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马凯五大药方扩大内需 欲提高工资引学者质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 09:42 21世纪经济报道

  

马凯五大药方扩大内需欲提高工资引学者质疑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本报记者 郑鸣鸣 北京报道

  “最低工资水平过低,几年不提高等情况都要逐步改变”,3月19日上午,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上抛开讲稿,侃侃而谈。

  一席话间,马凯为刺激消费开出了五大药方。其余的四大药方包括:改革完善教育、
卫生、养老等一些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发展流通市场,刺激农村消费;进一步整顿市场秩序;不断完善消费政策,适应中国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对住房、汽车及一些健身文化等产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支持。

  马凯表示,“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推动经济发展,首要的是要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其基本的出发点,从而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

  事实上,近日国家统计局和央行等机构发布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方面的运行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显现出这种转型的迫切性和艰巨性。“出口、内需和投资等三驾马车,对

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权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关专家指出。

  净出口增速减缓

  2月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显示,CPI同比增长率为0.9%,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为26.6%,消费的同比增长率为12.5%,出口同比增长22.3%,而进口同比增长则提高到29.5%。

  针对这些数据,中信建设证券投资研究所在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认为,投资和消费运行较为平稳,增长速度基本与去年持平,而出口顺差的减少将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该报告进一步分析认为,出口出现下降,进口出现增长,净出口减少,预计全年净出口的增长速度将下降为零以下。“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2005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32%左右。假若今年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增长速度与去年基本持平,再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我们认为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到9%左右。”

  而央行公布的数据在另一个层面上显示,消费内需的增长并不容乐观,2月份居民储蓄突破15亿元,同比增长18.3%,而人民币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4.1%,存贷差在继续不断扩大;M1和M2的喇叭口虽有所收敛,但并没有有效改观;同时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同比下降3.8%,再创新低。

  马凯提出的“公务员的工资也好、企业职工的工资也好,都要有新的增长、新的提高”,能否解决储蓄率过高,居民消费意愿不大方面的问题;引发了在场学者的不断追问。

  “如果涨工资进一步又变成了银行储蓄的增加,而不是消费,该怎么?”有关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即将启动的资源价格改革实际反映在居民的生活成本上是加项,对居民消费存在一定程度的消费被动转移和遏制的作用。

  对此马凯进一步指出,不断地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从根本上说,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所以我们要通过发展经济、做大蛋糕,使人民的生活收入水平逐步的提高。

  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利弊

  马凯的讲话引起各方很大的兴奋和猜想。增加工资有利于增加收入,进而可能带动消费。不过,如何刺激消费,却有不同看法。

  银河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指出,农民增加收入有利于刺激基础的消费,但是城市增加收入对于基础消费的意义不大。比如汽车、住房的消费还是要解决供应结构的问题,因为高价商品房居民难以承受。

  另一些专家认为,涨工资尽管意味着物价上涨,进而刺激消费,但是也意味着中国劳动力成本将上升,此可能导致企业破产或者裁员,进而引起产业外移。这与去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的观点一脉相承。

  同时,马凯的涨工资说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潜在的地区和部门间的利益博弈。其中有人认为,中国沿海的制造业因为工资上涨,已经出现了向内地以及向更低劳动力地区转移的情况;这将影响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稳步调整。此外商务部也表达了不同意见,其研究分析认为,涨工资意味着外商投资减少,引起经济下滑。

  不过,马凯在讲完5条刺激内需的政策后补充说,外贸方面要改变单纯追求出口数量扩张的状况,把着眼点、着力点放在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提高外贸的质量和效益方面,“我们工人的工资、土地的价格以及其他资源价格需要逐步回归到合理的水平,这样对于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源价格出口,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马凯提出的涨工资的观点也得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认同。“最低工资水平稍微提高一点,不会影响就业和失业。可以进行有关收入税收的减免,鼓励公司解决最底层工资减少的问题。”

  启动内需:涨工资孤力难支

  不过,增加居民收入是否能缓解百姓捂紧钱袋的偏好,仍然引起一些学者的质疑。央行的数据很大程度上支持了这些学者的判断。

  央行刚刚公布的调查显示,一季度城镇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19%,较上季减少2.5个百分点。此使得城镇居民的消费意愿持续下滑,即期购买住房的意愿又创新低。

  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更多消费(包括借债消费)”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28.6%,较上季和上年同期分别降低0.9和1.8个百分点,居民的消费意愿在连续三个季度下降后,本季更跌至历史新低。

  按照央行的一季度调研分析,目前住房、汽车消费在经过2002年-2004年的消费高潮后,2005年出现了明显的降温迹象。未来三个月打算买房的居民人数占比为18.2%,较上季及上年同期分别降低1和3.8个百分点,并创历史新低;未来三个月打算买车的居民人数占比为9.8%,分别降低0.1和1.5个百分点。

  有学者进一步指出,从投资拉动型转向消费拉动型、内需拉动型并非那么简单,主要原因是社会安全保障的问题、创造就业等问题。

  对此,马凯表示认同,因为现在很多消费需求不足与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是紧密关联的,“他们储蓄是为了将来的养老,为了子女的上学等。”如果我们这方面的制度更加健全,就可以促使一些消费者把跨期需求转化为即期需求,同时也会增加即期消费的规模。他指出,这需要通过改革完善教育、卫生、养老等一些相互配套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来保障。

  央行一季度调查数据进一步显示,导致居民消费愿望走低的因素,还包括对未来某些开支的担忧。居民考虑到未来生活需要,只好进一步控制当前消费,增加储蓄。反映在居民的储蓄动机中,教育费一直独占鳌头,其次是养老、购房和预防意外,这四项占比本季达56.5%。

  马凯承认解决社保问题,实现经济增长转向内需、消费增长的难度很大。他在结束对一位参会者的提问时说,“要实现这种转变需要下很大的努力,也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这也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第三大居民消费国猜想

  不过,部分研究机构对于中国消费的长远发展还是看好的。

  国内著名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近日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事实上中国过去的居民消费增长较慢是一种误读。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居民消费近年来的增长速度比许多人想象的高,远远超过其他世界前十大消费国的同期表现。”

  哈继铭新近做出的研究报告表明,近二十年来居民消费/GDP比例的下降是收入上升、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投资高速增长的结果。

  也就是说,因为投资的增长远比消费和经济增速快,才导致消费占GDP的比重相对下降。

  比如2005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高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12.9%约10个百分点。

  而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普查结果也说明,我国居民的真实消费率远比此前公布的数字要高。

  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对GDP数据的重新核算结果,2004年全国(支出法)GDP为160280亿元,比普查前增加了17886亿元。其中,居民消费增加4839亿元,政府消费增加6754亿元,此导致消费率由普查前的53.0%上升到54.3%,投资率由普查前的44.2%下降为43.2%。

  另一方面,根据今年的政府计划,今年将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以及700多亿元的“三提五统”和农村教育集资等。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此可能意味着农村消费将有大的突破。

  不过哈继铭对于涨工资一说持保留意见,他认为,政府将收入用于各项公共教育和医疗支出的增加,比用于单纯涨工资的作用要大。

  上述报告分析认为,根据近十年来各国消费增长的状况和修订后中国的消费量及增速,保守的估计中国会在5-7年内超过法国、英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居民消费国,而在13到16年内取代日本成为第二大居民消费国。

  这表明,到2010年,即在“十一五”结束时期,中国将可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同时成为第三大居民消费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23,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