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由经营物到经营人 东莞转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4日 06:39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杨兴云 东莞报道

  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双转型,正在让东莞重新找到感觉。

  狗年最后一天,2006年12月31日,在“200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东莞成为最大的赢家。东莞城市竞争力排名大幅飙升,连续超越沈阳、大连、青岛、武汉、济南、哈尔滨等老牌经济重镇,由2005年的第17位跃升至第11位。

  然而,事实上经过20多年年均20%以上的高速发展之后,东莞已经出现土地、能源、社会容量和环境容量4个方面均“难以为继”的局面。

  统计显示,2005年东莞经济依旧高速增长,生产总值达到2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3%。经济的增长仍然主要来自于投资拉动,2005年,东莞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97.24亿元,比上年增长31.3%。

  东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授张惠玲认为,东莞现有的发展模式已达到“极限”。

  上个月,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在东莞举行的“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高层战略研讨会”上说,东莞20多年的发展历史说明,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主要源自“双优势效应”,即同时具备国内格局当中的先发优势和世界格局当中的后发优势。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东莞的“双优势效应”明显减弱。

  由此,一场具有根本性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调整已在酝酿中。东莞市政府近期提出,东莞经济社会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将是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

  东莞的经济模式,要从过去的物业租赁型经济转向创业经营型经济。具体来说,就是要鼓励当地企业大力发展具有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的企业,推动产业的升级转型。

  社会转型的总体方向,则是推动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把工业文明提升为城市文明。

  东莞市委宣传部部长江凌表示,“双转型”的核心是“人的转型”。

  一份报告

  用刘志庚的话说,东莞当前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国内许多地区在承接国际大企业和新兴产业方面已经走在东莞前面,“东莞的先发优势不再明显”。另一方面,东莞的土地、劳动力、

能源等方面的供给出现瓶颈,“东莞的后发优势今非昔比”。

  刘志庚表示,东莞目前存在诸多社会问题,其本质也在于经济结构不协调。

  他说,东莞劳动密集型企业多,“人一多就容易乱”,社会治安容易出问题。

  东莞政府部门一份权威调查报告显示,2004年,东莞生产的668个高新技术产品中,技术有49.9%来源于港澳台和国外;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只有5亿元,仅占销售收入的0.7%。

  在东莞全市15300多家外资企业中,在东莞设立研发机构的只有184家,所占的比例为1.2%。其中,投入50万美元以下的有111家,占全部研发机构的60.3%。

  此外,全市研究人员在500人以上的研发机构只有1家,84.2%的研发机构研究人员在50人以下。

  在此情况下,东莞只能承接产品后期的开发和改良工作。

  而从人才结构上看,东莞与周边的广州、深圳比,差距很大。统计显示,每10万人口中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深圳有11754人,广州有9383人,东莞只有5625人。

  深圳市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占人才总量的38.55%,而东莞只有18.49%。

  尽管东莞不断加大引智工程力度,但对人才的吸引力跟周边地区相比,仍处于不利地位。

  一些高学历人才不愿意把家安在东莞,更愿意选择广州、深圳。有的应届毕业生,甚至在广州拿每月2000元的工资,也不愿意到东莞干月薪3000元的工作。

  上述调查报告指出,“研发人员即使来东莞工作,也是抱着打工的心态,过客心态严重,安不下心来。”

  原因在于东莞高等教育和基础研究水平明显滞后,社会学习研究氛围不够积极,市民对人才的尊重不够,城市形象停留在地级市,城镇味道浓,社会治安差,管理不够规范,城市底蕴不够深厚,城市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各项人才政策与其他城市相比,仍缺乏个性,吸引力度不够。

  事实上,2006年5月,东莞曾组织高规格、大规模的考察团,考察珠三角5个城市和长三角3个城市。很多参与考察的政府部门负责人均表示,看到了差距,受到了震撼。

  刘志庚表示,与考察的8个城市相比,东莞至少感受到了7个方面的压力。

  首要的压力就是实力强弱的压力。刘志庚总结说,广州、深圳可以说是既大又强,佛山是比较大且强,惠州是大而且强,中山是小而强,东莞是似大不大、似强不强、后劲不足。而与上海、杭州、苏州相比,东莞的差距就更加明显。

  其他6个方面的压力是,项目大的压力、创新多的压力、平台大的压力、产业优的压力、机制新的压力、环境好的压力。

  双转型核心在“人”

  事实上,对于东莞,经济转型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早在数年前,当时的领导就已经意识到单一加工贸易型经济所蕴含的风险。

  2002年,东莞掀起一波轰轰烈烈的经济转型热潮,随后,作为“科技东莞”象征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宣告诞生。

  然而,截至2005年底,东莞加工贸易的比重仍然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九成以上。

  原东莞市委书记、现广东省副省长佟星曾向本报做过这样一个表述,东莞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把全世界大批有钱的人吸引到东莞来投资,另一件是把全国大批贫困的人吸引到东莞来打工。这两件事促成了东莞经济20多年的高速发展。

  下一步,东莞要把全球最有头脑的人聚集到东莞来贡献智慧。也就是说,要更多地从经营“物”转向经营“人”。

  东莞市委宣传部长江凌表示,当前关键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让东莞百万传统农民转变为现代市民;二是如何让几百万外来员工真正融入东莞社会,成为新东莞人。

  “从表面上看,东莞的市场经济很活跃,但并没有达到‘活而不乱’;看似东莞很开放,但更多的是‘引进来’而不敢‘走出去’”,张惠玲认为,在投资体制建设、农村股份合作经济体制改革、行业自律管理、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些是“东莞经济下一轮发展至关重要的体制性环节”。

  张惠玲表示,20多年来东莞更多地关注经济增长量的指标,关心本地户籍人口的总体利益,关心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社会管理,忽略了东莞是个外来人口大于本地户籍人口数倍的新移民城市这样一个现实。当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摆在政府面前的时候,才意识到,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必须是相辅相成的。

  两大转型就像是东莞可持续发展的两翼,它是一种平衡机制。经济转型为社会转型提供物质基础,提供可持续公平分配的“

蛋糕”;而社会转型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发展的环境保障,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润滑剂。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