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培勇:税改有什么可以期待(7)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1日 11:31  新浪财经

  主持人:我们也希望刚才这份介绍能够让我们现场这位朋友理解利息税存在的理由和原因,我们看看下一位提问的观众。

  观众:高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个关于就是物业税的问题,因为去年自己刚刚买了房,因为也存了很多年钱,家里也给了一点积蓄,但是就是现在房价这么高,我各方面负担已经很重了,如果说国家以后再要增收像物业税的话,那我们这种刚买房,收入不是很高的人群,会不会压力更大呢?

  主持人:你看到他的笑容,一开始说买房的时候是绽放,一说到物业税的时候笑容就收了起来。

  高:关于物业税的确是很有意思的话题,我首先想说物业税本来名称叫房地产税,一旦涉及到房地产税收的时候,我们在归类上是把它放到财产税系列当中去的,也就是受课征物业税的同时等于在中国课征了财产税,如何看待财产税?在当前中国税收制度体系当中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财产税存在,也就是说我们没有财产税。那么对于一个没有财产税的国度,对于一个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地步的这样一个国度,没有财产税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政府缺乏对贫富差距进行调节的手段。为什么这样讲?

  我们总在说谁富谁穷,当你说他富,说另外一个人穷的时候,你拿什么做比较的,实际上归总起来你的比较尺度是三个,第一个是收入,他收入比我高,我收入比他低。第二个是消费,说他花钱规模,花钱的魄力他比我大,比我足,而我不行。第三个是什么?财产。他拥有的财产比我多,我可没有财产,那么他比我富。因此,当比较贫富的时候,是要把三个因素综合起来来讨论的,而且在三个因素比较当中,大家注意到哪一个因素最重要,要我说是财产,之所以收入比我多,是除了打工取得工薪所得之外还要财产给你带来收入,你说所以消费规模比我大,消费档次比我大,消费魄力比我足,是因为什么?是你把兜里的钱花光了之后家里还有钱,所以要调整贫富差距要釜底抽薪,从最低处做起。在我们的国度,在我们国家总是寄希望于政府通过税收手段对贫富差距进行调节,可是当大家把我们现行贫富差距加以对接之后发现,在收入这样一个环节,我们有个人所得税去调节,在消费这个环节,我们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去调节,但是一旦到了财产环节,我们几乎没有任何的税种可以去加以调节。

  所以从构建和谐社会,拉近贫富差距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太需要开征财产税了。物业税是作为财产税的先导加以谋划,并打算在不久的将来开征的一个税种。一旦物业税开征,就意味着在中国的税收体系当中从此有了财产税,我们就可以拥有更多的对贫富差距行之有效得那样一种调节手段。那么大家提出的问题呢,也确实可以理解,当我们买房这样一种支出负担非常沉重,并且我们感觉到我们实际承担的税负的确在逐步加重之后,那么开征物业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税收负担的加重?意味着我们购房支出的加大?还是意味着这样一种负担,这样一种支出水平保持不变,甚至缩小?这取决于整体税制的这样一种平衡。可以这样跟大家讲,政府一年向纳税争取多少税,那么取决于他一年这样一种支出的规律。通过税就是要把这些收入取得上来,当他在某一个税种上加大税负的时候,他势必要在其他的税种上采取相应的减少措施,我们刚才所说的从2003年到2006年所推出的那一整套的税制改革方案本身就是有增有减的一种安排,而且总的净效应是减而不是增,所以大家可以对此不必有太多的担心。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