多广的秘书已猜到记者的来意。

  一位对双方动态十分熟悉的内部人士说:“我也听到了摩根士丹利出售中金股权之事,中金内部希望摩根士丹利离开。”但该人士拒绝公开自己的身份。

  汇金公司副董事长汪建熙对此表示:“我没听说在与汇金谈交易。”但他认为,对于摩根士丹利所持中金股权交易对象的条件,要看原来中金与摩根士丹利的合资合同,还要看合资证券法规的要求。

  据悉,于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修改版《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已经放宽了证券公司境外股东的条件,从原来的境外股东限于证券经营机构,放宽到金融机构和一般机构投资者。这无疑是摩根士丹利眼下的一大利好之一。

  早有离别意

  摩根士丹利与中金13年的合资经历似乎很“平淡”。

  中金公司董事长汪建熙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坦言,“中金早就不依靠摩根士丹利了,大概从2000年、2001年的时候。后来只在一些技术问题上向摩根士丹利提出支持要求,但现在这方面的要求也很弱了。”在2004年汪建熙进中金时,中金已没有摩根士丹利派驻的营运管理人员,摩根士丹利只有董事会席位。

  这一切或许还是因为中金自身的成长。

  中金公司染指了绝大部分中国大企业在海外的融资,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铝业、中国电信、中国人寿中国国航建设银行中国神华等等。其中绝大部分项目是在2000年后不依靠摩根士丹利完成的。如今,中金公司已经开始海外拓展的步伐,并很可能与摩根士丹利在全球成为竞争关系。

  实际上,由于受美国次级贷款债券风波影响,摩根士丹利在2007年第四季度出现了36亿美元亏损。这使得2007年刚成立的中国投资公司(中金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下称“中投公司”)很快就瞄准了摩根士丹利,并在2007年末购入摩根士丹利50亿美元可转换股权单位(占股9.9%)。

  中投公司成为摩根士丹利的股东,摩根士丹利与中金的角色地位似乎也有了一个很大转变。

  “再婚”华鑫

  摩根士丹利“作别”中金,也许正是恰当的时机。

  业内人士认为,摩根士丹利并非想放弃中国的投行业务,只是中金已经太强势。摩根士丹利想换一个合作方。

  由于以往中国对合资证券公司的控制,如果退出中金,摩根士丹利不可能进入第二家中资证券公司。但现在,随着中国对合资证券公司的解冻,摩根士丹利的机会再次来临了。

  此前,摩根士丹利被传与爱建证券及一家广东证券公司“深度”合作。对此,张宝玲及华鑫证券北京证券营业部负责人均不作任何评论。

  华鑫证券于2001年3月在深圳注册成立,是全国性综合类证券经营机构。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在原西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及受让原上海浦东联合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证券营业部的基础上增资扩股组建而成。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共计拥有营业部21个。

  中国布局

  对于摩根士丹利在中国的战略布局来说,参股券商是一个重要棋子,但不是全部。其实,摩根士丹利在中国已是全面出击。

  近日有消息称,摩根士丹利正与金瑞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下称“金瑞期货”)洽谈入股事宜。

  金瑞期货大股东为江西铜业集团公司(下称“江铜集团”),占股90%,其余10%由深圳宝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改为“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031.SZ)所有。

  据悉,江铜集团对控股比例最低要求是51%。因此,新进股东有可能会获得金瑞期货49%的股份。

  国内人均创利最高和股东投资回报率最高的金瑞期货成立于1997年,期货交易额年均增长58%,2006年完成交易额6615亿元,名列国内同行业第五名。其税后利润连续多年名列国内前三名和深圳地区同行业第一名。

  除了期货,摩根士丹利亦进军中国基金业。2007年10月24日,中信国安(000839.SZ)公告称董事会通过向摩根士丹利公司转让其所持巨田基金35%的股权的方案,转让价格6469.5万元人民币,溢价近70%。

  除了收购,摩根士丹利在中国的自有机构也在不断膨胀。其对外公布的中国内地机构有摩根士丹利北京代表处、摩根士丹利上海代表处、摩根士丹利资产服务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国际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摩根士丹利国际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前身为珠海南通银行,于1985年9月22日在珠海经济特区成立,摩根士丹利于2006年9月从中国银行子公司澳门南通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手中全资并购,成为摩根士丹利国际银行有限公司(Morgan Stanley Bank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全资附属机构,并于2007年6月正式更名为摩根士丹利国际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除上述机构外,《财经时报》记者还在北京国贸大厦2座29层看到一家摩根士丹利投资顾问(北京)有限公司[Morgan Stanley Investment Consultancy (Beijing) Company Limited]。目前,在摩根士丹利的中文网站上仍未有相关资料可查。

  对于这个投资顾问公司,张宝玲称,摩根士丹利旗下有证券、固定收益、房地产、研究所等多种业务部门,各个部门都可能单独注册。摩根士丹利是投行,做投资顾问很正常。有这样的牌子,也不特别。-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