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培勇:税改有什么可以期待(1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1日 11:31  新浪财经

  观众:高老师好,就是我们国家的税收制度里面加了一个新的成员,刚才您提及资源税,就因为是新来的,大家对他都不大熟悉,我想问高老师就是,资源税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与我们生活等方面一些关系,涉及到我们生活。谢谢。

  高:资源税并非是税收大家庭的新成员,是一个老成员,1994年税收制度改革的时候就设置了这样一个税种,有所变化是什么?就是计税的标准。原来的资源税是定量征收或者从量征收,什么意思?我举煤炭的例子,1994年设置税种的时候,给资源税设定的征税标准是每吨煤0.3到5块钱,一吨煤最高交涉是5块钱,这样一种征税的规定有什么不好呢?是因为在1994年那个时候我们假设的条件是煤炭的价格相对稳定。当煤炭的价格进入剧烈的变动期,甚至高速增长,大大超出了我们预期之后,这就有一个问题,就是说资源税的这种额度就被锁定了,他和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其它税种不一样的,我们其它税种都是从价税,是比例税,当你吃一顿饭五十块钱,你税率5%,那么五五就交两块五毛钱。当你吃一顿饭五百块钱,还是5.5%,你就要交55块钱了,要跟着价格同步走的。但是类似煤炭这样的资源税税收规定如何?那么它就影响到价格的这种走势。

  我们都知道近几年煤炭的价格突飞猛进。我记得去年年初的时候,大概只有100多块钱,现在有人告诉我煤炭价格已经上涨到将近700块钱,大家可以想像说94年的煤炭价格是多少,2008年煤炭价格是多少,当资源税额度和负担被锁定之后,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而带来这部分收入,显然都被谁所有了?都被煤炭的厂商所拥有了,都被煤老板所拥有了。所以在这样一种背景条件下,作为国有资源有偿使用的一种制度,显然必须改革。怎么改?现在改革的一种方向就是变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随着价格的上涨,资源的税额也会同步的上涨,这对我们来讲可以收获两个目的,作为消费者,第一,由于煤炭价格上涨,肯定要对煤炭的使用产生抑制作用,原来很低的能源税的额度比较低,所以煤炭价格就相对低了,当资源税额度提升之后,煤炭的价格就会紧跟着上涨,有利于控制煤炭资源类产品的使用,有利于净化环境。第二,可以使我们所面对的这种商品和煤炭有关的商品价格更多的反映煤炭这种资源的稀缺程度。煤炭的稀缺程度不仅仅体现在煤炭本身,还体现在和煤炭有关的那一系列产品上。那这样一来,大家可以肯定地相信,它对于整个市场机制的理顺,对于整个环境质量的提升都是一种好消息,我想这可能就是资源税改革带给我们的这种有利的,这样一些信息。

  观众:高老师您好,我们都知道税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刚才听了这么多税,我们想问一下您,关于这些税政府会用到哪些方面?

  高:这个问题是最根本的,我们总要问政府为什么要收税,理论上已经告诉我们,因为政府要花钱,政府为什么要花钱,理论上也告诉我们,因为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有些需要,有些商品从市场上买不过来,得有人给我们提供,那谁来提供呢?就由政府来提供,政府启动他另外一个非市场来提供我们所需要的那类商品和服务,政府为提供商品和服务,所花费的钱自然要向消费者收取,也就是我们这些消费者,我们通过纳税给政府,政府又用这些税收来给大家提供我们所需要的这部分从市场上买不来的这类产品或服务。那就是一个循环了。那问题在于哪些商品和服务我们从市场上买不来呢?只要历数一下每天24小时的流程就会发现,当每天醒来走出家门需要什么,需要良好的公路秩序,公路是政府建造的,秩序是政府管理的,结婚了孩子需要上学,谁来建学校,企业不管这件事,得由政府来建这所学校。当再往前走,感觉空气污浊,需要净化环境,谁来管,也是政府来管。你还需要你需要保护你的人生安全,家庭财产安全,谁来管?肯定要动用政府的力量,要提供类似警察、法院等等国防方面的服务。所有这些都没有免费的午餐,它都要收钱,它要收钱只能向它的消费者去收取,而消费者在今天我们拥有了一个更好的表述叫什么?叫纳税人。我们纳税给政府,政府用这些税收给我们提供公共服务,因为在理论上我们就把两者挂起钩来,我们是纳税人,政府是用税人,两者之间所形成关于税收完整的循环就是我们在讨论税收、关注税收、追踪税收、监督税收、使用税收过程当中所必需遵循的一个现象。我想在当前的中国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表述,意思就是说政府最主要的职能就是给我们提供那些在市场上买不来,而我们又非常需要的那类商品和服务。所以由公共服务型政府到纳税人缴纳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税收来搭建的。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