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燃油消费税出台 或将推高通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1日 00:15 上海商报

  近日,国家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调整部分成品油消费税政策的通知。受此消息影响,昨日沪燃料油在大幅高开后冲高回落,而资本市场也纷纷抛出看空燃料油下游行业——船运和电力的言论。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税收调控只是节能减排中的一小步,市场反应有过激之嫌。

  商报记者 忻尚伦 周健

  什么是消费税?就是对消费奢侈品征收的税负。从某种程度上说,燃料油已经成为大宗商品中的奢侈品。

  根据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印发的《关于调整部分成品油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自2008年1月1日起,对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按每升0.2元征收消费税,燃料油按每升0.1元征收消费税。

  国家2006年4月1日首次将航空煤油、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燃料油纳入消费税成品油税目的征收范围。不过同时规定,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燃料油可减按应纳税额的30%缴纳消费税,对航空煤油暂缓征收消费税。也就是说,上述四类成品油享受了一定的减税优惠,这次调整实际上是取消了对上述四类成品油的减税优惠。

  实为节能减排一小步

  其实,税收政策只是国家在推行节能减排过程中的一项措施而已,并且已经在前几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国自2006年起出台一系列财税政策,旨在限制资源密集型产业,并促进节能降耗。

  虽然中国目前为全球第二大成品油消费国,但高污染的燃料油进口数量已经逐年递减,且幅度相当之大。来自海关数据显示,2006年11月,中国进口燃料油共达146.47万吨,环比减少21.48%,同比更是减少了25.37%,2007年1-11月中国燃料油进口量同比增幅拉低至12.09%;而2004年12月单月,我国就进口了252万吨燃料油。“我国最高峰时期每年的燃料油进口数量大概在6000万至7000万吨,目前基本在4000万吨左右,而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提升,回落的速度还将更大。”资深人士表示,预计到2010年中国燃料油进口量可能下降到2000万吨左右。

  中国提出“十一五”五年节省能源和减少污染排放的目标后,去年第一年就没有达到目标,不降反升。而政府要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实现降低20%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的目标,今后必然加大力度。“节能减排,首当其冲的是节约燃料油。”上海中期能源部经理吴君表示。且随着可替代的清洁能源日趋成熟,燃料油国内消费市场势必进一步萎缩。

  或将推高我国通胀水平

  招商证券分析师裘孝锋指出,以上四项成品油税的开征可能会推高市场成品油价,这对中国目前的通胀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面对油价不断冲高的压力,政府已经顾不上通胀,不得不重新开征这些税。

  裘孝锋表示,去年以来在石油、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下,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消费价格指数普遍呈现出加速上涨的态势,全球性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加大。而燃油消费税的全额征收无疑将进一步推高我国通胀水平,形势严峻。“这是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的矛盾”,裘孝锋指出,相信促使政府恢复全额征收的催化剂还在于国际油价的火箭式上扬,也就只能先牺牲抵御通胀的短期目标,向长期目标进发。

  根据换算,新燃油消费税将为每吨101元,而2006年4月份起实行的税率为每吨30.45元,燃料油税务成本大幅上升。在燃料油产业集中度达到全国40%-50%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小型燃油电厂已叫苦不迭,“这两年都是靠补贴才能生存,因为广东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燃油电厂高价购买燃料油发电,实际上是亏损经营,如今生产成本再次增加,燃油电厂经营更加困难”。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国家恢复按法定税率征收燃料油消费税,即一头上调燃料油消费税,而另一头控制成品油和电力上网价格,将使得地方炼厂及燃油发电企业等燃料油主要用户成本大幅上升,以此来抑制需求。

  根据国金证券分析师刘波的分析,此次恢复全额征收的主要原因在于抑制石脑油的出口以满足国内乙烯及芳烃的需求。

  由于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制约,国内炼厂不愿用石脑油增加汽柴油产量,而倾向于直接出口。由于石脑油价格紧跟国际市场,所以,直接销售石脑油而不是用石脑油生产价格受到管制的汽柴油或者低毛利率的乙烯,这是保证炼厂降低亏损的有效措施。本次政策的恢复,一定程度上封堵了炼厂的这一投机做法。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