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下一个5年成就一盘活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6日 15:02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郑鸣鸣 包 容 “‘十五’计划,我们大多数的指标都基本完成了,但是坦白地告诉大家,环境指标没有完成。” 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坦言,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背后的尴尬。
这个故事并不新鲜,西方工业国曾经煎熬。 34年前,罗马俱乐部发布的《增长的极限》报告就警告——“不断试图增长,必然以灾难性的崩溃而告终。”不断增加的人口,以及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因素,必将导致经济的零增长。 按照刚刚付梓的《环境绿皮书》介绍,中国1/3的国土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中的30%为劣五等水,60%的城市空气质量为三级或劣三级。空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成本约占中国GDP的3%-8%。 当时针指向中国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时,原有的增长模式终于全面转向。 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新目标: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十一五”期间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区域开发模式也与原先不同:“十一五”期间根据资源承载能力,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将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就像青海省长宋秀岩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所说,“我们从今年开始,已经停止了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GDP考核要求。现在的标准是:生态保护得怎么样?生态治理措施落实得怎么样?生态保护的效果如何?” 增长与保护,落黑子抑或白子,棋局谋略费思量。 新增长的两翼 尽管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9.5%,去年达到9.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700美元。 但是,这个经济总量位列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大国,其构成却令人头疼:经济增长主要源于投资,消费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刺激内需以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变得愈发重要。而且,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中国约60%的出口取决于外企,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上得到的多为微薄的加工费,而非可观的利润。由本国企业经营的国际品牌寥寥无几,联想和海尔只是少数活跃在世界各地的中国品牌。 中国既要将重点放在国内消费上,又要培养有自主技术的、在国际上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中国政府给出了新思路。 “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在调整布局的同时,在‘新农村’建设和自主创新方面明显加大工作力度,这是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治本之策。”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政协委员林毅夫说。 在科技投入上,温总理在报告中提出,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科技投入比上年增长19.2%,达到716亿元。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国家在今年将正式起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说:“我们不仅要做加工业的一个基地,同时也应该在研发、品牌的营造和创建培育方面有所作为。今年,商务部正在积极地推行中国产品的品牌战略,不管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上,我们都要有自己的品牌。” 而最明显的是关于新农村建设。作为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的标志,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宣布: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的支出比上年增长14%,达到创纪录的3397亿元。同时,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 温总理也强调,“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是一招活棋,这一步走好了,就能够带动内需和消费,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 四大功能区给定区域增长新目标 过去中国的发展战略其实是从东部沿海到内地的梯度开发模式。而近几年来,中央逐渐把中西部、东北地区列入发展的重点。 按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继续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进一步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按照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的研究,伴随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西部更为脆弱的环境生态面临巨大的压力。当前环境的一个新特点是,“污染由城市向农村,由东部向西部转移”。 显然,东部的发展模式不可复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将国土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其中,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大多位于中西部的生态脆弱地区,这使中西部发展路径成为新的问题。走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业开发之路行不通,希冀中的东部产业转移也没有大规模发生。 中西部怎么发展?青海省长宋秀岩说,“青海不能躺在生态上全部依靠国家的支持,我们自身也需要发展。青海除西宁以及柴达木外都是生态保护区,那我们今后发展的重点就是开发这两个资源丰富的地区。” 也许,还可以借鉴江西经验。江西有全国第二的森林覆盖率,有全国最大的淡水资源鄱阳湖,每年的蓄水约250亿立方米,如果用于工业和城市用水,每年可以增加收入数百亿。 但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说,“过去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后来发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江西没有走重化工业的路子,没有对环境资源进行破坏开发,但连续多年经济快速增长,2005年经济增速达到12.8%,被称为江西现象。 从块状辐射到点面辐射 中国过去的区域经济以板块辐射为主,而非点状向四周辐射。不过,中国新一轮的区域经济规划,将改变这种现状。城市经济圈和区域经济带的点状辐射作用将增强,使更多的区域受益。 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制京津冀以及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规划。同时相应城市群(圈)的规划,以及新高速城际铁路客运专线,中国的区域经济版图将被改写。 中国的城市群(圈),现已规划中的有10个,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城市群,辽中南、成渝、关中(西安咸阳宝鸡等)、中原、武汉、长株湘、山东半岛城市群等。此外,也有可能增加天山北城市群(乌鲁木齐为中心,为边疆服务)。 高速城际铁路专线的建设,将使这些城市群连成经济带,强化点状辐射的作用,带动更多的地方受益。 刚刚获国家批准的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建成后其运行速度将达到每小时300公里以上,这意味着北京到上海的时间将缩短到5个小时左右。同样,将来上海到深圳、北京到广州、上海到重庆等高速铁路的兴建,将把其路经的城市群连成一片,城市群辐射半径范围将大大扩展。 据江西财经大学教授李建德介绍,日本就是先形成城市群、城市带,再通过高速铁路,将这些城市群连接起来,形成区域经济圈。中国目前日益增多的城市群,通过高速铁路,必将形成新的经济圈。 中国实施全面区域连片开发,强化线状辐射后,经济实力将上一个台阶。按照计算,广东省在2010年以前的经济实力将超过台湾,将是其超过的第三个“四小龙”之一。湖北、湖南两省的经济实力在“十一五”将达到1万亿,通过京广、京九,上海到重庆的铁路,武汉城市圈,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以及昌九(南昌、九江)工业走廊形成三角经济圈(1.5个小时以内),其经济实力将达到珠三角的规模。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区域规划专家毛汉英指出,随着区域板块的重构,原先的经济圈的规划范围会被突破。珠三角已经扩大,有了泛珠三角的整合。长三角未来衍生出泛长三角没有疑问。“关键是在产业链、市场、空间等方面的整合,以及突破行政体制束缚,达到经济一体化。” 届时,“十一五”末,各经济带如何连片向外辐射,又如何连成中国经济一盘大的活棋,值得期待。 |