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地质学家杨勇:不要让长江成为无源之水

独立地质学家杨勇:不要让长江成为无源之水
2018年02月11日 14:55 新浪财经
中国横断山研究会会长、独立地质学家杨勇 中国横断山研究会会长、独立地质学家杨勇

  CC讲坛第23期于2018年2月9日在深圳隐秀山居酒店举行。中国横断山研究会会长、独立地质学家杨勇出席并以《为中国找水》为题发表演讲。他是长江漂流的第一人,他30年走遍了中国的江河冰川,他为南水北调工程提出了严谨的思考和报告,并被国家采纳,终止了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他说,不要让长江成为无源之水。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们认为西线工程规划,在青藏高原的横断山北部地区,它有很多系列的重大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从2006年到2010年,我们用了五年的时间,利用冬季和丰水期夏季,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水文季节,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进行了独立考察研究。对涉及到的水源地,三江源地区和要取水的几条河流的源头地区,另外对工程规划区和受水区,这三大区域进行地毯式地考察。

  说到这个话题实际上我很沉重,因为长期以来发展和保护,一直都很纠结,缺水、争水和要水的诉求,也一直是个矛盾。

  这个是我出生和生长的地方,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峡谷,这样的场面在金沙江,两千多公里的峡谷当中有很多。记得在我童年的时候,大人们经常给我们讲,不要到悬崖边上去玩,下面有水龙王。记得还有很多时候,大人们带着干粮,到深沟底下去捡篮球,实际上小时候,我从来没有见到过金沙江,只知道在我们家不远的地方,下面就是一条金沙江。给我的感觉,当时我们是住在天边一样,就在地球的边缘地带,这样的想象一直伴随着我成长。

  到了1985年,我和中科院地理所的几个研究生,以及几个地理工作者,我们发起了一场长江漂流探险。经过了半年多时间,我们以世界上最原始的漂流方式,最简陋的漂流器材,以中国人从来没有进行过的一种探险,以牺牲了十一个队员的代价,完成了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长江漂流探险。

  长江漂流以后,我对整个江河的认识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往在学校中我们学到的是江河的伟大,哺育了我们人类,哺育了民族,当时我是一种自豪感;后来我看到我们国家,对江河水电站的开发,大水库的建设也是一种自豪感;当我通过漂流,通过后来的一系列的江河考察研究以后,我又感到深深的忧虑。我利用出差的机会经常去北京,像愤青一样很幼稚地跑国家部委,找院士、跑中科院、甚至跑到了副总理的家。给总理写报告,给部长写报告,我说国家能不能再给我一笔小钱,十万、二十万都可以,我再对长江进行一次详细地考察。但是这些都没有用,当这些呼声石沉大海以后,我就决定,我要进行自费的、自己的江河考察。

  所以在九十年代初,那个时候改革开放刚刚兴起,很多人下海南来深圳,下海经商。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要好的朋友在一起去话别,有几个朋友是走仕途的,现在他们已经官至省部级干部;有几个朋友是准备去海南来深圳,下海经商的,现在有的人已经是上亿的财富;当时只有我一个人,选择了考察金沙江 考察河流。我选择的第一个考察项目,是徒步考察雅砻江。

  一直到现在,三十年的时间,我以探险的方式,考察了西部和东部的大部分河流,现在回顾,我的江河之旅是一次世界上最贫穷的、以自杀的方式没有退路的、长达三十年的江河苦旅。在三十年的考察河流当中,我们的主要方向是我国西部的一些大大小小的河流。我们的考察方式,是以漂流探险的方式,以徒步考察的方式,近几年又用汽车的方式进入,考察了河流的源头,考察了平常不能进入的一些峡谷江段,考察了我们正在进行,开发建设的一些河流。

  我们走到的河流,主要是在西南地区青藏高原,我们看到我们国家的河流,实际上是遍体鳞伤的。首先它的地质灾害、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这几年的西部大开发,我们的很多产业,很多矿业又进入到这些河流,面临的问题是非常严峻的。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对我们的河流健康,我又感到深深的忧虑。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采矿企业,采矿活动,一些重大的污染源,都在我们的河流两岸,任意地排放到河流之中。

  记得我们在90年代末,在完成当时世界海拔最高的,也是称为世纪末探险的雅鲁藏布江的漂流探险。我们当时就看到,在雅鲁藏布江的一条支流上,发生了有史以来,记载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特大型的山体崩塌滑坡,阻断了雅鲁藏布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水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堰塞湖。以往都是在书本上,或者是资料上能够看到,但是这次是我们亲身相遇了这次个自然灾害。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可可西里进进出出,在关注可可西里的野生动物种群,和它的水系变化。在这个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可可西里的变化,可以说是最明显的。同时这个区域也是长江的北源楚玛尔河地区,所以在2009年到2011年的时候,我们一直在关注,可可西里内的一个内陆湖,这个内陆湖在2011年,突然就溃决了,形成了一条滔滔大河,这条大河已经和长江水系相连了。所以这样的情景充分证实了,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们长江源水系在发生巨大变化。

  另外我们也在持续关注,长江源区的冰川变化,我们人类在讨论应对,全球变暖的过程当中一直在讨论,海岛国家和沿海国家的变化,但是忽略了青藏高原,冰川退缩了以后对人类带来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江河考察当中,也很关注长江源地区的冰川变化。实际上我们有记录,从1986年到2016年,我们关注到长江源区的冰川变化,平均退缩了大概是五百米左右,退得最快的达到了两千米。

  另外在三江源地区,很多城镇、很多乡村,也面临着水源断流的困境。其中在80年代,GDP还在全国前列的曲麻莱县,也由于水源的断绝,进行了两次搬迁。现在的曲麻莱新城,又面临着第三次搬迁,我们现在都能看到,在曲麻莱县城,它的城内的居民用水,都要靠几台拖拉机,在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拖水来供应。所以现在曲麻莱县城,一个是面临县城搬迁,第二个是面临从很远的地方引水到这个地方来,现在正进行方案的选择。

  同时我们在考察当中能看到,在我们国家的西部地区,甚至一些东部地区,这个水污染和缺水的形势是逐渐加剧的。很多水系、很多湖泊,已经遭到了非常严重的污染,蓝藻爆发是经常出现。在西北地区,我们的地表水系和地下水系,已经是严重过度地利用。很多水利设施,很多水库已经成为摆设了,即使有的水源都是维系着方圆几十公里的这个区域,老百姓日常用水。甚至在江源地区,也出现了水资源的困境,很多牧民家的小孩子,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背水。

  水和河流的这些状况,实际上是在我们这么多年的开发过程当中,对水资源的忽略,对水资源保护的不重视。很多开发活动,很多产业布局,都在我们的江源地区,在我们的生态敏感区,在水源地,布局了很多粗放型的,耗水型的一些产业。

  从这个地球上我们能看到,我们中国的国土,是被绿色所包围的,说明我们国家的生态,是非常脆弱的。我们的地质也是非常复杂的,我们的东部,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我们的中西部,又在地球版块的缝合带上。人口众多,发展速度又非常快,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水资源非常稀缺。

  建国以来随着我们的发展,建了很多水利设施,现在的水库拥有量,已经超过了八万处,但是还不够,水资源问题还没解决。所以从2000年来,国家提出了南水北调工程,这个工程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前所未有的一个调水工程。整个工程的主要意图,就是把长江的水向北调,调到我们北方的缺水区域。现在我们的东线工程和中线工程,已经基本建成开始输水了,整个工程规划,还有很多系统还没有完善。但是我们最关注的就是,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它是在位于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的这个区域当中。

  由于我们长期对青藏高原的考察,对江河的考察,我们认为西线工程规划,在青藏高原的横断山北部地区,还有很多一系列的重大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从2006年到2010年,我们用了五年的时间,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独立考察研究。在这五年当中,我们可以说是以地毯式的,对这个南水北调工程,涉及到的水源地,就是三江源地区和要取水的几条河流的源头地区,另外对工程规划区和受水区,这三大区域进行地毯式的考察。我们利用这个冬季和丰水期夏季,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水文季节,对这个区域展开地毯式地考察。主要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在长江上游水系的金沙江,雅砻江、达曲、大渡河、玛曲,这七条河流水系上,要建七座大坝,形成高坝大库。因为这个地方是属于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的一个过渡地带,河流的高差小、比降小,所以形成的水库是巨大的,同时还位于3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区域。所以说这个区域它的一系列的,工程技术问题和基础研究,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你比如说水源地,水源地主要在位于三江源地区,三江源地区面临一个什么状况和它的变化趋势呢?一个就是北源的楚玛尔河,也就是可可西里腹地,现在是已经沙漠化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已经翻越了昆仑山,在可可西里长江北源的楚玛尔地区已经形成了,大面积连续的沙漠分布;在长江正源的,沱沱河姜古迪如冰川,我们测到了地表温度,已经超过了40度,刚才看到的图片,冰川也在加速后退;在长江南面当曲,是以湖泊和泉眼为主的一个水源地,现在的这些湖泊已经退缩,已经变小,变成了孤立的一些水荡,沼泽地也在大量地脱水;在三源汇合的通天河,我们也发现了,大面积连续的沙漠分布。

  另外我们能看到,在西北地区很多水系,已经演变为内流河,和外流河已经脱离了关系,有很多河流已经干涸了。这是我们考察的一些片段,因为我们在这里的考察连续五年,利用夏季和冬季进入,参加者都是志愿者。在这个考察过程当中,我们利用了很多的在校大学生,和一些没有毕业的研究生,我甚至是把我自己在读大学的儿子,也带进去了,一直做到他大学毕业。

  所以通过五年的考察,我们认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当中,忽略了七大制约性的因素,就刚才谈到的水源地的水资源,和水系在发生退化,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所以我们总结出七个制约性的因素。

  第二个就是它的冬季,在工程规划区所有的河流水系上,要建调水枢纽的地方,都有五个月的冰冻期。冰冻期对我们工程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包括冻土。再一个就是工程淹没区,要淹没大量的寺庙,大量的草场,大量的景观。

  另外就是地质的复杂性,因为在规划区域,有很多深大断裂带,有很多活动断裂带。在我们考察期间,2008年,汶川发生了强烈地震,玉树也发生了强烈地震,都是在我们的南水北调西线规划区。

  再一点它是高原包虫病的一个疫区,这种包虫病,它的传播,通过调水工程传播是不是会传播到我们的受水区呢?

  还有一个我们调水规划区的下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高地。第一 它是横断山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一个聚集地,有很多国家级的保护区,有很多生物避难所和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同时下游有众多的已经建成的水电群,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密集的水电群。同时下面是长江经济带,一旦我们在上游 把这些水,大部分的水调走了,对下游会产生严重的连锁反应。所以通过五年的考察,我们的产出成果,就是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大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这个建议就是,首先要用宏观的视野,来审视我国的水资源问题,要认识到资源性缺水,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自然条件的限制。再一个结构性缺水,是由于我们的产业结构,随着发展越来越复杂,水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多,我们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布局不合理,导致了结构性用水的,矛盾日益显现。再就是水质性缺水,我们不注重河流的保护,不注重环境的保护,水质性缺水的问题,现在在全国各地是非常普遍的。在这个对策当中,我们提出来要优化发展方式,优化结构 ,优化产业,发展节水型社会,可获得60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量,因我们的西线调水的,规划调水量是170亿立方米,所以我们未来的选择是,科学规划、理性发展、建设节水型社会、善待河流、节约水资源。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CC讲坛 长江 水利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