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谢企华释义:中华企业铁娘子完美谢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 03:28 第一财经日报

  陈姗姗

  常常泡在书堆里,不断出国考察,与安赛乐、新日铁等竞争对手定期交流,是谢企华的秘书分析出的这位女性领导者战略眼光和思维的源泉。而最让他佩服的,还是谢企华对宝钢的整体战略布局

  “平和,人缘好,有亲和力”,是宝钢和钢铁工业协会的同事对她最多的评价。高温下,她可以与工人们亲切交谈;酒桌前,她可以把一个年轻的男性员工放倒,不管是啤酒还是白酒

  1978年的一天,35岁的陕西钢厂技术员谢企华来到上海,担任宝钢工程指挥部基建处技术组组长。此时这位清华大学工民建专业的高才生,已在陕西奉献了十年青春。

  当年12月23日,宝钢工程正式动工。谢企华也开始了她由一个技术员向中国最大的钢铁集团领军人物的转换之旅。

  那时人们恐怕不会想到,模样平平、说话和气、有些不修边幅、行事略带男子气的谢企华,日后会被罩上那么多让人炫目的光环。

  “我没有想到会成为一家钢铁公司的领导人。”谢企华曾经这样说。

  建国初期的苦读,西北山沟沟里的浸泡,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中国第一大钢厂的驾驭,国际市场上的磨炼,这就是谢企华走过的路。

  64岁,“铁娘子”谢企华,终于功成身退。

  超前的战略眼光

  谢企华,一个外貌极普通的中国女人,质朴、平和、大气。短发圆脸,宽边的眼镜,衬托出她质朴的书卷气。她脸上没有焦灼,没有担当大事的人惯常的额头纹和一道道皱褶,经营一家庞大的钢铁集团,显得自然和简单。

  而在普通的背后,却是独到的眼光和超前的思维,丝毫不输给任何一位钢厂的男性领导者,甚至更胜一筹。

  宝钢的员工介绍,2003、2004年时,当大部分员工还不太清楚“供应链”为何物时,谢企华就在工作会上提出了“供应链管理”,要求与客户、供应商之间优势互补,打造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供应链。

  没多久,当其他钢厂还在进行设备改造、自顾不暇的时候,宝钢就与上游的煤炭、矿山企业,中间的运输企业,下游的汽车、机电企业签订了各种各样的战略联盟或者长期合同协议,而且这种供应链的建立是全球范围的。

  而通过与汽车、机电等下游行业前三名的巨头在中国结盟,谢企华也逐渐把宝钢的重点放在开发高端产品上。

  那个时候,同行还在生产竞争激烈的低端产品,谢企华却已经组建了宝钢研究院,到全球去招收钢铁冶炼专业的博士生。如今,在宝钢的餐厅里,经常看到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年轻人与宝钢的中国员工一起吃饭。

  “一个女人,可以提前想到这些,已经很了不起了。”宝钢的一位员工这样评价他的老板。

  常常泡在书堆里,不断出国考察,与安赛乐、新日铁等竞争对手定期交流,是谢企华的秘书分析出的这位女性领导者战略眼光和思维的源泉。而最让他佩服的,还是谢企华对宝钢的整体战略布局。

  头脑清醒、行事稳健的谢企华,大问题总能果断拍板,记忆力也出奇的好,对自己所说的话、签的字,过了多久都不会忘记,时时拿出来“提醒”她的下属。

  “谢总在宝钢的作用无人可以替代”,这是许多宝钢内部人士对谢企华的评语。“她的意志很强,做事注重实效,她说了什么,宝钢就会做到什么。”

  这种绝对的权威,是谢企华用业绩换来的。在她执掌宝钢的十多年间,宝钢成为一个有十万多员工、近2000亿元资产的世界500强企业。

  一个鲜为人知的事情是,谢企华现在还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导,研究专业为战略管理。据说她这样做主要是让自己时刻保持在创新状态之中——实务操作与抽象思维交互进行,从而不断丰富实践内容。

  另外,谢企华至今单身,这种状态,也成就了她低调、“无我”的常态,也成就了“组织”安排给她的宝钢的今天。

  以柔克刚

  提到女性领导者,人们更多地会想到“强势”,但谢企华却不是这一类型。“平和,人缘好,有亲和力”,是宝钢和钢铁工业协会的同事对她最多的评价。高温下,她可以与工人们亲切交谈;酒桌前,她可以把一个年轻的男性员工放倒,不管是啤酒还是白酒。

  谢企华很满意自己可以用女性特有的细腻,驾驭着这样一个庞大的钢铁战舰。她曾表示:“我觉得不光是管理钢铁企业,可能管理任何企业女性都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女性考虑问题比较细致,另外对员工、对我们管理层的亲和力比较大一点。”

  宝钢的员工并不害怕谢企华,平日里与她接触,感觉不到这是一个拥有85万元年薪的钢企掌舵人,吃东西很随便,穿得很简单,没有太多的爱好,乒乓球倒是打得不错。

  而作为国企的管理者,与国际经理人最大的不同,还在于他们从一开始就必须“带着镣铐跳舞”,在限制中生存与发展。不过凭借女性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谢企华还是做成了一件件当时许多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事。

  对于谢企华来说,在职期间最大的事情当属宝钢的整体上市,但是50亿股增发方案刚一亮相,就传来业内人士对其所购资产的质量和是否会摊薄公司的收益率等问题提出质疑。

  疑问之声不绝于耳,谢企华却异常坚定:宝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0年争取钢铁主业的综合竞争力进入世界前3名,直接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国际化、公众化公司。为此,宝钢必须在管理体制上加速推进一体化运作的步伐。

  非常时刻,这位“戴着眼镜、衣着朴素、颇有书卷味”的“中国现代化样板企业”的“女一号”,将自诩的细腻、灵活发挥到了极致。她指挥集团内所有高层,包括她在内倾巢出动,一个个亲自登门游说基金。交谈中不像别的公司那样硬顶,而是以一句“宝钢增发价格可以商量”的弹性处理,连敲带打,最终使主要基金增持了宝钢股份

  还有一件小事值得注意。由于销量上出现问题,宝钢在沈阳的汽车板用户金杯汽车曾经没能及时归还对宝钢几千万元的欠款,当时宝钢的几位高层就提出用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还要把这件事情登报公布,而谢企华却否决了这个建议。

  两周后,她带着两个副总来到沈阳,拜访了金杯的高层,然后就直奔沈阳国资委,通过与政府沟通,请求政府出面担保金杯拿到了银行的贷款,不仅解决了金杯一时资金的周转不灵,宝钢也在不影响与客户关系的前提下拿到了应得的欠款。

  宝钢的老员工常常会把宝钢的第一任管理者黎明和谢企华作比较。黎明的管理风格是绝对强权、说一不二的,决议一下就必须执行,没有商量,这在当时还处在计划经济的宝钢,是有利于解决很多不确定性;而谢企华则不同,更多地融入了现代管理和人性化的理念。

  宝钢的一位中层介绍,在召开工作会议时,谢企华一向都是先请各个相关部门的管理层发言,分析问题,提出意见或设想,最后由她来整合,消除部门之间的摩擦,统一布置最优方案。

  《财富》曾这样评价谢企华:以柔克刚的经营风格,让宝钢这样“硬邦邦”的企业,常有以柔克刚的惊人之作。

  当然,也有人认为谢企华不张扬,不是那种大开大阖、有大魄力、富于鼓动性的企业家,而且也同时沾上了女性管理者可能出现的管理过于细化的问题。有员工就曾透露,对于给谢总的报告,谢总是连标点符号也要修改,而部门级别的会议,也常常会看到她的身影,一个领导者,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战略问题的解决上,比如,宝钢如何面对中国民营钢铁企业迅速扩张带来的挑战;宝钢的国际化战略如何能走得更快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