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培勇:税改有什么可以期待(6)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1日 11:31  新浪财经

  当我们能够迎来个人所得税按综合计费的办法来征收的时候,我想诸如负担人口,诸如住房贷款利息的支出,诸如医疗费用的高低,诸如偶然发生的某些意外损失等等之类的问题,都可以进入到扣除的领域来,而不再是简单只扣除两千块钱。所以这要作为中国个人所得税改进的一个方向。令人欣慰的是,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已经锁定了改进目标,那就是要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未来个人所得税格局是除了利息所得等特殊税收等之外,其他所得都要进入综合计征的氛围,年终的时候由纳税人自己去报这一年取多少收入,由纳税人把所有的项目进行汇总填列在纳税表上,然后按照综合所得额计征个人所得税。我想到那个时候我们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极大的解决了。

  主持人:看来我们现场这位观众是收获了一个满意的答案,还有哪些和我们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税种是我们现场所关心的,有请大家继续提问。

  观众:您好高老师,我问一下关于利息税政策的事,现在利息税降到5%了,但是有钱人可能不太关心这个事,像我这种普通工作人员,本身赚钱就不多,想把钱存在银行里得一些利息,为什么利息还要收税。另外我感觉现在物价上涨也比较快,可能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负利率时代,为什么把利息税取消?谢谢你。

  主持人:我们看看这个解答能不能让你在银行里面的存款更多一些。

  高:这个问题富有实质意义,我觉得最根本的事情是如何看待利息税。我记得在利息税取消之前,社会上流行这样一个判断,就在银行存款当中,是80%的存款是由20%的高收入人所持有的,换句话倒过来讲,80%的存款人实际上只持有20%的存款。如果这个判断是现实的,那我们取消利息税会受到什么样的效果呢?那就是说当作为中低收入者那20%的存款人由此免除了利息税的负担之后,那持有80%存款的20%的高收入者也搭车一起减除了他的利息负担。所以取消利息税一直就面临一个得失选择问题,当我们得到某些东西同时也失去某些东西,本来中国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就是贫富差距的这样一种急剧的拉大,政府就急需选择各种可以见效的调控措施可以拉锯这样的贫富差距。因此,当利息税面临取消与否问题的时候,作为政府的决策部门,也同时面临着这样一种调节作用该如何取舍的问题。

  所以有得又失,在利息税面临是否取消的问题上,最终虽然选择的是保留5%这样一种选择,但在我看来呢,它实际上所保留的是政府对宏观调控发挥作用的一种渠道,对贫富差距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这5%,对于政府而言,实际上只具有象征性意义,比如大家非常在意利息税是不是取消,甚至增值5%也不要。我想告诉大家一组数字,即便在利息税没有取消之前2006年,全国所收取利息税加总求和只有495亿元,而当年政府所收的全部税收是3760亿,前者与后者比重1.2%,这告诉我们什么?这告诉我们在当前税收格局当中,真正从个人手中拿走的税收其实是小头,利息税只是个人所得税所得项目当中的一种,即便把全部个人所得税的收入都加上,它占2007年全部政府收入的比重,也只不过是6.4%。

  那我们就要问了,政府税收的大头在哪儿,就在那些通过隐含的价格渠道,通过间接税的这样一种方式,通过加在食品价格、住房价格、衣物价格当中所拿走的那部分间接税,比如增值税,必须刚才所说的消费税,再加上营业税,它都是通过各种商品和服务这样一种隐含的价格渠道从我们手中拿走。在当今中国政府税收收入格局当中,如果我们把类似于利息税这样小税种比作芝麻,那么那些个间接税在现实生活当中称之为流转式的东西便是西瓜。所以我觉得讨论减轻中低收入特别工薪阶层税收负担,一定要坚持越过芝麻去看西瓜,要关注那些真正对我们的税收负担构成直接的最大的影响的那些间接税。所以就有一个综合考虑问题,综合的平衡问题,我们很希望我们的利息税是零,我们甚至希望我们个人所得税是零,甚至希望所有的税收都没有。但是这与现实肯定不符合,所以我们要考虑政府一年从我们这里所收的税构成一种怎样的状况,我们当要求对我们的税收负担进行鉴别的时候,要把所有的来自于我们身上的,不管是通过直接的渠道还是间接的渠道这些税种都加总求和,来做一个综合判断,这才是比较有效的选择。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