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成功营销》2005 > 正文
 

中国企业利基化生存手册(11)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 15:04 和讯网-《成功营销》
  思辩篇

  中国企业的利基化生存

  利基战略=中小企业成长战略——利基的中国式思维

  利基战略是以专业化战略为基础的一种复合战略,也许,可以看成是一种企业成长的模式。迈克尔·波特将利基理解为企业的竞争战略,在菲利普·科特勒眼里,利基为职能战略。 但如果针对中国企业,将利基理解为一种企业成长战略更合适。它指企业选定一个很小的产品或服务领域,集中力量进入并成为领先者,从当地市场到全国再到全球,同时建立各种壁垒,逐渐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强调的是竞争战略中的集中与后发,以及职能战略中的市场细分。

  中国99%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通常对利基的理解,仅仅是寻找市场缝隙,寻找可以赚钱的机会。但在过去20年中,中国企业已经在这方面得心应手,比如TCL当初进入电视机市场时,就选择了大屏幕电视这个市场缝隙为突破口。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缺少的并不是某些战术,而是在成长阶段需要坚持的一些原则。

  中国企业想应用利基,首先是战略观念的改变,不能再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老是找发财的机会。企业需要寻找和确定某个产品或者行业,然后进行长久、专一、耐心的运作和经营。中集集团寻找和确定的第一个利基点是集装箱。之后通过长久、专一的经营,1996年,中集的集装箱产销量已经位居全球首位,但之后多年,它还是坚持专一经营。到2003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成为全球第一个集装箱年度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

  寻找利基点,有几个需要遵循的标准和原则。一是成长较快的细分行业;二是通用性比较强,拥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包括在国际上的通用性比较强;三是这个行业最好还没有统治者。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初始阶段,比较好的切入点是选择那些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而且是企业自身潜在的优势能够与这种比较优势结合好、发挥出来的行业。中集集团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充分利用了中国的比较优势。在过去,韩国企业是集装箱行业的龙头,但中国具有劳动力、工厂用地、钢材获得便利、低廉的比较优势,而这些资源正是生产集装箱的必须,所以中集集团能够在短时间内打败韩国企业。

  寻找利基点,有几个需要遵循的标准和原则。一是成长较快的细分行业;二是通用性比较强,包括在国际上的通用性比较强;三是这个行业最好还没有统治者。

  另一个成功的利基者是海天天线。2003年,在成立4年后,海天天线的营业额就已经达到2.27亿元人民币,纯利约4300万元,几乎垄断了小灵通基站天线,在CDMA手机基站天线上也是市场份额第一。它除了拥有劳动力、工厂用地等传统优势外,还结合了自身在技术研究开发方面的优势,以及抓住了1998年以来小灵通、CDMA手机迅速成长带来的细分市场增大的时机。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康荣平

  作细分市场的强势者

  在流行的利基理论中,将利基定位于市场缝隙的补缺者、创造一个独特的新市场等,但是,那只是适用于高度成熟和发达的市场。比如在美国,利基就是要找到缝隙。但在中国却不完全一样。只要在一个单一市场中成为一个强势者,就意味着利基的成功。利基对企业来讲,就是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是没办法取得全面胜利的。

  比如说银行,银行业普遍的思维是所有我能做的业务我都做,问题是国有银行很少做单一的细分市场。这就意味着其他后来者,哪怕是弱势者只要确定一个针对性市场就可以将其拿下。其实招商银行跟其他的银行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但它的策略就是在每一个细分市场专注做一个产品,于是人们记住并认同了“一卡通”。用一个产品做一个市场,而恰恰是这个做法让人们认为它在这个里面是最好的。

  很多中国的企业家都有迅速做大做强的情结。但是却是在用增加市场覆盖面的方法,或者是想出在一块地里种上六种作物而增收的办法,不过采用的却是同样的粗犷式的管理模式,这种多元化种植的效果可想而知。

  中国的企业家在学习利基策略的时候,需要借鉴和学习的参考书可能不是科特勒的,也不是什么《缝隙市场》,不是《孙子兵法》,不是诸葛亮的《三国演义》,而是《毛泽东选集》。我建议企业家们不妨学习一下毛主席的战略战法,看他是如何从建立革命根据地到解放全中国的。

  零点集团董事长 袁岳

  中国企业海外攻略的必经之路

  中国市场正在进入全面饱和状态,各行各业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家电企业更是如此。面对这种状况,中国企业的出路就是走出去,进入全球化这个大市场。

  没有当地的生产能力,对当地的需求及市场也没有准确把握的中国企业,如果选择与当地市场的主流产品正面碰撞,则有可能会碰得头破血流。因此,对于这些企业来讲,必然要走的一条道路就是寻找当地的利基市场。

  当海尔进入美国市场时,它就选择了用利基产品进行市场拓展,在发现美国冰箱多为大型冰箱后,它选择开发了主要针对大学生市场的小型冰箱进入市场,发展到现在,海尔的小型冰箱已在美国拥有了25%的市场占有率。在市场得到稳固后,海尔随即又开始在美国进行多元化的发展,现在除了小型冰箱外,其他产品如大型冰箱、窗式空调,纯平电视也相继获得市场认可。

  由此可以看出,利基营销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战术,通过利基战稳脚跟后,再寻找发展的机会。另外,这种战术也可以帮助自己巩固现有的市场地位,像百事可乐之所以在家门口(美国)研发一种专门为当地少数民族(拉丁裔美国消费者)饮用的可乐,不一定代表着它对这块利润有多么高的兴趣。而是要像细沙一样,把所有的市场空隙都提前填满,让竞争对手、让新入者都无空可钻。这样看来,未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似乎更要加快了。

  青岛帕勒咨询公司董事长 罗清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