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本期《经济学人》封面文章的内容与文章的标题截然相反,它实质上陈述的是当今一些西方社会对中国的看法。以下为文章概述:
中国在过去30年里的崛起令人震惊。目睹着西方衰退,中国领导人虽然避免对现在形势公开表态,但仍能让人在北京感受到一丝中部核心的地位。美新任财长盖特纳不经意地评论中国操纵货币的言论被视为荒唐可笑;前景灰暗的欧洲已被遗忘,原定与欧盟的峰会也被取消。
地缘政治处于美中两极的观念流行范围远在中国之外。因此下月在伦敦的真正事项并非G20峰会,而是奥巴马总统与胡锦涛主席的G2峰会。如此形势令摆脱布什总统的单极政治的欧洲人感到担忧,他们更不愿看到自己被太平洋两岸的两大巨头,以及长期以来就与欧洲对手们展开激烈竞争的日本人所替代。
其实,中国目前的表现既展现了实力也反映了弱点。据最粗略的估算,中国在此次危机中损失的工作岗位达2000万。世行已将中国今年增长预测调低至6.5%。尽管这与世界许多地方相比已非常不错,但在习惯于两位数增长的许多中国人看来,这让他们感到是在经历一场衰退。远胜于无意披露的自信是,中国正经历着它想要走向何种经济环境与大国的热烈讨论。
中国的情形并非都如西方人的想象,世界现在不是两极情况,恐怕永远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形。尽管欧洲百病缠身,但目前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印度人口也会超过中国……然而,这些都无法掩盖中国相对的实力正在继续保持增长,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都需要对这种情形作出调整。(皖东)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