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黄修志:窥探老房子的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15:48 财时网-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王海珍

  “闲来无事,在古宅中行走,就会有无数想象涌上来。在这些老房子里,有多少故事发生啊,有时我会觉得我站在这里,是在窥探他们的生活,而这些古人,依然在房子里游走。”

  年轻时玩过飞机,开过游艇,灌过唱片,唱起歌来颇有“猫王”派头的黄修志,虽然已经年逾六十,却依然是酒吧的常客。如果聊到兴头,还会冲到台上,抢过别人的话筒来高歌一曲。“每天睡两个小时就能保证第二天精力充沛。”黄修志说。他懂得该如何享受生活,如何让自己每一天都生活得快乐。

  虽然早已在商海退休,但黄修志玩心依旧。这位生在日本,长在加拿大,贸易做到欧洲,工厂开在土耳其,在北美做地产,后到中国香港发展,现在落脚上海的“世界籍公民”,现在又发现了他人生的一大爱好——收藏古宅。

  玩家大手笔

  收藏古宅,在很多人眼中有点古怪,有些吃力不讨好,但他却从中体味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其实,我收藏古宅,就好像有人收藏瓷器,有人收藏邮票一样,是一种爱好、乐趣。我不愿意背负太沉重的话题,也没存有多大的抱负。有人说我在保护中国古文化,这个命题有点大了,我只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并想将它延续下去,留给子孙后代看。”

  黄修志现在常居上海,每周会驱车到江苏同里,到他的“醉枫园”里徜徉一番。“很多报道说我收藏了150幢古宅,其实现在大概有160多幢了吧。上海、江浙、安徽等地都有。”黄修志用带有粤语口音的普通话介绍说,“有人问为什么没有北方建筑?其实,我也关注过北方建筑。但我想做一个风格相近的系列收藏,南方建筑风格比较相近,那我就重点收藏喽。”

  他的藏品中有杜月笙的老宅子,有徐志摩的海宁故居,有静安寺的大雄宝殿,有精致错落的苏州院落,有从上海巨鹿路上买来的一幢清末时的民居,还有从浙江海宁运来的凉亭和回廊。“每样东西都是从推土机下抢回来的。”他说。

  有人对这些古宅的收藏价格感兴趣,黄修志摇摇头:“这个是不方便透漏的,有人会说我吹牛,我也没统计过,毕竟我是做收藏,又不是做投资,也不会出售。”不过,据坊间传说,光徐志摩的海宁故居,仅收购价格,已经是一百多万元。

  “闲来无事,在古宅中行走,就会有无数想象涌上来。在这些老房子里,有多少故事发生啊,有时我会觉得我站在这里,是在窥探他们的生活,而这些古人,依然在房子里游走。古宅如同老女人,每一个皱纹里都是故事。”黄修志悠然地笑着说。

  收藏古宅的故事

  说起收藏伊始,黄修志说是一个偶然。他在苏州游玩时,看到一个有着二百多年建筑历史的民居就要被拆除,他仰头看了看,觉得这座古宅中蕴含着很多文化与故事。“为什么不保存呢?”他知道,推土机一开,这个装满了故事的老房子就会烟消云散,他由此动起了买下来的念头。

  此后,他对老房子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刚开始做的时候没系统,往往跑到工地上去胡乱找拆迁的人谈判,几年下来,黄修志手中已经有江、浙、沪一带所有负责拆老房子的人的联系电话,而他们在准备拆迁一所旧宅前,也会优先联系他。可以说,黄修志是目前老房子拆迁市场上唯一的“批发商”。

  他收藏的古宅有两类,一类是优秀的有历史的建筑;一类是有故事的房子。杜月笙的老房子,在黄修志看来,就属于后者。

  黄修志买杜月笙老宅的时候,情势很急。推土机像作战的士兵一样等在老宅旁边。卖房的人知道有人要买整幢房子,乘机抬价。黄修志顾不得许多,当即拍板买下。“杜月笙的老宅是很值得保存的,曾经叱咤上海滩的人,来来往往的人,在这里发生的故事一定很多。”

  这幢房子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大院门口是恢弘的罗马柱和石雕,门廊上却雕刻着中国最古老的凤凰图案,还有“竹苞松茂”四个字。“这幢房子在‘文革’时受过折腾,我买回来发现,门廊青石上的凤凰图上面糊着一层水泥。这一定是哪个细心人为了保护这个建筑做的努力。”黄修志为了修缮这座老宅子,还专门跑到加拿大去拜访已经年逾七十的杜月笙之子杜维善。

  相比之下,静安寺的大雄宝殿他更看重的是这里面的历史。静安寺传说创建于吴赤乌年间,宋代定名,其后寺庙屡现建、现存建筑大多是1984年以后修复。大雄宝殿毗连路口,静安寺地铁工程新建时,大雄宝殿也面临拆建。拆下来的旧料,黄修志如获至宝买下来。在拆掉前,他通过关系认识了方丈,“当时因为是庙宇建筑,也没什么人敢来抢购,被我们捡了个现成便宜”。在佛前燃了几炷香后,他们开始了庞大的登记拆迁过程,仅编号就用了近一个月,而运输到同里更费周折,10吨重的卡车不知道跑了多少趟。

  黄修志最骄傲的收藏,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在浙江海宁的祖居。2001年,黄修志从报纸上得知,浙江海宁西南河一带即将进行拆迁,而徐志摩的祖居就在这条路上。“徐家在海宁有两处宅子,一座是徐志摩和陆小曼新婚时的住所,属于民国建筑;报纸上报道的要拆迁的房子始建于明代,徐志摩在那儿度过大半生的老宅。因为房子周边环境破败,房子也因年代久远而难以整修,当地政府认为没有必要保存两处徐志摩故居,决定保留一处拆迁一处。”黄修志说,“我认为徐志摩的老宅更有保留价值。”

  于是他来到海宁,用100万元买下了整个徐家老宅的9套房子。在考察徐志摩古宅的时候,黄修志还发现了西南河街上的68间老房子。“这一条街,都是保存完好的古居。这一带,在中国历史上出过多少才子?”于是,他又买下海宁整条街的古宅。

  徐家老宅的拆除十分考究,弄不好就是破坏。黄修志派过去的能工巧匠,在海宁一拆就拆了4个月。“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要编号运到工场,让老师傅去修。修好了,检查配件没有问题了,再放在仓库里。”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