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李泽楷:未来六个月我要学习办报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 08:28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记者 罗绮萍 香港报道

  8月9日,本报独家电话专访李泽楷及《信报》董事曹仁超。

  此时,“小超人”李泽楷因一起新的收购案再度成为财经新闻主角。

  8月8日,他宣布成功收购有33年历史的香港老牌财经媒体《信报》,传闻作价为3500万美元(2.8亿港元)。其时,李以91.6亿港元出售电盈控股权予投资银行家梁伯韬的事件还未完全了结。

  实际上,自1990年代以来李泽楷进行的每宗交易都引来议论。

  1990年代,他把旗下卫星电视分两次转售与澳洲传媒大亨

默多克套利60多亿港元;2000年,以2900亿港元并购香港电讯,后因IT泡沫终结,电盈一度出现300亿港元的负资产,令中小投资者颇多争议。

  但收购《信报》令外界大开眼界的原因是,动辄一个项目过手几十亿的李泽楷竟为这次不足3亿港元的投资谈判了足一年。

  该报创办人林山木夫妇对媒体曾表示:“我们年纪都大了,不能无止境地经营,现在考虑的是如何从《信报》退下来,又可令《信报》持续发展。”

  香港媒体的态度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新一代“传媒大亨”开始上路。

  曹仁超为《信报》创始人,一直持有该报5%股权,为资深股评家,据说每天写大半版面,数十年如一日,被谓超级写家。

  李泽楷说,“未来6个月要学习办报”。

  曹亦表示对新老板充满信心。“他很有诚意。”曹说。

  我希望进一步增持

  《21世纪》:传闻你以3500万美元购入《信报》50%权益,半年后会增持至70%,《信报》创办人林山木夫妇将持有余下的30%股权?

  李泽楷:我们协议了不公开作价。但我可以证实,我们会在半年视合作的情况再决定股权比例,我希望进一步增持。

  《21世纪》:据说谈判进行了一年多,当中曾有很多障碍,你一直不肯放弃,为什么要买《信报》?

  李泽楷:我是《信报》的长期读者,一直认为这份报纸在行内是最有公信力的,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我希望在香港继续有一份具公信力及有水平的财经报纸,希望透过我的投资,可以将这份报纸办得更好。

  《21世纪》:有说法你要办一张中文的《亚洲华尔街日报》。

  李泽楷:这不完全对,我希望《信报》与《亚洲华尔街日报》同样有水平及公信力,但初期《信报》不会成为区域财经报章,只会集中力量在香港。

  《21世纪》:内地市场呢?

  李泽楷:长远来说,当然会对内地市场有兴趣,但现时言之尚早,我们在未来6个月,先向林生林太(林山木夫妇)学习办报。壮大了后才考虑其它市场。

  以离岸信托形式入股

  《21世纪》:有说法是你出售电盈股权,目的之一是为了入股《信报》,因为香港法律严格限制财团的跨媒体拥有权。

  李泽楷:这是两件事。我是以离岸信托公司形式入股《信报》的,而不是直接入股,即使我没有出售电盈股份,也不算跨媒体拥有。我们这样做完全符合香港相关法例和规定。

  《21世纪》:你出售电盈套现了几十亿元,现在的投资只有3亿元左右,相对你的实力实在太小了,你还有其它投资计划吗?传闻你正商讨收购无线电视(TVB)?你正在打造你新的传媒王国?

  李泽楷:我没有计划收购无线电视,也暂时没有新的投资计划。未来半年,我预期会集中力量发展《信报》及音乐公司Music Nation (中文译为“大国文化”。该集团成立于2002年,提供各类型音乐及娱乐表演节目,包括唱片制作及发行、艺人培训及演出)。

  李泽楷对于价钱很爽快

  《21世纪》:曹先生,据说有多个财团曾洽购《信报》,你们为何选择李泽楷?

  曹仁超:连同李泽楷,共有四个财团曾经跟我们谈过,Richard(李泽楷的英文名)是最早的一个,在一年前已在谈,我和林生林太(大股东林山木及骆友梅夫妇)与Richard认识多年,以往都有吃饭见面,但自从洽购开始后,我们反而没有见面,一切通过他的代表及律师进行,这样也好,可以撇开交情来谈。Richard一直很有诚意,他派出来参加信报董事会的,都是资深传媒人,令我们相信《信报》交在他们手上,会有更佳发展。

  《21世纪》:那为什么要谈一年,障碍在哪?

  曹仁超:Richard对于价钱很爽快,一开始便答应我们的出价,本来半年前便可以成交,但我们多用了半年来谈如何在合约中说明《信报》及《信报月刊》维持编采独立自主。这方面买卖双方都同意写进合约,但双方律师都认为有问题,因为香港从来没有合约作出这类保证,很难证明买方违约。最后定下林太继续出任社长,我则继续任董事,买方则派出两人出任董事,我们负责编采,对方负责市场及推广,这就能确保编采方针不变。

  解密“分阶段出售”

  《21世纪》:《明报》创办人查良镛将心血出售给于品海,结果未符理想,很多人都提醒你们小心老字号变质,你们如何防止类似情况发生?

  曹仁超:这也是我们谈了那么久的原因,我们详细了解报界前辈的故事,努力避免重蹈覆辙,这也是我们为何要分阶段出售股权的原因,万一这半年发展不对劲,双方可以“离婚”。

  《21世纪》:但你们谈到最后阶段之际,李泽楷突然出售电盈,而且在交易中显得咄咄逼人,不理会第二大股东网通的感受,这与你们较传统的营商及办报作风不同,是否担心“性格不合”?

  曹仁超:此事确实对我们有点影响,但我们认为第一,这是两宗交易,第二是Richard确实很有诚意谈,而且谈到最后阶段了,我们也是重承诺的人,不会中途反悔。

  Richard的营商作风确实与我们不同,但这也有好处,可以把《信报》进一步企业化,我们预期在发行及广告中有较大的变动,但编采方面会维持稳定。

  《21世纪》:业界对于李泽楷毁誉参半,特别是对于他的科网热潮时令很多投资者受损有意见,你对他有何评价?

  曹仁超:我觉得有些批评不公平,科网泡沫破灭是全球的现象,不是电盈一家公司独有,Richard当然有责任,但那些盲目高价买进电盈股份的投资者同样有责任,要怪自己没眼光,不能输了钱便怪别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