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学人》4月11日当期封面:怎样会更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3日 06:57  新浪财经
《经济学人》4月11日当期封面:怎样会更安全
图为《经济学人》4月11日当期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本期《经济学人》封面文章认为美国的全球无核计划难实现。眼下保障世界安全的出路在于以现实态度维护各核力量间的平衡。文章概要如下。

  奥巴马希望他提出的无核世界的憧憬会引得全球对美国新事业的支持,但让他扫兴之事来得太快:朝鲜在他于布拉格勾勒出无核梦想前数小时,就向他做出由飞弹为题的轻蔑表示。更令他扫兴的是中俄在安理会上阻止了对朝鲜的指责。

  这些无意义的政治活动仅是对良好意愿的众多挑战内容之一。奥巴马承认,他今生今世都可能难实现无核主张。为对依赖美国保护的国家进行安慰,奥巴马也清楚表明,只要世界上有核武器,美国必将保持自己的阻嚇力量。奥巴马需要做的是,以现实作法来填补自己的理想主义,以更有效方式创造出更安全的世界。

  美俄仍有着远多于它们所需的核弹。前总统布什探讨在2012年前将双方各自的核弹头降至1700-2200之间,并做好了继续削减的准备。奥巴马与俄总统现已同意,在未来削减核弹头的同时,还将在今年底前完成计算核弹头数量的新规则,以及随后更大规模的削减意愿。

  但来自其他方面的核威胁在增加。随着各国期盼以民用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由此,需要对核扩散进行更严密控制,以有助于阻止可能发生的欺骗,或恐怖主义分子利用,盗窃可用于建造核弹的科技与材料。不仅是朝鲜,而且还有伊朗,叙利亚和一些国家在欺骗。现在一些核不扩散缔约国中的无核国家已对当前条约提出批评。这反映了除非正式核大国真正履行核不扩散条约的规定,放弃核武库,以换取其他国家不寻求发展核武器的义务,否则机会将丧失,条约也会分崩离析。

  禁止核试验符合美国的利益。一些有关国家已签署了此条约。若美国批准条约,那么中国可能也会批准。印巴间的紧张关系导致此条约在两国受阻。还有一些不在核不扩散条约约束内的像以色列一类国家。若它们和朝鲜不加入,这类条约不可能完全发挥效果。

  随着美俄接近各自拥有1000枚核弹头的目标,它们也想要英法中3国将各自的核武库置于谈判范围。随着核武器数量减少,盟国会对美国的核保护伞覆盖能力感到担忧。虽然国家之间在一直争论,但现在需要导弹拦截的措施,以防止意外威胁发生。

  奥巴马的想法不错,但这些都是未来数十年要做的工作。世界可能再也不会回到无核状态。若有关各国和谐行动,这将有助于未来世界更安全。(皖东)

  往期回顾:

  《经济学人》4月4日当期封面:仇富于事无补

  《经济学人》3月28日当期封面:治国安邦术

  《经济学人》3月21日当期封面:中国如何看世界

  《经济学人》3月14日当期封面:如何拯救工作

  《经济学人》3月7日当期封面:百年痼疾

  《经济学人》2月28日当期封面:拯救欧盟新成员

  经济学人2月21日当期封面:加工业需要拯救吗

  《经济学人》2月14日当期封面:残缺的经济拯救计划

  《经济学人》2月7日封面:保护主义幽灵再现

  《经济学人》1月31日封面:亚洲经济同遭此难

  《经济学人》1月24日封面:以何种方式拯救银行

  《经济学人》1月17日封面:重振美国

  《经济学人》1月10日封面:百年战争

  《经济学人》1月3日封面:孰是孰非

  《经济学人》12月20日封面:音乐究竟是什么

  《经济学人》12月6日封面:国王与民众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