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学人》2月28日当期封面:拯救欧盟新成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8日 20:27  新浪财经
《经济学人》2月28日当期封面:拯救欧盟新成员
图为《经济学人》2月28日当期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本期《经济学人》在封面文章中陈述了原欧盟成员国为何必须拯救新加入的、且深陷危机的东欧国家的经济。文章认为,拯救与否不仅事关西欧与俄罗斯的利益争夺,而且事关欧盟和欧元体系的生存。

  新加入欧盟的一些东欧国家的经济状况糟惊人,而原有欧盟各国如同负重爬山一般要帮助它们解决问题。麻烦在于原有欧盟国家自身也深陷严重衰退中,它们对此甚为恼怒并感不公。有批评者认为,那些东欧国家加入欧盟的前期准备不充分,改革粗糙或有投机取巧之嫌,认为这些国家浪费了成百亿美元的借款,开支在建筑和消费上。因此它们必须为自己的荒唐行为付出代价。

  然而,若像匈牙利,或波罗的海3国的任一国倒台,西欧注定是首批受到重创的地区。奥、意和瑞典的大银行在这些国家投资巨大,若银行资产价值严重缩水则会出现灾难性后果。伴随着欧洲本能走回头路的保护主义的发作,大量逃废债务能轻松地将欧盟最值得自豪的成功:巨大单一市场击得粉碎。

  此外,让东欧的成员国离开欧盟的政治后果很严重。欧洲大陆在苏联帝国垮台后的20年中的最大成果是取得了和平地团聚。俄罗斯虽现深陷严重经济危机,但它的领导人仍热衷于寻找任何在该地区重建影响的机会。此外,若东欧各国人民感到他们被西欧抛弃时,他们会更倾心于欧洲史上经常出现执政的民粹主义,或国家主义。

  西欧领导人当下面临的问题是避免发生如此灾难。尽管市场经常将东欧各国视为整个经济单元,但该地区各国情况差异颇大。它们大体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长期来一直渴望加入欧盟的像乌克兰这样的国家。欧洲当地的金融机构可对这些国家提供支持,或提供咨询帮助,但主要任务还是要IMF承担。它们必须按照IMF的债务重组和财政紧缩的药方治疗,这也是那些此前新兴市场国家危机中最常用的办法。

  更靠近西边的各国情况不一样。最受推崇的拯救方法是加速这些国家使用欧元的速度,或让它们立即采用欧元。让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加上保加利亚采用各自货币盯住欧元的汇率政策会有意义。当前这几国中无一能够在短期内满足加入欧元区的条件。但这些国家太小,让它们加入欧元区既不会开创反对先例,也不会造成对欧元信心的打击。但欧洲中央银行和欧盟委员会坚决反对这种形式的欧元化。

  但让那些属于第三类较大的,并使用浮动汇率的国家单方面或加快采用欧元的作法不会有任何意义。这些国家是波、罗、匈和捷。其中无一国符合在短期内止住货币贬值,并采用欧元的严格要求。若勉强采用欧元会对欧元区带来致命伤害。当前对以上4国而言的首要任务是必须阻止货币进一步下跌。第二是对那些日趋变糟的负责经营外汇借贷的银行进行支持。第三个是必须让这些国家重新开始它们至今逃避的经济结构性的改革。

  拯救东欧各国的计划的确相当庞大。但真实情况是,西欧不能不,而且也不得不拯救这些伙伴。不用说欧元和欧洲整体市场失败,即使任一欧盟成员国的垮台也会对整个欧洲带来灾难性后果。在此问题上几乎不要期盼会有来自美、中或其他国家和地区帮助的可能性。应该承认,挽救这些国家经济的行动不能太迟,政治家们需马上开始制订方案。(皖东)

 

  往期回顾:

  经济学人2月21日当期封面:加工业需要拯救吗

  《经济学人》2月14日当期封面:残缺的经济拯救计划

  《经济学人》2月7日封面:保护主义幽灵再现

  《经济学人》1月31日封面:亚洲经济同遭此难

  《经济学人》1月24日封面:以何种方式拯救银行

  《经济学人》1月17日封面:重振美国

  《经济学人》1月10日封面:百年战争

  《经济学人》1月3日封面:孰是孰非

  《经济学人》12月20日封面:音乐究竟是什么

  《经济学人》12月6日封面:国王与民众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