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学人》5月9日当期封面:孰优孰劣无分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1日 10:10  新浪财经
《经济学人》5月9日当期封面:孰优孰劣无分晓
图为《经济学人》5月9日当期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本期《经济学人》封面文章对当前争执不断的世界两种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优劣作了粗略地分析。但文章在争执中坚定地站在了英美的自由市场模式一边。以下为文章概述:

  欧洲大陆的政治家以前总是被美英敲打,认为其体制僵硬,过度监管;若想达到盎格鲁撒克逊式的繁荣,他们需要一剂自由市场经济的改革良药。但全球经济危机给这些说教者当头一棒,让其模式沉入谷底。

  法、德4月在伦敦举行的G20峰会上尖锐地强调,他们不是这场全球危机的始作俑者。默克尔从不欣赏华尔街的把戏。但一贯想要让法国成为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萨科齐,这回却在猛批英美自由模式是个烂体系。英美这回不再挑战法式的干预经济模式。英国首相忙于抛出金融监管和增税新设想;甚至美总统也暗示美国可能会从法国学到一些东西。

  以上现象幕后表明的不仅是欧盟这个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发展方向,而且事关何种经济模式能在现代世界中更好运行的大讨论。自撒切尔主义在英国推行了30年后,欧洲大陆仍倾向喜欢大政府、高税收、对产品和劳动力市场的重度监管、以及不能令自由市场经济所容忍的慷慨社保福利。

  欧洲严格的保护就业法减缓了失业上升。推行慷慨社保的各国政府,保护了那些在衰退中收入会大幅下降的人群,并起到在消费开支萎缩时,利用扩张预算赤字办法的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而英美两国人民更多是自己承受衰退带来的恶果。

  经济下行期间的确显示出欧洲模式的一些优点。法国因在公路、高速铁路、核能、甚至在修复老教堂上大量投资,相对具有更高效的公共服务能力。但法国并非推行持续将纳税人资金投向这些公共业的政策。此外,法国医疗体系比美国的更有价值。德国不仅在公共融资上的做法比其他国家更谨慎,其出口推动的经济模式,迫使企业控制成本的能力强于其他对手。

  但这一幕不可能持续。欧洲模式的优点在衰退期间相对有韧性,但在复苏期间变为无可避免的劣势。慷慨社保和对就业的过度保护必定付出代价,使得对长期增长有益的调整和创新变得缓慢。为避免失业快速大幅上升的解雇准则,意味着不能尽快在各新兴行业中增加就业职位。那些推行慷慨社保福利政府趋向于让人们接受新工作的激励作用降低。有助于在糟糕境况下维持需求的大量政府干预,会成为增长复苏时活跃的新企业的拖累。最新预测结果表明,美英从衰退中复苏比大多数欧洲国家要快得多。

  各国都有自己的成败原因。即使在各个方面都无误,但德国以牺牲民众消费开支为代价的对出口的过度依赖已在衰退中显出严重问题,其银行问题不比英美少。法国年轻人的失业率已超过20%,而在穆斯林集中居住的郊区,情况可能是这个比例的两倍。意大利和西班牙已出现单位劳动成本快速上升迹象,但两国劳动生产率长期停滞不前,甚至在倒退。萨科齐需要复习亚当·斯密思想的日子不会太远。

  若有人一定要继续争辩两种模式中哪一种最好的话,本刊坚定地站在自由市场模式一边,这至关重要地是因为它可让公民手中握有比政府更大的权力。但真理是,在不改变各自基本信仰条件下,两方知识分子对各自政府作用的争论,能够让各自的模式运行的更好。欧洲方面也承认,今日税收负担太沉重,特别是为应对未来快速老龄化人口上升的成本,税收可能会进一步上升。

  对盎格鲁撒克逊一方而言,在它们的发展方向上,金融危机和衰退已显示出他们在推行自己模式时的瑕疵和问题。要让监管到位如同给市场松绑一样重要;有效的公共服务行业应与有效的私人业一样重要;在运输、学校和医疗设施上的良好公共投资应能得到社会回报。无论怎样,实用和效率总是最有价值的。(皖东)

  往期回顾:

  《经济学人》5月2日当期封面:有备无患

  《经济学人》4月25日当期封面:复苏仍遥远

  《经济学人》4月17日当期封面:印度政治乱局

  《经济学人》4月11日当期封面:怎样会更安全

  《经济学人》4月4日当期封面:仇富于事无补

  《经济学人》3月28日当期封面:治国安邦术

  《经济学人》3月21日当期封面:中国如何看世界

  《经济学人》3月14日当期封面:如何拯救工作

  《经济学人》3月7日当期封面:百年痼疾

  《经济学人》2月28日当期封面:拯救欧盟新成员

  经济学人2月21日当期封面:加工业需要拯救吗

  《经济学人》2月14日当期封面:残缺的经济拯救计划

  《经济学人》2月7日封面:保护主义幽灵再现

  《经济学人》1月31日封面:亚洲经济同遭此难

  《经济学人》1月24日封面:以何种方式拯救银行

  《经济学人》1月17日封面:重振美国

  《经济学人》1月10日封面:百年战争

  《经济学人》1月3日封面:孰是孰非

  《经济学人》12月20日封面:音乐究竟是什么

  《经济学人》12月6日封面:国王与民众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