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培勇:税改有什么可以期待(1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1日 11:31  新浪财经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是不是可以这样表述,税收是连接我们普通百姓和政府之间的一条最直接、最密切、最牵动人心的纽带,很多事情特别是包括我们和政府之间这个关系的理顺,这些方面的事情都可以寄托于这个纽带的牵动得以解决。

  主持人:在今晚的节目当中,高培勇先生和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是正在前面正像深入的中国税收制度的改革,当然我想电视机前每一个人都关注我们来自网络的调查结果,有30%的人认为我们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去职余敏,用纸余敏,25%的网民认为我们未来江蕙更加的透明和公正,20%的认为未来我们将会明确税种核准汇率,还有15%的认为我们改革方向是要增加高收入群体的税率,缩小贫富的差距,在高培勇先生研究成果当中,究竟我们税收制度改革发展方向又会是什么样?

  高:照我的说法,我们要由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税制向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阶段所要求的税制的国剧转变。说得稍微远一点,计划经济年代我们几乎是无税的国度,那个时候舆论说所说的社会税收优惠性之一就是纳税人不纳税,随着改革开放我们在征收新的税种,因此即便到今天,我们税收制度的理念和税收制度的大格局还属于初级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制度,我举一个例子,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它的税收制度典型特征,就是直接税的比重相对较大。而我们今天一再讲,政府来自于隐含价格当中所间接税的比重是相当大的,目前占到全部税收收入的65%以上。

  直接税的占比相对很小,刚才我们提到来自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只有6.4%。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我们国家税收制度的基本功能还是给政府取得收入。而税收制度的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我们说特别希望看到那种税收和老百姓日常生活那样一种更紧密、更直接的联系,这样一种更直接、更紧密的联系,要通过税收制度的布局来加以实现,间接税的好处就是可以迅速地为政府取得收入,但有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对于税收归宿之点,哪些人最终负担这笔税很难把关,因为它是在流转过程当中逐步地转移的。直接税的好处,最明显的一条,就是这种税我究竟是想张三征的,一般税负就落在张三身上,比如个人所得税,取得个人收入5000块钱,就得拿5000块钱的所得税。再比如在直接税的过程当中,我们刚才谈到还缺少一种很重要的所得税叫财产税,缺少财产税就意味着政府对贫富差距调节缺乏最有利的支撑,也体现着贫富差距的调节。从税收制度改革方向来,如果说大家比较认可刚才伟鸿先生所说的那种调查的结果的话,那么我想我们对中国税制未来改革取向这种期待,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他要向相对发达的,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的要求去靠拢,向现代税收制度特征的那样一些目标去逼近”,也就是说我们要有一个与我们社会发展阶段,与我们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程度与时俱进的那样一种税收制度,在这样一种转变过程当中,我们可能看到的最清楚的一个变化,那就是我们的税收来自于间接税这样一种比重可能会缩小,而来自于直接税的比重可能会增加,同时在直接水的比重当中来自于以流量,比如说收入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比重,比如财产课税收入可能放在同等的位置加以讨论。

  主持人:随着税改的推进,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当中,我们税收制度将会日征完善,今天的节目就进行到这里,我们用掌声谢谢高培勇先生来到《经济热点面对面》,谢谢大家的收看。

  观众:高老师您好,我想问的问题是,我知道现在我们的个税起征点已经提升到2000元了,但是现在的物价上涨这么快,因为买什么东西都越来越贵以及大家会面临着房贷压力以及各方面经济压力,像我知道说我们现在最低基本工资已经提升到850了,我想问您是,有没有可能我们个税起征点也提高一些,提高到4000、5000甚至更高一些,是不是有可能?

  观众:高老师您好,我关心的问题是,现在的个税起征点是一刀切的,但是如果要是收入相同两个人家庭负担可能会不同,具体问题是不是可以具体分析。另外减税是不是我们以后税收优惠政策一个趋势。谢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