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黄修志:窥探老房子的记忆(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15:48 财时网-财经时报

  “一砖一瓦,我都要保留。”

  刚开始收藏古建筑时,黄修志在青浦朱家角西侧购置了一块近200亩的田地,预备在那儿兴建“艺文古村”,原样重建他买来的所有老宅。他先将老宅拆零,而后编号运到“艺文古村”。但后来,那块地按照城市扩展规划,又要开发新楼盘,于是,黄修志开始搬家。这一次是搬到了江苏的同里。

  搬家的时候,载重5吨的大卡车,一共运了1600多车次。同里人十分兴奋,“黄修志的老宅子,和同里古镇的风格很吻合,而且很多古建筑都比同里原来的屋子要好。”

  “一砖一瓦,我都要保留。”古宅重建时,黄修志从未使用过图纸。“我能复原到的程度,就是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样子。”在他看来,既然古宅最初的样子无人亲眼见过,那么复原工程也无须请专家“考量鉴定”。

  “醉枫园”是艺文古村里第一个重建完成的古建筑,是2000年底从苏州买回来的一个完整院落。院墙大门的青砖门头上还残留着用红油漆标的数字,是工人在拆下来时用来标记位置的编号。内壁上嵌着半块石碑,碑上刻字隐约可见:乾隆十六年。抚看细尘之下的精雕细刻,唯有感叹流年暗换,浮生若梦。

  黄修志修缮古宅坚持的是“修旧如故,以存其真”。“将古宅保持在自己购置时的样貌,就是对历史的尊重与延续。”黄修志说。因此,他也不给工匠们设定时间。工匠都是他耗费了很长时间在民间找到的。修缮工作进行得很慢,为的就是尽量求真求故。

  修缮古宅要比重新盖房子难度大很多,因为既要保证每个建筑的原貌,还要考虑到它的坚固性。“拆得慢慢拆,不能拆坏。”黄修志最大的愿望是好好保护这些古建筑。运到同里的零部件都经过了仔细检查,尤其是木质地的,外边看着还行,凿开一看,芯都被虫蛀了,还得再做加固处理。

  “老宅子都是饱经风霜,状况哪里会好。要是只刷一层新漆,那是暂时的好看,只有按原样重造一遍,才能让它再‘活’上几百年。”他坚持还原它们的真实面貌。

  工程进度,他并不着急。“这就好比谈恋爱,其实最美的是过程,在相处中慢慢发现对方的美与韵味,如果一认识就结婚,岂不是失去了很多趣味?”他笑说。“每周我都会从上海来看几趟古宅,静静地站在这里,似乎老宅子里的人都已经复活,在这里继续生活。我很迷恋这种状态,从这一方面来讲,我也希望古宅的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之间的爱恋持续更久的时间。”

  艺文古村内,陶器、瓷器、木雕、灯饰一大堆。亭台楼阁,茅屋小舍,青苔石桥……随处可见。“站在桥头,可以想见,这个桥上曾经有过多少悲欢聚散。”黄修志慨然。有时他会站在那口明朝弘治年间的井边,望着庭院前面的池塘,一队队色彩香艳的鸭子游来游去。亭台楼榭倒映在水中,恍惚时光隔世。“这些古宅中,承载了几代人的生活轨迹,多少故事,多少恩恩怨怨,多少情,多少爱,多少仇,多少恨,一本红楼梦都写不完。”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