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六:银行资管转型与发展

圆桌论坛六:银行资管转型与发展
2018年08月23日 19:52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8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于8月23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未来银行之路:固本与攻坚”。

  在“银行资管转型与发展”圆桌讨论中,中国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顾建纲、中国建设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谢国旺、中国银行投行与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蒋海军、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潘东、中信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副总裁罗金辉出席圆桌并展开了精彩的讨论。

  顾建纲:若银行投研做得好 新客户会来老客户不会走

  谢国旺:非标被过度妖魔化了 应提高运作透明度

  蒋海军:非标属于另类投资 未来应探索更合规方式运作

  潘东:中国老百姓储蓄理财转化率不到30% 比例非常低

  中信银行罗金辉:资管新规发布后新产品发行不太理想

  以下为论坛实录:

  主持人徐巧:2018年是去杠杆年,也是强监管年,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的相继出台,让大资管行业和银行理财告别了急剧膨胀,重回理性。我们要讨 论的第一个问题是,请各位嘉宾结合自身的感受谈一谈,这样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给各家银行的业务都带来哪些银行?2018年现在也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各 位预计银行的整体管理、规模、产品形式会有哪些变化呢?

  罗金辉:我简单地说一下我们的情况,资管新规4月27日正式发布,要求老产品规模不能增长,规模只能在新的产品种类下增长。新产品是要求回归资管本源、由客户承担投资风险的净值型产品,在投资方面还有一系列的要求。

  从目前情况来看,新产品的发行不是太理想,非常少;作为老产品,新规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在2020年底要压缩为零。所以说按照监管要求,我们一直在逐步压缩,到目前为止比4月27日的规模是有一些下降的。

  从盈利方面来看,规模不能增长,此外,从2016年底开始,市场的利率一路上行,今年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总的来说理财产品的成本还是一路上涨,接近资产的收益率。因此从理财的盈利来看,从管理人的盈利来看,和往年相比下降幅度比较大。

  罗金辉:前面已经讲得比较全,我就存量非标的处理情况说一下我的感受。我的理解,自然到期仍然是各家银行目前对待非标处理的主要方法;第二种就 是发行新产品来对接,就是发行一对一的、类信托的产品,这种方式刚开始时,我们的热情也比较高,但是实际发行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一个项目两三个亿、五个亿 以内还可以,如果项目更大一些,比如说二十个亿、三十个亿,那么发行是非常困难的。这可能和原来的客户基础和客户经理的销售习惯有关系,至少从目前来看, 这条路走得并不是太顺。

  第三个就是回表,新规里面也提到这个方式,监管层也是鼓励的。但是回表牵涉到很多客观的问题,比如说银行资本的占用,回表对MPA里面的各项指 标的影响,这是一个客观原因。另外,从主观方面看,目前银行回表的动力也不足。银行原来为什么要通过理财来投这些项目呢?正是因为这些资产可能不满足表内 贷款的条件,银行的表内贷款有很严格的规定,有些规定是多年前制定的,且不说它合理或不合理,既然有规定,所以没办法在表内做。还有,银行可能是因为表内 额度紧张才在表外做的,现在又让它回表内,可能是有难度的。总之,客观原因也好、主观原因也好,各个银行、各个部门动力都不是太足。所以从执行效果来看, 各家银行也都谈这个问题,但是回表的效果不是太好,好像还没太起步。

  其实监管层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说为什么不回呢?据了解,他们也在想办法制定一些规则,在考核的指标上,比如说有些奖励性的措施,激励银行做一部分的回表,这是第三个。

  第四个是流转,即卖给其他机构投资人。流转是一条新的路,对新的非标可能更容易一些,对存量非标如果达不到新规的要求可能也要用这种方式。但流 转要看大环境,这个环境是什么?就是当前的资金价格。大家知道,如果从企业的融资成本来考虑,最便宜的就是银行的资金,与信托、私募、券商资管计 划,P2P等渠道相比,最便宜的资金就是银行。银行资产资产对应的客户融资成本就不会太高,这是由银行对风险偏好决定的。你这个资产的收益率不是太高,转 让给第三方的难度就大,除非是大环境变了,资金价格下跌了,否则我估计其他机构接收的意愿不是太足,经济上不划算。

  这是目前非标处理现的几条路的情况,我给大家汇报一下。

  潘东:罗总已经讲得很好了,把我想说的也都说了。总结起来讲,第一是规模下降,第二是盈利大幅度下降,第三是投资量下降。

  总结起来讲,如果用比较形象的语言,就是以前我们非常忙碌的比如说非标投资团队,可能今年没有像往年那么忙着新增投资了;我们以前工作比较稳定 的比如说科技营运团队,今年变得超级忙,不停地改系统、改估值方法、建基金会计能力;可能还有一部分人以前忙碌现在依然忙碌,比如说固定受益投资团队,他 们在忙着发新产品、净值型产品。

  总之,2018年一定是中国银行理财重大变革的元年,谢谢!

  谢国旺:其实前面两位老总说得都已经很全了,我觉得今年关键词可能就是规范。回过头来看,我在这个行业也干了好几年,感觉跟以前比,确实行业是规范了许多。

  从整个行业来看,比如以建行自身为例,我们其实还是保持跟4月27日新规几乎相同的规模,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我觉得从总行业来看,规模的下降以及利润的下降是必然的,关键是看大家背后的经营方式的转变,这个可能是最关键的东西。

  蒋海军:因为大家面临的环境都是类似的,我简单补充一下我们中国银行变化比较大的几点。一个就是刚才几位老总也都提到,传统的模式面临着非常大的压 力,市场经过了一个像过山车一样的变化,这个过程当中,其实传统理财模式的压力是负债端跟上非常快,资产端没有跟上去,是对传统的模式带来的一个主要的压 力。

  另外我觉得在新规和市场环境的推动下,还有两点主要的,传统的资产模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一直更注重于投资固定收益类的资产。但是存在着一个冲 突,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在风险管理上是有差异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业务所面临的困境也推动了行业内信用风险管理的调整,我觉得这也算是朝 着一个好的方向来发展。

  第三个,我们按照监管要求推动新产品的研发,净值型的产品也有一定的推进。总体来说,按照主持人刚才的要求,如果要看整个行业在2018年情况 的话,政策在一定尺度上有所放松,我个人觉得规模上今年可能会保持一定的稳定,但是收益一定是大幅度下降的,大家都在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为未来的转型打 好基础。

  顾建纲:为什么我最后一个说呢?整个银行理财规模大体是29万亿元,工行占比大概是11%,在资管1.0时代我们是行业老大,但是在即将开启的2.0时代,我们的转型压力是最大的,所以我想要先倾听行业同仁的想法。

  资管新规出台以后,对银行理财的投资运作、产品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都带来很大的挑战,所以给业务转型带来很大压力。按照新规要求,随着原有的 投资端资产不断到期,老产品规模肯定是下降的。而新产品的增长也要看整个市场的配合,以及原来传统银行理财客户对新规下产品的接受程度。综合上述几个方 面,才可能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发展走势预判。

  但是我们可以反观,公募二十年的发展也就大概十余万亿元,而银行理财接近30万亿元,从中可以思考未来新规后理财的趋势。

  徐巧:其实第一个问题,刚才几位领导得出了比较相似的结论,这个盈利可能在今年是处于一个下滑的状态,而且可能是大幅下滑。那这个规模有可能是比较稳定,甚至也是一个下降的趋势,听起来好像整体形势也不大乐观,比较严峻。

  但是我们注意到,银行7月份出台的这个资管新规的执行通知,在过渡期内对银行理财放宽了一些产品,尤其是对非标产品,那非标作为银行理财转型的 一个最大的包袱,在这个过渡期内如何才能实现平稳的过渡?非标转标从实操的角度来看怎么推进?还有一个问题是,非标回表,银行是不是面临资本金约束的问 题?

  谢国旺:刚才主持人说“包袱”,其实我不太认同这个词。以我自己从业角度来看,其实资管的本意就是回归本源,就是服务实体经济,但现在“非标”这个 词好像被大家给妖魔化了。从本源来说,非标本身并不是一个错误,因为它是一个很有效的服务实体经济的手段。监管对于银行理财转型的要求,实际上是希望非标 投资更加透明化,让信息披露更加充分。

  非标不应该成为一个包袱,而是一种资源。它需要我们在座的从业人员和监管领导一起来寻找办法,想想怎么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这是我个人的看法,谢谢!

  潘东:4·20发了资管新规确定了回归本源的大方向,7月20日监管也做了一个执行弹性及尺度上的调整,这个调整有四点内容:公募(理财产品)可以 投非标;老产品可以投2020前到期的新资产;非标可以回表,回不了表的可以考虑个别的办法来处理;符合条件的货币基金及定开债基可以使用摊余成本估值。

  实际上我觉得就像我们今天的这个会一样,发言可以从顾总开始,也可以从罗总开始,还可以从谢总开始。目的是确定的,道路是多元的,寻找理财转型 解决方案也是这样。首先说一下非标,早期银监8号文把它定义为非标准化债权。在国外的资管行业,或者在我们未来的2020年之后,我觉得它可能也许就不叫 非标了,也许叫项目类资产更合适。项目类资产是什么?既可以是项目类融资,也可以是项目类投资,只是它有别于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第二,原来已经投放的银行理财的资产,22万亿的表外理财里面,几万亿的非标,怎么办?我觉得7月20号补丁也好、4月27号的新规也好,已经 把四条路给大家规划得很清楚——自然到期、发新产品承接老资产(当然发这个新产品期限不能错配,要按照项目类信托的方式去做了)、在MPA考核和资本满足 的情况下回表、特殊豁免。

  所以老的资产我觉得其实全市场不用太多的焦虑、恐慌,大家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未来的项目类资产该怎么去做。我觉得有几条路是可以去想的,非标或 项目类资产:第一,持有到期的项目类资产,像信托一样,期限匹配、信息披露充分,然后向适当的投资者去发售它,我觉得这个是正确的事情,今天可以 做,2020年之后也可以做,只是不能再期限错配了,不能再资产池了。

  第二条路,银行理财也可以转变做非标就持有到期的这个逻辑,我们可以去选择一些特殊的资产,投资、阶段性持有、再创设为标准化资产出售。阶段性 持有的目的是为了后面把它变成标准化的资产,到市场上去做公开市场的发行。相当于我做了一个标准化资产的过桥投资,我觉得这个市场未来一定是有的。比如说 消费信贷类资产、Pre-ABS等。

  第三个,过手型,创设基础资产之初就架构好了机构投资人,其实这个市场挺大的,只不过以前大家做资产池还是一个比较安逸的日子,没有动力主动改变。

  所以总之一句话,将来项目类资产仍然是银行资管行业非常重要的资源禀赋,我不认为它未来会消失,市场的智慧是无穷的。将来只要越来越规范、越来越透明,把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管控好,机会还是有的。

  罗金辉:我想说两点,一个就是刚才顾总也讲到过,银行理财接近30万亿,把非保本去掉,非保本22万亿左右。而公募基金搞了很长时间,大概现在也就 是10万亿左右。公募基金已经非常市场化,也培育了专业的团队,在这个方面银行还有要很多要学习的地方。那即便我们做到那样,如果未来的几年严格按照这个 新规执行,如果我们的产品跟公募基金一样,那么银行理财的规模大幅度下降,下降一半,甚至超过一半,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大概率的事情,所以大家也不要奇怪。 虽然到现在为止银行理财的规模还算稳定,但这主要是由老产品来稳定的,可是大家别忘了,到2020年这些产品要压缩为零,取而代之的必须是完全由客户承担 风险的净值型产品。所以,除非新规做出一定的调整,总规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大幅下降,可能是一个大概率的事。

  在资管新规背后所隐含的逻辑,我个人的理解是一方面要求银行压缩老产品,但同时银行要发新产品,这样可以通过新产品来稳住总规模。但新产品发行 比预想的要难。这里我只讲一个原因,大家都知道,在这个过渡期里面新产品和老产品同时并存。老产品是有预期收益率的,目前收益率还比较高,新产品是没有预 期收益的净值型产品,客户承担风险。当这两种产品在市场上并列发行的时候,如果老产品的价格不大幅度地下降,那么新产品的发行是会非常困难的。比如你是一 个投资者,银行告诉你三个月期限的产品,收益可以到4.8%;另外还有一个新产品,这个产品可能是4.5%-5.2%,具体多少不知道(实际上也可能更低 或更高),你说你买哪一个?你估计会去买那个老产品,可见在这种情况下新产品销售的困难是非常大的。

  为什么说新规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需要做调整呢?如果产品规模大幅度下降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那么这些产品对应的资产规模也要大幅下降。这些资产是 什么呢?银行理财投资的资产,无论是项目类的非标资产还是信用债券,对应的都是企业的融资;也就是说如果产品规模大幅下降,也就意味着企业的融资要大幅收 缩。如果收得过快,会带来很多社会和经济问题,比如企业的资金链断裂问题。目前看这些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有可能会超出我们当时的预想,所引起的一系列社 会经济反应也不是我们政府愿意看到的,因此大家需要坐下来重新思考,所以我觉得这方面可能也还会有一些完善和调整的余地。

  蒋海军:我补充一点看法,我觉得将来的非标资产在银行的资管体系当中,一定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无论从国际目前的资管现状来说,还是从银行本身的能力来讲,非标资产一定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现在国际上资管行业发展最快的资产类别就是另类投资,我想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非标资产应该是属于另类投资的一部分,当然另类投资肯定不仅仅 局限于非标了。这个领域将来在中国的资管行业里面,我相信一定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而不是现在从大家理解资管新规的角度来说,是要把非标全部干掉。这是 第一点。

  第二点,从新规的角度来理解,其实目前对非标的限制,我们的感受是并没有放宽松,虽然7月20日又有了一定的解释,但是实际上尺度跟4月27日 公布的新规基本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明确了一下老产品可以投新资产。风控的尺度并没有明确的变化,所以对银行来讲,按照现在的模式空间不大。

  第三点,我个人觉得非标业务最重要的并不是我们怎么处理存量资产,而是如何更好地继续开展这项业务。就像刚才潘总提到的,已经有同业在做一些很 好的尝试。我想既然非标业务在过去十年当中有那么多的发展,说明实体经济、融资人有各种各样的需求,需要我们各种各样的资金去满足。

  只不过在过去我们是以期限错配的方式来满足的,今后这种实体经济的需求依然摆在那儿,只会越来越大,不论是债券类的还是股权类的,实实在在的存在。将来银行资管的这块牌照会跟证监体系的有所区别,可能更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如何来做好这一块业务。

  顾建纲:我非常赞同几位老总的观点,从银行资管的特点来看,非标也好、项目债权也好,是我们的压仓石,也是1.0时代我们吃饭的家伙;2.0时代, 我感觉项目债权依然是银行理财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的投资领域。至于存量资产,我感觉总是办法比困难多,大家也看到7·20的一些监管措施。到2020年 12月31日,从各家银行自身的存量非标资产来看,跨过过渡期的资产大概也就在30%左右,而30%里面的大概50%可以通过发不错配的新产品来承接,再 加上各种各样的转标、回表等其他措施,我感觉应该不会有大问题,不至于引发踩踏情况。

  至于转标的问题,我非常赞同刚才潘总说的,譬如Pre-ABS,我们已经在这样尝试了。其实我们把资管或者银行理财放到全社会,包括银行和企业 来看,债权资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公开交易的债券,还是称之为非标的项目债,把它作为一个闭环的方式,我感觉在规模上、期限上、错配问题上,都会打 开新的空间。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负债端、资产端,为资管机构、银行理财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

  实操当中第二点,目前看明确符合转标的场所是在两个交易所、一个银行间市场,能不能拓展到多个交易场所,比如说银登中心、北金所、保交所。所以我感觉主持人提出的是一个问题,但绝对不是一个根本性问题,有很多种方法来解决或者是来达到这样的目的,谢谢!

  徐巧:我听了五位老总的发言,感觉大家心态还是比较好的,非标之前市场上对它的定义有一点偏差或者妖魔化,如果把它理解为项目类产品是不是会更好? 包括刚才各位老总也在琢磨,以后怎么更正确、更合规地去做这个事情,而不是说一棒子把它给打死。刚才我们聊的这个问题是化解存量业务,那展望未来,银行理 财面临更多的是转型和发展的问题,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领导也有所思考。

  其实我觉得银行理财转型的时候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最直接的应该是体现在产品端,因为现在按照新规,我们是从一个预期型产品转向净值型产品, 那在这个转型过程当中,我们怎么才能稳住那些老客户?怎么才能把我们的产品线丰富起来?虽然现在按照新规,是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从5万降到了1万,好 像是利于扩大客群;但是在向净值型转型的过程中,会不会流失一些老客户?大家有没有什么应对措施?

  顾建纲:其实我感觉到从银行理财的客户端来看,假如我作为一个银行理财的客户,现阶段最关心的仍然是能不能保证本金和收益安全。从银行自身来看,核心是投研和风控。你的投研能力和风控能力能够使你的产品净值稳定的话,老客户会不愿离去,新客户会纷至沓来。

  一般来说,基金的波动比较大。假如银行理财产品还是以固收或者是以债权资产为核心的话,在估值上,再找到一些方法稳住净值。那我感觉,到未来2.0时代,银行理财的产品依然是稳定的。老客户还会留在银行,新客户也会随着银行理财的转型进一步增加。

  蒋海军:产品本身的转型的确是非常大的一个挑战。我个人认为在下一步的资管业务发展当中可能是最大的一个挑战,因为这个面临着一个投资者的认可度问 题。但是过去这十年资管业务这么快速的发展,不管模式怎么样,但是至少在投资者的培育上来说,我相信按现在30万亿银行资管的规模,这些投资者很难再回到 过去存款的模式上,而是要追寻提高资产收益率的模式。

  我觉得对银行的挑战就是,过去这些符合客户需要的、稳定收益型的产品如果不能继续做,那么如何创造出真正符合客户需要的产品?同时引导客户的需求,来转向其他的相对有一定波动的产品,就是净值型的产品。

  我觉得这个对银行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是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机遇。现在市场上蓬勃发展的、符合客户需求的净值型的产品还是很多的,在过去的半年当 中,我们也看到同业的类货币的产品得到了一个非常巨大的发展,很多银行同业净值型的产品都已经达到上千亿的规模。虽然有一些下降,但是这里面净值型的产品 还是超出很多预期的。

  除了这种现金管理型的,银行还是要加大能力的提升,在固收类,在产品的非标类,这是目前的基础,下一步再进一步往前推进,也是在权益类或者其他的投资上面,进一步建立自身的能力,明确自身的优势,推出受客户欢迎的产品。

  谢国旺:刚才主持人说到这个观点我还是很认可,新规以后对银行最看得见的一个转型压力就是产品,我感觉产品方面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向公募来学习,本身监管就希望我们向公募靠拢,现在净值型产品都在向公募转型。

  第二步,我们跟公募基金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我自己感觉,买公募产品大家比的更多的是收益,包括投资团队的投研能力。 这跟卖银行理财产品有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我们的客户是有场景化的,我们的客户不光是冲着收益来的,他可能还有做个贷、信用卡还款等一些场景类的需求。

  建行资管中心会围绕自己建行大的战略来做,比如说我们建行集团最近公布的三大战略,第一个是租赁住房,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第二个是普惠,从双大 战略——大客户、大行业——转向普惠;第三个是科技金融。所以未来大家能够看到,比如说我们的理财产品会出现一些跟租赁住房的有关产品,或者是普惠方面的 产品,我们会配合整个大集团的战略来发力,做一些场景化的产品,我觉得这可能是将来银行理财产品跟公募基金有区别的地方,谢谢!

  潘东:我觉得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第一个角度,5万到1万,它背后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场景和故事发生?我们自己的研究团队做了一个分析报告,也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国的储蓄69万 亿,中国的银行表外理财的量大概有22万亿,其中个人和私人银行客户的保有量大概是17万亿,储蓄的理财转化率是25%。这个比例是比较低的,那就是说未 来的空间还很大。

  第二个,中国老百姓的人均储蓄,这个数字很有意思,多少呢?4.6万块钱,不到理财购买起点5万元。全国只有几个省市的人均储蓄超过了5万,北 京、上海、广东、深圳、浙江江苏、山东等,中国大部分的人均储蓄没有超过5万块钱,像云南、广西等省市,人均储蓄不到3万块钱。

  所以说其实从5万到1万,很智慧的。如果理财细则正式稿出来销售起点就是1万,银行理财的基础客群会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第二个我们紧接着要观察到的点,就是这些客户可能以前都是5万储蓄以下、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差的客户,我们怎么为这些客户去提供他们要的产品?

  第二个角度,就是我们每家银行理财在思考我们新的产品体系怎么做的时候,应该考虑哪些东西?昨天我们自己内部开会,头脑风暴,我们有一位同事说 了一个词,很感染我,他说将来理财这个行业里面应该有一个岗位,叫做金融产品设计师,他的职责就是去看客户要什么,我们能给什么。

  我们光大银行是在5月份、6月份分别推了两个拳头的转型产品,第一个是我们的固定收益的产品,这个跟公募的每日开放式的债券基金一模一样,投资 方法、范围,我们完全严格按照公募基金去做。这个产品内部讨论的时候,有同事说初募最多卖两个亿、今年年末能够到十个亿就不错了。这是当时我们大家的想 法。

  事实的情况是,我们在7月初,这个产品就已经突破了60亿,而且后来我们不得不限购,为什么呢?因为最近的申购量太大了,而最近的投资收益率曲 线下降了很多,我们投资经理不光要像公募基金的投资经理一样每天去看市场,他们还要负责预测,如果进来一个亿的资金,收益率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进来五个 亿会发生什么变化。最后投资经理说必须限购,每天八千万,否则太多的新申购新投资会把组合收益摊薄。投资人的收益、波动是我们最关注的。

  反过来大家问我一个问题,净值型的产品为什么要限购呢?应该大力去做啊。这就是因为我要考虑到我背后的投资人,他们是从银行的传统理财的老百姓 过来的,他们喜欢的是收益稳定、波动率较小的产品,而且同时我们还有预期收益性的老产品在售,我必须每天要观察我的产品的表现、预期收益型产品、跟公募型 产品的差异、收益率曲线的变化。

  证监会、资管新规倡导大家去做盯市的货基。所以6月份,我们光大银行勇敢地发了全市场第一支盯市的货基,完全比照公募货币久期、评级、集中度、 流动性等规则且盯市,当时的想法是以创品牌为目的、不追求规模。结果这个产品的收益率超越我们预期的好,短短时间现在申购量到了20亿,于是我们又限购 了,为什么?要考虑这支盯市的货基和摊余的货币、预期收益性的活期型产品区分度,它的收益曲线应该怎么去分布。

  所以我想说,银行理财新的净值化转型的路很艰难,我们不光要做好投资,还要观察这个收益率对传统银行理财客户的影响、他们能接受多大的波动等, 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做策略调整。总之一句话,我觉得银行的理财管理人是这个市场上对我们投资者的感受、对投资者的收益最在意的管理人,是非常负责任的资产管 理人,谢谢!

  罗金辉:投研方面中信银行资管还是比较幸运的,我们2016年成立资管中心的时候,在建制上就成立了独立的投资研究处,这个是跟我的老东家工行学习来的,因为工行资管很早就已经有了这个部门。在股份制银行里面,我们是比较早的。

  在信用研究方面,我们形成了一套比较独特的研究方法,比如说在信用债方面,我们提出了一个“四维度”的研究方法,我曾经把我们信用债的研究体系与大型券商做过沟通和比较。总的来说我们的方法确实有很多优势,,依托银行做企业信用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券商是很羡慕的。

  讲到投研团队的建设,我有一点体会可以跟大家分享。你们都知道,券商都有独立的研究所,而基金公司很少有独立的研究所。这是买方和卖方一个很大 的差别。买方很重视研究,但特别难处理研究和投资两张皮的问题。在国外也是这样。处理不好,投资就是自己搞自己的,研究成了自娱自乐。所以我们为了解决这 个问题,虽然在建制上我们有独立的投资研究处,但是我们把研究人员和投资人员在任务上进行了一些有机的整合,比如说一个债券的信用分析,我们的信用评估团 队和我们的投资团队是一起来做,而且信用评估的很多核心人员本身就是投资团队的人员。

  在这件事情上面,也是通过很多年的实践,慢慢形成了一个体系,我觉得还是蛮有价值的,跟大家分享。

  第三个事情,刚才主持人讲到新规下投资决策机制的转变问题,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最底层的个股或个债的投资决策就让基金公司去做,银行理财就别做了,银行理财做宏观的大类资产配置,做最上面那一层,这样对市场进行分工和定位。

  我觉得这个定位是不成立的。为什么?在新规之前,银行理财采用资金池的模式,客户买的不同产品主要表现为期限和收益率的差别,在这个模式下银行理财的整个投资是可以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来完成的。

  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以后我们的产品是按照资管新规来的,每一支产品都有它独特的风险收益特征,有独特的投资范围、投资逻辑和投资约束,有独立 的投资团队和风格,那么A产品和B产品怎么搞大类资产配置?在具体的投资决策上也不适合搞集中式的审批,因为产品的收益和风险是由该产品的投资者承担的, 投资团队要为它的产品业绩负责,每一个产品的特征是由它背后的投资策略和投资团队来决定的。

  沿着这个逻辑,在新规下,投资决策更须要下放到具体产品背后的投资团队,因此对传统的集中审批模式,我觉得可能亟待要进行一些再思考。大家可以 想一想,为什么保险公司或者社保基金要强调大类资产配置,因为保险或社保的资金自己就是一个大池子,理论上可以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来降低风险和提高收益。

  但像银行理财这样的资产管理部门,在新规下回归资管的本源,发行的每个具有不同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收益特征,产品与产品是相互隔离的,客户购买一个产品就获得该产品的收益并承担对应的风险。所以,如果把银行资产管理定位为宏观大类资产配置是一个误解。

  徐巧:其实刚才五位嘉宾在聊到产品转型的时候,顾总说要加强投研能力,但是根据我的理解,好像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银行理财做这样一个资管的事 情,更多的是一种项目审批,还是审批的文化、信贷的文化占主导作用。在净值型产品的时代,投研能力显得非常重要,银行理财在未来如何才能加强投研队伍的建 设,提高自己的主动管理能力?

  谢国旺:怎么来加强投研能力,这是一个比较困惑全行业的问题,主要跟薪酬体系有关。坦率地说,基本上银行培养的优秀人才会到公募,公募优秀的人会去私募,全行业的价值链就是这样。

  徐巧:简单理解就是工资低。

  谢国旺:其实本质是这样的,在现有的薪酬体系下,单纯地说投研能力,我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可能未来,我们更多地会借鉴类似于社保基金的运作模式,实际上做的是大类资产配置,我定义为银行资金的大入口。先做好大类资产的配置,之后再往下寻找专业的分类。

  徐巧:那银行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哪一块是最强的?

  谢国旺:我觉得目前以银行理财这么大的规模,做单类别都不太可能,像我们这么大规模一定是全类别,肯定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品种。

  潘东:定位我觉得要等银保监会的子公司管理办法出台,那个时候我们才能知道银保监会从监管的角度对这个是怎么定义的。因为刚才你提的是机制,其实我 们的同事们大家经常讨论一个问题,说一个优秀的人才选择一个职业或者选择一个机构,他为什么要选择?他看重什么东西呢?我们觉得应该是两个东西对他最有吸 引力。

  一个就是所谓的机制,翻译过来就是收入或者是薪水,这是一个原因,但是我认为它只是一个重要原因,一定不是所有的原因。还有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原 因就是平台,如果说在某一家公司管一个亿的资产管理、拿着较高的市场化薪酬;和去社保管五千亿的资产、而拿着不太巿场化较低的薪酬,我觉得优秀的人的选择 可能都会有,而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去选择薪酬最高的。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什么呢?薪酬很重要,但是薪酬一定不是全部,平台也很重要,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就是讲到子公司的定位,我只能讲讲我自己的理解,这个是以最后的法律和监管的规则为主。我理解,第一,这应该是一家全能资管,它一定不是说只 做非标、只做债券或者怎么样,它一定是从资金来源端为机构投资者、公司客户、私人银行客户、零售客户甚至互联网客户去提供产品服务;同时在资产端,它应该 是跟现在的银行理财一样,涵盖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非标市场、股票市场、另类市场,甚至将来的海外市场、大宗商品、衍生产品。

  第二,如果一定要用机构去比的话,那我觉得未来银行的理财子公司,一是公募基金做的事情银行理财应该去做,而且这个是资管新规鼓励的;二是信托 是非标或项目类资产的一个方向;三,因为银行理财是基于银行的,为客户提供理财产品和投资顾问服务,如智能投顾、家族财富管理等。资管新规讲统一规制,这 个统一规制从资产经营上、客户范围上都提供了一个很充分的想象空间,谢谢!

  接着刚才潘总这个话题,未来的子公司会是个什么样,其实不用想太多,这需要再发明,因为资产管理这个行业在发达市场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我们的市场是 比较单一的,大家一提就是公募基金,其实公募基金只是资产管理里公司的一个类型,还有很多直接称为AM的公司,但在国内把AM公司当成了不良资产处理的公 司,这个有点异化了。

  其实国外大的资产管理公司,有公募基金,有对冲基金,也有全能型的或者叫综合化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就是一家综合化的资产管理公司。我在想, 如果中国要产生一些可以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的资产管理公司,除了我们现在的公募基金之外,我觉得一定要有综合化的资产管理公司。

  综合化的资产管理公司有几个特点,一个就是产品种类是非常丰富的,既有服务大众人群的产品(公募基金干的事),还要有服务高净值人群和机构客户 的私募产品。它的投资范围是广谱的,从货币市场的这些高流动性、透明的这些工具,到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再到一些我们所说的非标市场,比如说未上市股权投 资、森林的投资、艺术品的投资等等,耶鲁基金会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公司。此外,投资策略是丰富的,从比较透明的投资策略,到极不透明的投资策略都有,极不 透明的投资策略就是所谓的对冲基金。

  我希望未来我们的银行理财子公司能够成为一个综合化的资产管理公司。

  最后还想说一点,如果银行理财公司想走到国际上,去国际市场竞争,我觉得要摆脱现在的一个误区,就是A银行的资产管理公司主要就是服务A银行的 客户,它的渠道就是依赖于A银行。这种方式带来很多的弊病,刚才大家说到机制,如果你是某个银行的全资的,特别是在渠道方面也完全依赖的话,那么你的独立 性是很难走出来的,在机制上自然会收到母行的一些影响。这个影响有些是好的,但有些肯定也是不好的。

  我说这一点为什么极其重要呢?大家可以看一看国际上大型的资产管理公司,如果用我们的标准去把它分为银行系和非银行系的,即便是银行系的资产管理公 司,它在母行的销售占它的总规模往往都是很小的,比例也就是20%,也就是说其他的百分之70%、80%都要依靠第三方渠道来进行销售。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当你完全依靠母行来销售的时候,你这个销售渠道很难给客户解决利益冲突的问题,如果你销售的一个产品出现了问题,客户就会去 法院告你,说你没有推荐其他银行做的更好的资管产品,你只推荐自己的产品,这就产生利于冲突的问题,那你不刚兑能行吗?这就是国外为什么资产管理公司过多 依赖自己母行的一个原因,因为一旦出了利益冲突的问题是说不清楚的。

  因此,我希望我们的监管层能为未来的理财子公司植入一种志在高远的基因,它是一个开放性的,可以是多家银行联合的,也可以是混合所有制的。这样 的理财公司才能真正地走向独立,刚开始可能会难一些,因为得到母行的支持可能会少一些,但是更利于切断银行理财与母行之间的信用连接,更利于彻底打破刚 兑,更利于市场化人才机制的形成,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得长远。

  顾建纲:关于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定位,还是要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管理办法为主。从工银资管自身的角度考虑,也是作为一个转型的考量,工银资管是对标全球领先的银行系资管公司,我们是想以全功能资管作为发展目标。

  我们目前全集团AUM大概是4.8万亿元人民币,目前排全球银行系资管第十名左右,未来假如成立子公司,当然这个以集团发布公报为主,我们的目标是三到五年成为全球排名第五的银行系资管子公司。

  蒋海军:顾总的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不光是下一步的目标。应该说子公司的事情是监管的要求,不管进度快与慢,这个事情肯定是应该要去做 的。我个人理解,作为银行系的资管公司,虽然可能下一步名字不一定这么叫,可能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安排和做好现阶段的顶层设计。

  第二个,也是要放眼未来,就像刚才几位老总说的,也要看到同业的竞争,不光是国内同业的竞争,特别是国外同业的竞争。因为现在资管行业从政策上 来讲是开放的,有很多机构已经在国内开始设立自己的全资机构,原来只能参股,像我们几家银行都有外资参股的基金公司。据我了解,应该有很多国际上著名的大 的资管公司,因为他们很难实现对这些机构的控股,所以很有可能是逐步地从国内的私募机构开始做起,逐步地向公募发展,谁都能看到中国未来的资管市场这块蛋 糕非常大,所以他们一定会发力。

  而且从他们公司本身的规模、投研能力以及整个的流程、对全市场的覆盖这个角度来说,我个人觉得是远远超过现在国内所有的资管机构所以对于银行系的资 管公司来说,面临外部机构带来的竞争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所以银行系可能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这个是需要观念的转变,从商业银行转向对资管业务按照国 际化、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安排。

  另外一个,刚才罗总也提到,和银行母行的关系问题,我个人认为一方面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因为经营理念有区别,保持独立性有利于这家机构不受传 统的商业银行的束缚,更好地发展、更好地应对挑战。但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和银行传统的优势结合,这方面我个人认为和传统的渠道保持一个很密切的合作,这个是 非常重要的。

  将来资管的客户,就是资金来源,个人客户和机构客户会各占半壁江山。虽然目前传统的银行理财是17万亿,占了整个非保本理财的四分之三左右,但 是中国未来的机构客户的发展空间也是非常大的。从国际的投资者结构来讲的话,个人和机构差不多各占一半,将来银行的子公司机构是直销的,但是对个人客户的 渠道,传统银行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处理好这个关系,这个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

  谢国旺:关于子公司这个事情,我们肯定是根据银保监会出台的政策为指导方向。从建行来讲,一定是响应银保监会的号召。

责任编辑:张瑶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