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学人》5月16日当期封面:烫手山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7日 11:35  新浪财经
《经济学人》5月16日当期封面:烫手山芋
图为《经济学人》5月16日当期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本期 《经济学人》封面文章继续痛批一些政府对金融体系的拯救措施。文章认为,正是因为金融界恶魔们了解,一旦出现问题时,政府将不得不出面收拾残局这一“保障制度”,因此也加剧了他们的恣意妄为动机。文章概要如下。

  银行大好时光就是只要经营者有着足够的资本和勇气,充满着各种机会的市场总是诱人的。政府现在不得不认可银行的高杠杆经营方式,并对金融体系的问题做担保,所以银行能隐藏利润,并欺骗纳税人称仍持续亏损。随着银行国有化退潮,银行股价陆续回升,存款遍地皆是,市场到处是廉价资金和绝望的借款者,新贷款意味着可观利润。危机前的银行利润看起来很多,但今日之利润正成为真实的利润。

  这类不义横财正是政府和监管者的故意所为,因它们想要银行赚钱,使得它们在注销约3万亿美元坏帐后的复苏速度出奇之快。这就是银行金融人士从国家聚敛财富所玩弄的邪恶把戏。纳税人已向大多数从不知道自己在做出担保的金融机构注资了数万亿美元的资金。似乎只有这样,经济才看起来在支付体系,以及可能是造成衰退原因的信贷流通体系才免遭破坏。

  在理想的环境中,任何政府都会发誓下次危机出现时都要让市场力量来决定最终结果。但不对未来金融体系进行干预的承诺,已遭到今日大规模拯救行动的破坏。因市场在出现最糟情形时,政府总要介入,它必然导致金融界人士胆大妄为。又因为纳税人补贴了银行的融资成本,补贴了银行股东们所得红利和银行员工奖金的成本。

  现在看来非常清晰的是,银行和金融界这对玩弄超额风险和回报的恶魔在毒害资本主义和破坏经济。然而,拯救金融业的代价是已创立了一个比以前更加脆弱和威胁的金融体系。

  因此,对问题成堆的银行而言,不存在单一的解决方案。而更好的监管制度和更充足的资本率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皖东)

  往期回顾:

  《经济学人》5月9日当期封面:孰优孰劣无分晓

  《经济学人》5月2日当期封面:有备无患

  《经济学人》4月25日当期封面:复苏仍遥远

  《经济学人》4月17日当期封面:印度政治乱局

  《经济学人》4月11日当期封面:怎样会更安全

  《经济学人》4月4日当期封面:仇富于事无补

  《经济学人》3月28日当期封面:治国安邦术

  《经济学人》3月21日当期封面:中国如何看世界

  《经济学人》3月14日当期封面:如何拯救工作

  《经济学人》3月7日当期封面:百年痼疾

  《经济学人》2月28日当期封面:拯救欧盟新成员

  经济学人2月21日当期封面:加工业需要拯救吗

  《经济学人》2月14日当期封面:残缺的经济拯救计划

  《经济学人》2月7日封面:保护主义幽灵再现

  《经济学人》1月31日封面:亚洲经济同遭此难

  《经济学人》1月24日封面:以何种方式拯救银行

  《经济学人》1月17日封面:重振美国

  《经济学人》1月10日封面:百年战争

  《经济学人》1月3日封面:孰是孰非

  《经济学人》12月20日封面:音乐究竟是什么

  《经济学人》12月6日封面:国王与民众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